APP下载

基于中小企业对高职工商管理类人才的需求采取的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2016-07-15李小龙

大科技 2016年9期
关键词:顶岗双师实训

李小龙

(广州松田职业学院 广州增城 511300)

基于中小企业对高职工商管理类人才的需求采取的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李小龙

(广州松田职业学院 广州增城 511300)

推进我国经济有效发展的主力军之一就是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为各大城镇提供了超过80%的就业岗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也都就业于各中小企业,所以高职院校在确定所采取的具体人才培养模式时,应该对中小企业对工商管理类人才实际需求进行充分的考虑,然后在此基础上选择最合适以及最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有效提升高职院校教育所具有的实用性以及有效性。本文主要对高职工商管理类教师以中小企业实际人才需求采取的相应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提出笔者的思考和建议,仅供参考。

高职;中小企;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

工业以及信息化部门在“十二五”国家中小企发展规划中有明确的指出,在2010年末,工商登记中小企总共有1100余万家,其中个体工商户有3400余万个[1]。对于我国各大城镇来说,中小企所提供的就业岗位超过80%,同时全国中小企大概提供了65%的发明专利、超过80%的新产品开发以及超过75%的企业技术创新。所以目前中小企是我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及促进经济有效发展的一支主力军。中小企是对经济结构进行不断调整以及优化的高效推动力,如何给中小企提供优质人才是目标各高职院校需要深入研究的一个问题。

1 中小企对人才的具体要求

1.1 知识要求

按照工商行政管理实际问卷调查结果可知,对于高职学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中小企比较注重的是连锁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和物流管理、产品质量管理以及生产运作管理等。而物流管理专业实际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中小企比较注重物流信息系统、物流采购管理、产品仓储以及配送、产品运输和包装、所采用的物流技术以及装备等。

1.2 素质要求

大部分中小企业均非常重视学生所具有的团队合作意识、职业道德、沟通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等[2]。同时还比较重视物流专业方面学生所具有的信息系统操作水平、运输以及配送等基本操作水平、管理能力以及物流营销能力等实际工作中的专业核心能力和日常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其中含有办公软件操作能力、使用扫描仪、复印机以及打印机等普通设备的能力。

2 目前工商管理类具体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之处

2.1 企业缺乏参与高职人才培养相关工作的动力

所谓订单班,就是高职院校依据企业实际要求定向培养相关人才,一起设置课程并且共建实验室等,使中小企业参与这一学科专业的构建,同时捐赠相应科研设备给高职院校,院校所开设的课程以中小企业实际需求为主,而企业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为学院具体课程教学工作提供帮助,构建共同培养人才的有效机制。可是实际上,大部分企业都不会真正参与。除此外时,工商管理类教学实验室的建设成本主要是学校投入的,企业投入非常少,尽管政府对校企合作这种人才培养模式非常认可,可是并未给予资金支持,使得校企合作不能深入开展下去[3]。

2.2 实训方式比较单一,同时工学结合结果不理想

现阶段,工商管理类采取的实训方式包含有综合实训以及课程实训。虽然这些实训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技能,可是与真实工作情景还有着很大差距。一般在校大三学生第二学期会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这种顶岗实习方式最能体现工学结合以及校企合作具体人才培养模式。可是并未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采取该方法,所以无法将工学交替思路完全体现出来。此外,工商管理类学生顶岗实习岗位和自身专业之间的对口性比较弱,使得很多专业知识都不能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有效的应用。同时,没有对学生顶岗实习进行专业的指导以及有效的监控。

2.3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比较少

构建“双师型”教师团队的时候,一般有两方面的含义,分别是“双师素质”以及“双师结构”,就是专兼职结合的一种专业教学队伍。大部分高职院校工商管理类教师均获得的是硕士以上学位,摈弃多数属于中青年教师,获得的主要是讲师职称,虽然中青年教师具有大量理论知识,可是实践工作经验却很少,采用的教学方法以及教育观念均比较陈旧,缺乏教改科研能力,很难在工商管理类教育工作中将骨干作用完全发挥出来。

3 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

3.1 对工学结合模式进行不断的完善,实现工学交替

对于学生专业素质来说,具有的理论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可是思维非常活跃,实际动手能力十分强。想要因材施教,就应该通过全日制交替模式提高学生实践教学效率。依据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学实际情况,建议进行以下两方面的尝试:①对各中小企业在学校建厂进行引导,建立与校企合作具体要求相符,并且科技含量非常高的相应实训基地;②鼓励学校构建教学公司,主要是物流公司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公司等,进行真实经营,使学校学生在最后学习期间到“教学公司”接受顶岗实习。

3.2 依据中小企业给高职工商管理类提出的人才需求,选择专业方向以及培养目标

首先应该明确专业方向,对于工商行政管理来说,能够分为针对制造型企业的制造管理方向以及针对服务型企业的相应管理方向等。而对于物流管理,能够分为快递方向、国际物流方向以及航空物流等。依据中小企业实际需求,大力培养综合素质非常高的创新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以及技能型人才。然后结合教育部文件精神选择人才培养目标。比如,对于工商行政管理来说,培养目标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现代工商企业实际管理工作中所需的具体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基本技能,培养基层管理能力非常强的技能型人才。

3.3 大力构建教师队伍,对双师型教师进行不断的培养

所谓双师型教师,主要指专业具体基础理论知识非常扎实以及教学水平相对较高,同时专业实践能力非常强以及专业实践经验相对丰富的专任教师,其有能力承担应用技术、以及实训教学等的开发以及深入研究工作。想要有效培养大批工商管理类综合素质非常高的人才,高职院校就必须鼓励教师亲生到企业里面去锻炼,比如对于新进老师,一定要到企业顶岗实践1年才能够授课。对于专任老师,应该近五年里面有2年企业顶岗工作经历,同时岗位一定要和专业相关等。除此之外,各高职院校需要给老师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比如,给教师提供相应的企业实习岗位,构建教师实习期间的具体工资制度,同时把是否去企业接收顶岗实习当做评聘考核的一个重要依据。

4 结束语

在我国社会和经济不断发展的条件下,中小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也在发生着改变,为了为社会提供实用性非常强的人才,各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应该依据中小企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来确定所采用的相应人才管理模式,对工学结合模式进行不断的优化,实现工学交替,选择和中小企发展相符的专业方向,明确培养目标,同时注重专业教师方面的建设,采取有效的手段培养一批双师型教师,以此来提高高职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水平,为社会提供大量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以及技能型人才。

[1]魏嫚,李冬梅.基于中小企业需求的高职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以广东理工学院工商管理类专业为例[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4):74~77.

[2]陈翔.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顶岗实习模式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4(7):138~140.

[3]陈翔.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其与就业岗位的关系[J].职业教育研究,2011(9):31~32.

G712

A

1004-7344(2016)09-0021-02

2016-3-10

李小龙(1988-),男,江西赣州人,本科,从事高校工作。

猜你喜欢

顶岗双师实训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策划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依托附属医院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