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理念下的高中教育转型研究

2016-07-15杨士军胡小群李映学

改革与开放 2016年8期
关键词:复旦大学学校

杨士军 胡小群 李映学



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理念下的高中教育转型研究

杨士军胡小群李映学

一、研究背景

1.高考改革的新变化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在报考对象、考试模式、科目设置、试题内容、考试次数、考试招生与录取等方面都进行了多次较大的改革调整。

当前,我国的高考改革在《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基础上,由江、浙、沪等部分省市试点,并逐步推广至全国。新一轮高考改革探索以“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的‘立交桥’”①为总目标,在招生计划分配、考试形式和内容、招生录取机制、监督管理机制、综合改革试点等方面进行改革。其中,考试形式和内容、招生录取机制的改革是本轮高考改革的重点,亦是难点。在考试形式和内容上,一方面,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与高考招录的关系更加紧密,学业水平考试计入高考总分或作为高校自主招生录取条件之一的“硬挂钩”形式在全国已有8个省市实行,而大部分省市则将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考招录的参考之一;另一方面,高考考试内容在高校人才选拔和课程标准的依据下,呈现出更具科学性、灵活性、综合性的特征,着重考查学生思考、知识应用等能力。高考在形式和内容上的改革使过去简单的文理分科走向学生综合素质的考量。在招生录取机制的改革上,高校自主招生范围进一步扩大,选拔机制进一步完善。享有自主招生权的高校要结合自身特色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由高校合理确定考试内容,高校联考取消,改为全国高考后统一自主招生。高考招生录取方式的变革突破了唯分数论的人才评价与选拔模式,进一步增加了高校与考生的选择权。

2.高考改革背景下复旦附中的改革需要

高考改革步伐的加快势必带动高中教育转型。在这一切变化面前,若高中教育仍因循常规,按照应试教育的观念与方式培养学生,则不仅学生无法顺利应对新形势下的考试,高校也要花更多的成本培养学生。因此,高中必须要主动调整教育教学,主动与高校的培养目标实现对接。复旦附中深刻了解此中意义,启动学校教育转型,积极实施具有复旦附中特色的“素质教育”,在课程、教学、校园生活、校外项目等等多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实现与高考改革、与大学的有效衔接,促进人才健康、全面成长,促进学校教育事业大力发展。

表1

3.高考改革背景下复旦附中的学生培养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等观念。复旦附中把握住人才培养的重点,抓准高中教育在人才培养“链条”中的位置,既做好高中教育应给予学生的培养,又为人才的向上“输送”做好主动的对接。因此,复旦附中尤为重视学生发展性的养成。所谓“发展性”,一是指学生具备未来发展的基础性、通识性知识,有较强的综合素质;二是指学生养成个性特点,有所兴趣、有所创新、有所钻研,为自己的未来规划与负责。只有学生具有发展的基础,具备发展的潜能,才能更顺利地适应大学的培养。

二、基于高校自主招生改革下的复旦附中教育转型实践研究

1.高校自主招生的人才选拔标准

2015年,我国共有79所高校获得自主招生权。这些高校在制定自主招生时的人才标准是什么?最希望学生具备何种素质?厘清大学的人才需求,对于高中实现教育转型,促进人才培养是十分重要的(见表1)。

在2015年自主招生人才标准的横向比较与总结中,可以看到“学科特长”“创新潜质”“兴趣浓厚”“素质全面”“身心健康”是所有学校都极为重视的选材条件。这些标准也均出现在近年来教育部发布的考试改革、自主招生指导原则等文件中。譬如《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指出:“自主招生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而纵向比较分析部分高校近几年来自主招生的选材标准,也可发现有从“全面、综合”到“全面而有个性”,再到“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变化。②

由此可见,自主招生考试正在打破传统的唯分数论式的人才选拔观,国内一流大学与国家对综合素质高的创新拔尖人才和专业领域高级人才的渴求日益增强。这对于高中教育教学改革,培养符合大学与国家需求的人才,无疑具有积极的引领性。

