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绿色发展的辽宁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2016-07-15沈阳工学院张洪迎
沈阳工学院 张洪迎
基于绿色发展的辽宁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沈阳工学院 张洪迎
绿色发展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中国绿色制造2025》将绿色发展作为主要方向之一,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行绿色制造。本文对辽宁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进行分析,得出辽宁汽车产业中存在资源消耗过度、绿色制造关键技术缺失、公众与企业环境意识淡薄、政府政策支持不足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绿色发展 辽宁汽车 可持续发展
辽宁是中国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结合部,辽宁省是中国汽车产业的重要生产区域,汽车产业是辽宁省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未来辽宁制造业力争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尤其是在重点领域实现试点示范作用,注重关键技术研发、强化绿色监管,走高效清洁、低碳循环和可持续发展道路,指明辽宁汽车产业发展重点为汽车的绿色改造升级。
1 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制造解析
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坚持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最大限度的减少对自然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降低危害生态环境的废弃物的排放量,不断研发设计出满足人类需求并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节能环保降耗型汽车产品,这是一种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上的汽车产业发展模式,突出“可持续性”的发展内涵,还要求不断满足当代人对汽车需求的同时,注重代内与代际获取资源和分享汽车产品的公平性与协调性。实现整个社会发展系统的各个部分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实现一种良性递进的发展。
汽车产业的绿色制造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汽车产业中的体现,它强调汽车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和最高效率的利用原材料和能源的生产过程,是一种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制造模式。换句话说,绿色制造是现代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2 辽宁省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分析
2.1产业发展分析
目前,辽宁汽车产业占全省装备制造业比重20%,作为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领头羊,其拥有规模以上整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420余家,整车生产能力近50万辆。从辽宁汽车产业发展来看,目前辽宁已经建成沈阳和丹东两大整车制造基地;重点扶持发展沈阳华晨金杯、丹东曙光黄海和沈阳中顺三大核心汽车生产企业,使其规模不断壮大。与此同时,还积极采取措施完善产业链,形成辽宁地区的产业集群,打造以大连、锦州、营口、朝阳等地为主的“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未来辽宁汽车产业的发展,还将继续加强汽车企业与高校、银行等相关领域的联合重组,通过汽车整车项目、零部件项目将分散的资源优势进行整合,完善生产格局,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2产业环境分析
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推动着物流供应链管理发生深刻变革,向着智能物流、智慧物流方向发展,即进入一个自动化、可视化、可控化、智能化、网络化发展的新业态,这也对汽车制造企业管理提出了新课题。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中国汽车市场增速放缓,经济界有各种“见顶论”、“夕阳论”;互联网造车、新能源车、智能互联等新业态、新技术也在对传统汽车制造提出挑战,在中国,中西部和三四五线城市的汽车消费还刚刚起步,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将继续有力拉动消费层次升级。从汽车行业来看,市场价格战使得汽车的终端价格走低,汽车行业进入“微”增长的低谷期。国家倡导供给侧改革带给汽车产业的机遇就是不断提高技术和产品的能级,一是适应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如汽车制造企业,增加SUV、MPV的比重;二是按照战略布局,打造未来新能源、新技术、新业务模式的核心竞争力。汽车企业面对的大势都是一样的,因此,对于汽车企业来说,既要做好现有工作也要有开拓新业务的本领。
3 影响辽宁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
3.1资源消耗过度
汽车的生产制造采用的材料数量大、种类多,目前对材料的选取上只有少数公司遵循选取绿色环保材料的原则,多用短缺或稀有原材料的替代材料,没能意识到对废弃材料回收再利用。
在汽车的使用过程中,能源主要来自石油产品,汽车燃料也是石油资源的主要用途,我国对石油需求的快速增长使国内石油产品远远不能满足,开始依赖进口,资源的日益消耗,要求汽车产业转向绿色能源汽车的设计制造,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3.2绿色制造关键技术缺失
长期以来,“德国制造”引领世界汽车产业高端产品,德国宝马高竞争力背后的竞争优势是如何保持的呢?从技术优势上来分析,“德国制造”涵盖了“绿色制造”、“极端制造”和“数字制造”等核心理念。辽宁汽车产业恰恰缺少自主研发能力,绿色制造的关键技术缺失,我国2003年已是世界第四的汽车制造大国,但我国只是产销大国而非汽车强国,相比于美、日、德等国家,我国汽车产业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就是技术上缺乏自主创新力,作为辽宁省支柱产业的汽车业同样缺失绿色制造的关键技术,严重阻碍了辽宁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3公众与企业环境意识淡薄
汽车产业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汽车尾气、汽车空调所用的氟利昂、废弃车、噪音污染等。截止到2014年底,辽宁省民用汽车拥有量539万辆,其中,个人汽车拥有量433万辆,载客汽车438万辆,载货汽车79万辆。按此计算,平均每10个辽宁人就拥有一辆私家车,按照“三口之家”来算,相当于每三个家庭就有一辆私家车。并且个人汽车拥有量呈增长趋势,汽车尾气污染已经成为辽宁大气污染的罪魁祸首,据有关研究结果表明,在城市中,汽车排放的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和氮氧化物(NOx)对大气污染的贡献率分别约为85%、80%~90%、50%。汽车的发动机、轮胎、喇叭所产生的噪声对人体的危害也不可低估,在城市噪声中,交通运输噪声占75%,而汽车噪声则贡献了其中的85%。
3.4政府政策支持不足
汽车产业政策对促进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汽车产业,德国政府建立了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构建了完善的产业制度约束机制。这些法律、法规为德国汽车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目标指引与过程监管。我国政府与地区政府针对汽车产业发展也制定出一系列的产业政策,但在实践中,产业政策目标与消费、环保、研发、运输等一系列相关措施、手段不协调、不配套,因此,要想使出台的制度真正落到实处,需要有完备的配套措施。同时要成立相关的环保部门,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环境污染企业加大打击力度。
4 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
4.1汽车产业环境宏观构建
辽宁省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的通知》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精神,提出《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蓝天工程的实施意见》,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政府在城市公共交通领域大力推行新能源,城市中更新了一批采用液化天然气等新能源的公交车,对出租车大力推广采用双燃料,倡导政府公务车、国企用车率先采用新能源汽车,并鼓励企业在新的一年里,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打好攻坚战,结合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一带一路”等利好政策,积极转型,做好产品研发和技术升级,确保全省汽车工业平稳向好发展。
4.2汽车企业对可持续发展的微观践行
首先,注重发展多元化新能源技术,辽宁汽车企业在中国将根据“绿动未来”战略部署,基于汽车企业全球领先的绿色及智能汽车科技,开始新的探索与创新,促进新能源技术发展的多元化,从消费者需求出发,大力发展“更性能、更节能、更智能、更环保”的绿色产品,构建“人、车、社会”和谐发展的“智能交通”解决方案,最终实现“零排放、零油耗、零事故”,引领未来绿色、智能汽车社会发展方向。其次,夯实基础,创新发展。汽车企业要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确保产品的高质量启动,进一步围绕“创新发展、夯实基础”两条主线,实施创新工作新举措,积极探索新领域,同时明确基础工作,持续深入的打造汽车企业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时刻保持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用创新的思维开展各项工作,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确保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能快速响应产能变化,从容应对汽车市场的瞬息万变,加快智慧制造进程,为全面迎接“中国制造2025”奠定基础。
[1] 庞德良,刘兆国.德国汽车可持续发展的经验与启示[J].环境保护,2014(11).
[2] 刘明.打造环境友好型汽车实现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J].安徽科技,2010(4).
F426
A
2096-0298(2016)11(b)-14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