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以项目管理为基础着重推进环保工程建设
2016-07-15卢威宇
卢威宇
(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7)
浅析以项目管理为基础着重推进环保工程建设
卢威宇
(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7)
本文主要以某市的项目管理为例,详细阐述了环保项目管理的经验与认识,并指出了环保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最后总结并制定出规范环保项目管理的建议,以期进一步提高环保项目工程质量,实现环保工程建设的持续推进。
项目管理;环保工程;建设
1 前言
实施环保大工程带动环保系统大发展战略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对污染防治工程项目的管理。从各地环保工程项目管理的实践经验中可以得出,实施管理要“谋划长期化、组织信息化、过程规范化、成果标准化、管理全程化、工作常态化、目标先导化、结果反馈化”。而在当前项目管理的不足之处是对管理的认识不够到位及管理能力不强,需要着力解决能力滞后、规范缺乏、效益不高、动力不足这四大问题。
2 环保项目管理的经验与认识
2.1 前期阶段:谋划长期化、组织信息化
衡量综合管理能力的重要标志是谋划长期化,而组织信息化是实现良性管理的重要基础。工程项目的谋划是工程项目管理的着手点,对于在前期阶段来说,是比较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各级环保系统项目管理中最薄弱的环节。当前,环保项目发展的主要方向和趋势是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但由于环境综合整治这个项目的组织比较仓促,这样就容易暴露出前期谋划及组织能力差的特点。各级环保部门要做到将环保要求任务化、环保任务工程化,项目谋划重在平时、贵在坚持。谋划出一批具有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项目,创造条件推进前期准备工作,循序渐进,切忌临时、随机拼凑项目。
信息化建设将项目管理的水平提升到一个相对的高度,将项目储备库、项目申报信息,项目全程管理系统、专家库、中介组织信息库等纳入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环保专项资金项目加强储备工作,充分论证及审查备选项目的实施基础、开工条件、建设方案、工艺流程、环境效益等,将符合条件的项目放进储备库中。浙江省环保厅开发的省级环保项目库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缩短了项目申报周期,有利于项目管理效率的提高。
2.2 前期阶段:过程规范化、成果标准化
过程规范化有利于提高评审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是降低风险的制度保证,而成果标准化是将评审工作上升为工程项目管理服务的重要途径。其主要目的是提高评审质量及效率,制定相关的管理文件,主要包括申报受理、操作规程、档案管理、岗位职责、专家管理、质量控制、人员行为规范、廉政纪律要求等,通过对人员职责的评估、工作流程的明确、质量的把控等主要环节,加快评估走向规范化的步伐。
咨询评估过程应通过研究前期技术问题,中期时对跟踪评估进行加强,后期总结技术成果,将咨询评估经验上升为工程建设经验,总结出环保工程建设规律性、特征性、技术性的指南文件,使咨询评估成果更加深入和固化,在工程技术上的沉淀和积累更加深厚。
2.3 实施阶段:管理全程化、工作常态化
突出重点,管理常态化是衡量项目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是各级(个)环保部门当前(工程)应该重点加强的任务。环保工程项目的建设是实现环境保护目标的重要载体,在开展环保的各项工作中具有根本性、支撑性、全局性、带动性的特点。应建立全面的规范性管理文件,主要做好(前期准备)-过程管理-竣工验收-绩效评价等全过程,将项目管理放在重点及难点问题上对待,不断规范、创新和完善职责分工、违规查处、信息公开、档案管理、绩效评价、队伍培养等重点环节。
2.4 考评阶段:目标先导化结果反馈化
将绩效管理目标进行先导化和结果反馈化,有利于项目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由于绩效评价处在不断深入的过程,绩效管理工作从末端的绩效评价向前发展,研究并制定出一套绩效管理思想和机制,主要包括设定预算绩效目标、执行绩效跟踪、运用项目完成绩效评价及结果,绩效全程管理已成为财政预算资金管理的必然发展方向和途径。绩效管理的首要步骤是设定专项的资金绩效目标,并在实施前将预期效益和效果制定好,以此来对实际的完成情况和效率进行考查;另外对预期目标进行跟踪分析与评价,以绩效评价结果为先导,反馈到前期生物绩效目标设计、资金的分配方向及分配金额等。