2.自主招生新形势下复旦附中的教育转型

自2003年自主招生开始以来,复旦附中的名校预录取率始终位列全市前茅。为何众多的附中学子受到高校青睐?他们又具有什么优势?这与复旦附中在自主招生背景下实施的教育转型密不可分。为了使附中培养的学生更符合大学对人才的需求,学校在几大领域进行了变革。

表2 近年本校被复旦、交大自主招生预录取人数统计

(1)课程体系改革,促进学生“博而专”地发展。学校的课程体系涵盖基础、拓展、研究三大类,其中拓展型与研究型课程打造了丰富的、具有复旦附中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8个领域的校本选修课程,与复旦大学的本科生通识教育6大模块课程一脉相承,涵盖了人文与经典、语言与文化、社会与发展、数学与逻辑、科学与实验、技术与设计、艺术与欣赏、体育与健康8个领域,学生需要涉猎每个领域的课程修读。为了满足学生的修读需求,学校每学期要提供80~100门次的课程,其中有不少选修课来自大学的课堂,而这些课程除本校教师讲授外,也积极争取了各大学的支持,邀请高校等单位的教师担任教学工作,希望给学生不一样的课程体验。通过这些拓展型、学术性的课程学习,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了不同的知识及其背后的学科,建立起对学科体系的初步认识,了解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学习了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并了解了大学与大师,了解了自己的发展方向。

课程不在于多,而在于门类齐全、成体系化,让学生建立起丰富的学科意识。8大类的校本拓展课程正是秉持了这样的思想,让学生在获得全方位的发展基础上,发现并钻研自己的兴趣所好。学校在拓展型课程基础上的探究型课程,正是对学生专长的继续培养。在研究性课程的学习与探究中,学校安排本校及大学教师进行学术指导,为学生开放大学的部分先进实验室及图书馆资源,使学生的学科特长得以发挥。有了这些课程的支撑,学生无论是在认知和分析自然或社会科学,或是面对升学选择或学术研究,甚至是将来顺利融入大学文化方面,都打下了较为牢固的基础。

(2)课堂教学方式变革,激发学生思维与潜力。自主招生对人才思维品质、创新潜力的关注,使课堂教学一改以往讲授式的方式,通过更为灵活、多元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在课堂中生成更多的能力。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须牢牢抓住课程改革这个核心,抓住教学这个主阵地。

民主课堂生态环境的建设是学校教学变革的一大特色。在课堂学习中,老师不再是主讲,学生也不再是听众,学生在与教师的积极互动及主动的课堂参与中激活了思维。无论是“大语文教育观”引领下的学生人文素养与思维品质发展、英语课中的五分钟“free talk”激发学生海阔天空的谈论、历史课中结合近代史论辩历史人物功过培养出的辩证思维,还是化学探究实验中获得的动手实践能力,学生都在民主开放的课堂氛围中提升了自己的思维活跃度、综合思维能力,养成了探索、钻研、创新的精神。

过程教学法是学校教学的传统与特色。通过鼓励课堂上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合作与探讨,学生不仅夯实了基础,而且学会了研究性学习,并且养成了个人兴趣、毅力、合作意识等良好品质。

重视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是课堂教学的又一转变。在自主招生考查知识灵活应用和课外知识拓展的背景下,教师的课堂教学不再死扣课本,而是将生活化和情景化的教学带入课堂,从重知识立意转变为重能力立意。

课堂教学方式与侧重点的变革使40分钟的课堂效益大大提高,学生的归纳与推理能力、知识迁移与应用能力、思维发散性、质疑精神与探索精神等等都在课堂学习中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自主招生的过程中应对自如。

