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穿越历史的迷雾

2016-07-14老歌

航空世界 2016年5期
关键词:制造厂迷雾中国空军

老歌

前段时间,微信朋友圈都在刷“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系列。由于《航空世界》是中航工业下属的航空类期刊,本人学的又是航空专业,看了这么多“翻的ship”后发现,这里有躺枪的(“航天篇”“工程师篇”),也有中枪的(“中航工业篇”和“编辑篇”)。

其实,很多编辑和作者都是非常好的朋友。比如,我刊“早期中国航空史系列”的作者李雪女士(笔名爱夏,云大历史系的小才女),就经常给我寄送书籍,包括我喜欢的两本书:《国家记忆(贰):美国国家档案馆收藏种缅印战场影像》和《飞翔在中国上空:1910-1950年中国航空史话》。需要指出的是,前一本的作者之一和后一本的译者,是研究滇缅抗战史的历史学者戈叔亚先生,两本书都有戈先生的亲笔签名,非常珍贵。

再比如“非常王牌”栏目的作者、我的好朋友谭立威先生。老谭曾经是我的同事,在同一个大开间里一起工作过。当时因分属不同的编辑部,彼此并不熟悉。倒是他离开后,因为给杂志撰稿,成为了朋友,每年回国时,都要找机会聚一聚。今年2月份,老谭给我寄来了一本他自己的新书。巧合的是老谭毕业于北师大历史系,莫非学历史的作者都喜欢给编辑赠书?

事情还要从2015年8月说起。

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前夕,老谭邀请我参加了《抗战燃烧的岁月——垒允·驼峰1937-1945》文献图片书画展。由此,我才了解了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抗战前,原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厂为中国空军生产了不少战机,包括著名的霍克Ⅲ战斗;抗战爆发后,又几经辗转,搬迁到位于中缅边境的云南垒允(现名雷允),重建了中央垒允飞机制造厂,继续生产组装和维修军机,其中就有为中国空军美籍志愿大队组装的99架P-40B战斗。甚至在垒允厂因战事影响而撤退解散后,该厂仍有许多员工加入了中国航空公司和中国空军,继续为抗战做贡献。

有感于航空界前辈们在抗战期间的艰苦历程,还请老谭为我刊撰文,简单介绍了垒允厂背后的故事(详见本刊2015年12月“穿越时空的回忆——中央垒允飞机制造厂往事”一文)。但我感觉这里仍有故事,然后就收到老谭寄来的新书《寻找梦想的边疆:中国航空1934-1942的烽火岁月》。

在《寻找梦想的边疆》这本书里,我知道了老谭对垒允厂的执着,源于2005年与戈叔亚先生的一次出版合作、2007年两人在滇缅的田野调查,以及2008年合作撰写的同名文章。

之后,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并辗转联系访问了许多当时的亲历者及其后代,才有了这本书,一段隐没的历史终于穿越了70多年的迷雾呈现在读者的眼前。这里面,有中国首家合资航空企业曾经的辉煌,有战火纷飞中不断迁徙的仓皇,有艰苦险恶环境下的不屈与坚持,有日机空袭的残酷与血腥,也有被迫解散的无奈与遗憾。在书中,当年的人和事,仿佛穿越了70多年的迷雾来到我们面前。一张张年轻的脸庞,也变得鲜活起来,为我们讲述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工作、生活,他们的爱情……

我想,正是因为有了老谭、戈叔亚、李雪他们这样的作者,才使得许多历史真相,没有像垒允厂的遗迹那样,湮没在历史的丛林里。

就用老谭在书里的一段话作为结尾吧:

“他们大多不是军人,却以平民的身份支撑着我们国家、民族抗战到底的决心。抗战胜利70年后的今天,还健在的老军工们都垂垂老矣,或许他们依旧无法得到一枚抗战纪念章,但他们在历史的篇章里早已书写下了属于自己的光荣。”

猜你喜欢

制造厂迷雾中国空军
中国空军发展史
“大地球”
《迷雾》;《石皮晓》;《emoti on-沉》;《emotion-向》
追踪迷雾怪人
迷雾美英
迷你学霸“制造厂”
中央飞机制造厂正名考
中国空军最新主力战机亮相珠海航展
数列迷雾不用怕 防微杜渐见奇效
中国空军歼10战斗机涂装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