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化学教学情境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2016-07-15王春杰
王春杰
摘 要: 本文从分析创设教学情境对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入手,并结合教学实践,列举了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多媒体创设情境、游戏创设情境和故事创设情境等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成长。
关键词:教学情境;化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6-012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6.083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应试教育为主,强调的是填鸭式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的学习方式不断地转变。无论哪一种学习方式,都要将具体的真实的事物呈现给学生,使学生面对真实的情境。因此,创设教学情境是现代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中,也一定要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情境。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指出:真实、生动、直观而又富于启迪性的学习情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化学知识。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已有经验以及学校的实际条件,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情境素材,引导学生从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发现问题,展开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更应该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创设一个学生乐于参与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内在的学习动力,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是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在创设化学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实践与思考。
一、借助问题创设教学情境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问题情境相联系的。在问题情境下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潜能的发展,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同化”“顺应”从而达到一定意义上的建构。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新奇的,具有神秘色彩的情境,能够有效地激发兴趣,质疑、解疑、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探究的能力。
在化学教学中通过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感到科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社会责任感。通过问题情境学生明白了生活中的“为什么”,增强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巩固新旧知识的理解运用。例如,在“质量守恒定律”时教师提问,蜡烛燃烧后质量变小,说明质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规律这种说法对吗?纸在空气中燃烧后变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小,为什么?铜粉在空气中加热,为什么质量会变大?
二、借助多媒体创设的教学情境
心理学家认为经验和实践是认识事物的最好方式,多媒体技术正是将这种经验和实践具体体现的最好方式,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使学生身临其境的学习。例如,在教学《水的组成》一框,将水的电解过程用多媒体动画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化学变化中分子被破坏,原子重新组合成其他物质的分子”,效果逼真,视听并用,使微观粒子的变化可视化。
三、运用游戏创设情境
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教材的内容,设计各种游戏,创设教学情境,以满足学生爱动好玩的心理,从而产生一种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可以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学到书本中的内容,还能收获书本以外的知识。例如,在讲“质量守恒定律”时,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原因时,设计“游戏建模”环节。在讲台上放一些一元、五角、一角的硬币,按面值分成三堆,然后让学生操作,“将它们打乱,随机分成三堆”,启示学生思考每一堆的硬币数量变了吗?硬币总数变了吗?总面值变了吗?引导学生类比化学反应:不同面值的硬币代表不同的原子,打乱重组就相当于发生了化学反应。将抽象难懂的微观原子变成学生熟悉的硬币,学生便可轻易理解即使重新打乱,硬币总数和总面值也不变,从而建立起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模型,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四、运用故事创设情境
生动的故事内容,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述,往往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方。运用故事创设情境易于学生的接受,对于故事他们百听不厌,可以使他们产生亲临其境之感,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之中。例如,在讲《盐的化学性质》时,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历史故事。传说诸葛亮第四次释放孟获时,当时秃龙大王扬言用毒泉消灭汉军,其中有一个是“哑泉”。汉将先锋王平率人探路时因天气炎热,人马争先恐后地误喝了哑泉之水,回到大营后士兵不会说话了。诸葛亮当时也束手无策,经当地一老者指点万安溪安乐泉水方转危为安。讲完故事后问:“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呀,等学完本节课相关内容就知道了。”学生们这时求知欲会大大提高,很想知道答案,这样就为接下来的学习和探究做好铺垫。
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的实践中,本人越发感到开展情景创设,实施情境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对化学学科浓厚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也使教师的教学水平走上了一个新台阶,使教师的教学水平更具有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