(3)“文理学院”与“创新实验班”建设,促进“通才”与“专才”的发展。自主招生对综合素质及学科特长素养、创新素养的要求,与复旦附中既重视“厚基础”又重视“发展性”的教育理念相一致。在此理念的基础上,学校分别于2014年和2009年设立了“文理学院”与“创新实验班”,使学生在新体制下适应高考和自主招生的变化。

文理学院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构筑大学预科课程体系,将普通高中课程与大学通识课程以及部分国际课程融合起来,在学生中营造学术氛围。学院中的课程独立设置,分为数学、科学、人文、社会四大方向,学生接受不分文理科的教学。在3年的培养过程中,学生接受和大学类似的“学分制”教育,有60%的课程可以自由选择。在此模式下,对学生按照不同层次进行走班教学。文理学院的学生除了课程学习外,还需要参加学校的“菁英学生培养计划”、体验课题引领的研究学习等。文理学院中的师资力量由本校教师、大学特聘教师和外聘兼职导师组成。目前,来自本市知名高校的逾20名教授已成为特聘导师,承担着学生的生涯指导和学术指导的双重任务。

创新实验班的建设为学生群体中相较同龄人创新意识与潜力更强烈的学生搭建平台,加速挖掘他们的创新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素养。在其课程建设上,学校每年开设选修课供学生选择。这些课程一部分由本校教师开设,更多的由大学教授担当主讲。通过大量与高校衔接课程的开设,学生具有了前瞻性视野,理解了交叉学科的重要性,收获了名师名家的前沿理念和严谨的治学精神,这对于学生找到个体志向与天赋所在,培养创新素养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课题研究是创新实验班的又一重要特色。学校鼓励创新实验班的学生积极参与创新课题项目,配备指导教师,部分指导教师是来自大学的专家。创新实验班的学生需要在一年中至少完成1项科学研究课题,强调过程评价,每学期还要到校外实验室或基地开展相关研究或做不少的实验。在此创新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夯实了基础,培养了兴趣,发展了学科专长,也重视了学术规范,对于升学后地继续探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课余生活中,学校还提倡创新实验班的学生开设科技创新类社团。目前,机器人社、科技创新社等社团不仅让学生的创新活动有了一个定期交流、学习的平台,让创新素养辐射全校,同时还让学生的领导及团队合作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可以说,创新实验班孕育了一大批基础扎实、学科特长突出的专才,为大学人才地输送提供了优质生源。

(4)创设研究性学习氛围,挖掘学生探究与创新的潜质。探究与创新并不只是创新实验班学生的“专利”,而是全校学生都可以在学校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和研究支持体系下培养兴趣,获得个性化发展。

学校重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投入了较强的力量保证学生顺利完成各项创新课题的研究。编写了《高中生科学研究入门》的校本教材,组建了校内外的创新素养培育导师团队,规划并建设了创新实验室,让学生体验创新、融入创新教育,感受创新文化和魅力。

(5)建设校园文化,发挥学生主人翁精神。复旦附中民主、宽松、学术氛围浓郁的校园文化,激发了学生的才华与个性,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在学校“四主精神”的浸染下,学生拥有了自信自主独立创新的面貌,与高校的人才选拔要求相吻合,获得高校教授们的青睐。

学校的文化建设体现在社团活动中。课余时间,学生投身于各自感兴趣的社团活动中,补充知识、陶冶性情。在民主开放的精神氛围中,学校的社团活动实在而生动、创新而富有朝气。社团诠释着复旦学子生活中“学做全人,争做主人”的不懈追求。

表3 复旦附中学生社团发展

表4 2015学年第一学期社团归类

从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复旦附中的社团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种类上都在不断增加,给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带来一抹亮色。这也体现了复旦附中学子们的课余兴趣非常广泛,在各个领域、不同方面都有涉猎,分类也在不断细化,让志同道合的同学们有一个相互认识、相互交流、共同进步的平台。