某市环保厅对于环保项目绩效目标指标上进行积极尝试,评价的结果直接影响到减排专项资金的重点投入方向,在绩效评价中可以看出,对工业园区或工业集中区的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建设的环境进行资金补助,有利于提高其综合效益,在后期就可以对一领域的资金比较重视,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在污染物减排、改善环境质量中的引导作用。
3 环保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1)前期谋划、过程管理及运作能力的问题已经严重滞后于发展的需要。经过调查研究表明,在“后污水处理厂”时代,即使是在高度重视项目谋划某省份,也已经出现项目实际申报数量达不到当年申报控制数量的要求,资金已经出现等待项目的趋势。“十一五”以来,随着国家和各级财政环境保护资金在大幅度增加,使得工程项目组织管理的工作量也在迅猛增多,但最为主要的问题就是:一些地方环保部门在项目管理人员配置、专业能力建设、管理手段建设、管理意识等方面都相对滞后,能力不足已经成为制约环保工程推进最根本的原因。
(2)要加强全过程管理特别是绩效评价。当前,一些省市在环保项目过程管理和绩效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包括:缺乏一定的制度规范、可操作性较差、执行程度和执行标准相违背等,在管理过程中出现较为普遍的问题主要是人为干扰、临时措施、应急推动、管理缺位等。部分政策的制定通常忽视了投资效益,缺乏系统性的环保投资效益评估体系,对环保投资效益评估的开展造成一定的难度,投资绩效评估也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
(3)对于不同地域及层级的项目,其管理能力的不同给形势发展的需要带来一定的影响,会出现发展不均衡的情况。总的来说,东部地区比较侧重于项目管理方面,一些省份在许多方面取得较显著的成效,主要包括精细化管理、绩效评价、队伍建设等。而中西部的部分省份对绩效评价的认识还处在比较浅薄的阶段,将其作为工作总结的另一种方式,比较重视资金争取方面,对于过程管理方面比较粗放。另外,国家、省级、地市县级的项目管理能力不够均衡,特别是基层的区县级项目管理能力更加落后,人员缺乏问题比较严重,特别是专业人员的缺少。
4 加强环保项目管理的建议制定规范,提高环保工程质量
提高信息化程度和技术水平。随着科技的发展个进步,电脑和网络技术奠定了环保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的基础,相关部门应大力加强环保项目的技术的开发工作,扩大项目管理技术在环保工程中的应用范围,可将国外成熟的、先进的技术引入国内,取他人的长处来服务于我国环保工程。环保项目的管理部门应加强与国家环保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确保管理机制高效运转,促进环保项目的管理技术的改革能够和当前的各种政策发挥相适应。
4.1 推广试点,全面开展环境绩效管理
建章立制,组织编制污染防治工程项目绩效评价管理办法、项目绩效管理案例汇编,加强对污染防治类项目绩效管理的指导,组织召开经验交流,加强培训,推进全国范围内污染防治项目类绩效评估工作。与财政等其他绩效评价的关注点不一样,强化环境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形成绩效管理的良性循环,并以环境绩效管理推动项目和投资的全过程管理。
4.2 夯实基础,加强项目管理能力建设
各级环保部门特别是省级环保部门要结合实际工作和生活,确保基础研究和技术支撑能力建设的加强,做好环保投融资政策与产业发展政策研究,加强项目管理队伍建设,将人力资源的基础进行夯实,提高队伍及能力建设的水平,在实施大工程战略过程中锻炼和发现人才、提升和强化队伍建设。积极借鉴林业、水利、城建等部门的经验,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不同层级、不同角度的项目管理培训。
5 总结
总体来说,加强污染防治工程项目管理是环保建设的需要。实施环保大工程带动环保系统大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有利于充分调动各地学习项目管理的积极性,组织开展项目管理征文活动,总结交流各地环保部门在项目管理中的做法和经验,倡导学习、思考、实践的良好氛围。
X321
A
1004-7344(2016)09-0001-02
2016-3-2
卢威宇(1987-),男,助理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环保工程项目,工程建设管理和设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