复旦附中的社团发展,见证着复旦附中同学们自身水平的不断提高与前人经验的代代传承。附中精神在一届又一届附中人的手中被不断发扬光大,如同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6)开展体验式教育,促进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仅靠课堂内的学习远远不够,因此复旦附中积极拓展“第二课堂”,开展实践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切身的感悟,从而提升各类素养。

“菁英学生培养计划”是学校于2011 年5月启动的一项综合类课外实践活动,以各类主题讲座、素质拓展活动、外出考察等活动形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以2016届活动为例,共开展了由教授、学者主讲的涉及生活哲学、前沿科学、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学术讲座四场,赴宝钢、博物馆、法院等地考察五次,进行了校园定向、东方绿洲野外生存训练等素拓活动三次,学生分赴外省市及街道实践八批次。在街道及外省市考察的过程中,学生还需要深入基层,进行小组调研,并完成调研报告。通过实践活动后期的调研,学生对国情民风有了较深的了解,国家意识、社会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团队精神、创新精神、自识与自省、自我规划与选择、主动学习、挑战与批判精神、抗挫能力、吃苦耐劳精神、同理心、独立自主精神、合作交流精神、适应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多方面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且根据后续的跟踪调查,活动带给学生的影响力亦是持久的。可见,菁英计划带给学生的是全方位的成长。

“海外交流项目”也是学校主要实践体验类活动。学校积极发展海外姐妹学校关系,鼓励学生参与海外交流项目。每年有130多名学生通过与各国各地区的学生共同学习、交流等,拥有了更宽广的国际视野,建立起了对多元文化、海外浸润游学的科学认识。

此外,在校园生活中学校也设计了让学生有所参与的体验活动,如“与校长共进午餐”活动。通过与校长的面对面交流,学生们的自主性、表达意识、交流能力都得到了扩展。

(7)加强师资培训,做好学生发展的坚实后盾。教师是学生发展的后盾,因此学校十分重视教师专业发展,以培养具有正确人才观的高素质教师为先导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教师校本培训中,学校充分利用复旦大学资源,安排教师在职进修复旦本科生课程学习。通过在复旦的学习,教师们体验了复旦的教育氛围,感受了复旦的精神与大学气质,从而能够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潜移默化地传递给附中学子。在新教师培训中,学校还安排了“复旦精神”的专题学习,走进复旦校园,参观复旦校史馆,聆听专门讲解,目的在于强化对于复旦的认同及大学精神的传承。

此外,学校还加强校本教研,以诊断与评价课堂教学为切入点,以探索有效教学途径、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基本目标,促进课堂教学实践的提升。学校还建立了校本教研教师沙龙,组织互动式的主题教研,掌握必要的教育教学技能和策略,鼓励教师在学习共同体下积极反思,促进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发展。

三、启示与经验——基于复旦附中的教育转型实践与国内外实践的分析

1.学生培养中学术与非学术因素并重

未来的人才将是兼备知识技能与社会生活技能的多元化发展的人才。在自主招生的人才选拔标准上,成绩、学科特长等学术因素与社会责任感、人际交往能力等非学术因素并重,体现了对人才全面发展性的要求。

美国的名牌大学招生标准同样关注学术与非学术的因素,诸如中学选课难度、标准化考试、课外活动、才能德行、个性人品等因素都在考量范围中。因此,国外高中在学生的培养上同样重视“全人”的教育。譬如,芬兰在高中教育中除了发展学生的学习技能外,还要培养学生向成年人过渡所需具备的计划能力、独立思考能力、道德思考力、相互协作能力、文化认同与国际化视野、成为民主社会中积极负责的一员。芬兰高中以课堂内的教学、课堂外的社会实践活动来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法国的高中同样在学习之余,重视学生社会责任感等素质的培养,它们成立“高中生之家”,让学生发展民主自由决策能力,通过开展文化生活、体育运动等活动塑造学生的交往、合作能力等。

2.充分挖掘学生潜能

学生的潜能一旦被调动,便有无限发展的可能。大学与社会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十分关注,因此在高中教育中就必须注重挖掘并激发学生的发展潜能。

基础知识的系统建构是发挥潜能的前提基础,思维能力拓展则是激发潜能的重要力量。高中教学,使用将学科知识交叉并与社会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方法,以及在教育中既关注通识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又注重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对于学生的兴趣调动、潜能激发都是有所裨益的。我校除了在课程、教学、实践等方面促进学生潜能发展架构的支持系统外,国外的一些做法亦值得参考。譬如,法国采取“教师个人陪伴”制度,对学生在支持、深入学习和定向三方面予以支持。③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会给予学科或方法上的帮助;在学生希望深入学习时,教师会给予单独的帮助;在学生面对大学专业或就业方向的选择时,教师也会提供单独指导。

3.利用有效资源,主动实现与大学的对接

高中教育作为衔接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重要一环,必须有主动与大学对接的意识。复旦附中作为大学附属中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对于其他高中来说,也要主动利用好周边大学资源,或主动寻找大学资源,或借助教育部门或政府部门的帮助与大学有效对接。

与大学的合作和对接,一方面是教学上的衔接,另一方面是课堂外的合作。教学上的衔接,即知识结构、教学方法、科学研究意识与方法都要向大学模式过渡。可以通过开设拓展型、研究型课程,大学教师进入校园讲课或讲座,学生进入大学课堂听课,大学教师对中学教师进行培训等方式展开。在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国家,都设有一些高中与大学的衔接课程,其中部分课程还被大学承认学分。通过这些课程地修习,学生无论在自主招生还是进入大学学习阶段,都能具备良好的知识基础。课堂外的衔接与合作,如大学向高中开放部分实验室、图书馆,开展大学夏令营活动,大学生与中学生进行交流活动等。

4.加强生涯规划指导

高中生通过自主招生或高考将面临未来生涯的选择。现行的自主招生模式,以及上海高考“3+3”的考试模式,在给学生带来更多选择的同时,也需要学生具备生涯规划的能力。因此,在高中教育中加强生涯规划指导,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势在必行。

高考内容与方式的改革、自主招生选拔标准的转变,都是对新型人才观的体现。所以高中教育必须跟上改革的步伐,加快教育转型,才能更好地做好人才输送工作。

在本课题的研究中,虽然有些内容已经在不同层次得到了不少研究,但是对教育变化的研究是无止境的,对改革地思考与探索亦是无止境的。同样,本课题的讨论、研究也并非定论,将在理论与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考验与改进。复旦附中通过各类支持系统的建设,旨在培养软硬实力兼具的优秀高中生。始终秉持这样的信念,高中教育不能以牺牲学生的青春为代价,将学生禁锢在应试的牢笼中,因此关注“人”的发展是当下也是未来教育转型的关键,任重而道远!

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复旦附中的赖佳颖、郭彦、吴文超、丁恒、孙磊等老师提供了相关的参考资料和数据,为课题素材的完善、充实提供了强力的支撑,杨浦区教育学院科研室杨钧老师则在成文结构方面给予了建议,在此,一并对他们的帮助表示谢意!

引文注释

①教育部.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EB/OL].信息公开专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2014-09-03].[2015-07-27].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 htmlfiles/moe/moe_1778/201409/174543.html.

②陈秀群.高校自主招生考试中的数学试题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2).

③张萌.面向2010年的新高中——法国新一轮高中教育改革[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0 (7):16.

⋆本课题参与人员:杨士军、胡小群、郁蓓媛、程芳、李晓颖、贺小燕、严晓丽、杜程鹏、张慧腾、李映学、白春。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学)

DOI:10.16653/j.cnki.32-1034/f.2016.08.015

猜你喜欢

复旦大学学校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乐娅菲,C919背后的复旦人
学校推介
复旦“女神学霸”的成功秘诀值得复制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