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图书馆老年读者服务研究与对策

2016-07-14长丰县图书馆安徽合肥231199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文化养老读者服务图书馆

俞 清(长丰县图书馆,安徽 合肥 231199)



公共图书馆老年读者服务研究与对策

俞 清
(长丰县图书馆,安徽 合肥 231199)

摘 要: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图书馆老年读者服务现状,论述图书馆老年读者服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专业化水平,考察图书馆老年读者服务的未来前景,以期能够为回答“如何通过文化养老”,“持续实现成功老龄化、建设和谐老龄社会”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老年读者;图书馆;读者服务;文化养老

一、前言

早在 1999年,我国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老人拥有大量的空闲时间,因而产生消磨时间的心理需求,如何帮助老人充分利用闲暇从而实现优化精神状态的目标,是全社会都予以重视并广泛展开研究的课题。2012年6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2012年9月30日,《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年文化建设的意见》对外公布……经过不断探索,人们发现 “文化养老”这一新路径,能使持续实现成功老龄化、建设和谐老龄社会的目标成为可能。

如何全方位地为全社会的老人提供丰富、健康的精神文化食粮,实现老人普遍均等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是我国图书馆界亟待探索的问题。很多地区图书馆已经着手探索全新、有效的老年读者服务模式,例如温州市图书馆成立老年分馆,佛山市图书馆为老年读者送上“晚晴读书乐园”等。目前图书馆界关于老年读者服务虽然不乏介绍,但多缺乏系统、中立、客观的分析。笔者试从第三方的立场以期为回答“如何通过“文化养老”持续实现成功老龄化、建设和谐老龄社会”提供有益参考。

二、国内图书馆老年读者服务的调研现状

我国图书馆老年读者服务的现实状况究竟如何?笔者试从近年来图书馆老年读者服务的研究脉络和国内图书馆老年读者服务的具体实践两个方面展开调查研究。

(一) 相关研究脉络的调研

笔者于2013年12月1日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实行跨库检索,以“图书馆”为题名关键词,再以“老年”或者“老人”或者“老龄”为关键词与前者以逻辑关系“并”进行组合检索,得到相关度较高的研究论文265篇,说明国内以研究图书馆老年读者群体服务为主题的研究较为活跃,其中最早的是 1982年发表在《图书馆工作与研究》上的天津塘沽区图书馆集体讨论纪要:《塘沽区馆开创服务工作新局面的初步规划》[1],该文首次提出图书馆要为老年读者群体服务;2011年,吴蛟鹏[2]介绍了我国首家老年分馆——温州图书馆老年分馆的具体服务措施和社会效果;2012年,佛山市图书馆[3]举行了“晚晴读书乐园”的开园仪式和首期活动;范军[4]介绍了美国图书馆和日本图书馆应对老龄化社会取得较大社会效益的服务经验;高颖[5]调研了国内外图书馆老年服务的理论、实践现状。总的看来,论文多是讨论图书馆参与老年读者服务的重要性、服务理念、服务方式、制度完善和工作构想,对如何开展老年读者服务、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具有一定的科学思辨能力和理论色彩,随着老年读者服务工作实践的延伸,必将遇到许多新的研究生长点,这需要进一步细化研究内容,深化研究深度;论文中也出现了多项针对具体某个图书馆的老年读者服务工作进行讨论的案例研究成果,但应注意的是,案例研究基本围绕案例进行描述,深化和拓展案例、归纳出适用局部甚至全局的经验和规律还较为缺乏。

(二)图书馆开展老年读者服务的具体措施和工作实践的调研

1.调查对象的界定

由于我国图书馆分布不均衡,区域服务水平差异较大,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图书馆多是围绕图书馆基本职能粗线条地开展服务工作,因而,笔者将本次研究对象限定为31家省级和146家市级图书馆。

2.样本选定和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包括机构设置、服务内容和服务手段三个方面。其中,机构设置:通过该馆网站主页查看机构设置或者通过电话询问是否设立独立的老年分馆、老年阅览室和老年活动区(用以长期、定期开展老年读者服务工作的设施);服务内容:采用搜索功能较为完善的百度搜索为主要工具,同时从图书馆网页获取相关新闻链接或线索,然后,分析服务内容并归类:荐书和导读、讲座和培训、展览、座谈会、捐赠书刊等;服务手段:通过该馆网站站内搜索是否多措并举服务老年读者群体,比如凭老年证直接进入和办理读者卡,享受押金减免优惠、优先为老年人提供取书、复制服务、放置老花镜和放大镜、配置大字阅读设备、调整柜台高度、改善照明设施、设置无障碍便利通道等。

3.调查结果分析

此次调查发现共有 19个图书馆设立独立的老年分馆、老年阅览室和老年活动区,占总数量的10.7%,其中,设置独立分馆的仅有2010年4月23日正式挂牌成立的温州市图书馆。在本馆建筑内设置老年阅览区(室)或者阅读活动的有10家,有8家图书馆在老年公寓、社会福利院等老年聚集区设立流通点或服务站,多数图书馆所提供的老年读者服务分散在各个子服务项之中。笔者观察到图书馆老年读者专属服务区建设呈现簇性发展势头,有11家图书馆的老年读者服务区是在09-12年成立的。80%以上图书馆都向老年读者提供针对性服务,包括享受押金减免、借书期适当延长、借阅本数增加,在显眼位置设立敬老标语,放置老花镜和放大镜、配备大字阅读设备,提供开水服务,优先为老年读者借书、复印,订购老年读者喜欢的报刊;几乎所有的图书馆都曾开展过荐书导读、老年计算机技能培训和讲座、老年书画摄影联展这三大日常化的社会教育型服务;在“世界读书日”、“图书馆活动宣传周”、“重阳节”等节庆日,都能针对老年读者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如唐山市图书馆举行的“金色重阳欢乐颂”老年演唱会,牡丹江市图书馆举办的“健康夕阳红”老年保健知识讲座,绍兴图书馆开展的老年英语沙龙活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主办的“恩善耆艺秀”,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主办的“夕阳新辉”等。但是,大部分图书馆对老年读者开展的活动多为随意性、不定期;图书馆主页上均未发现有专为老年读者设立的栏目;几乎所有图书馆的预算计划均未考虑老年读者这一目标群体。177家图书馆老年读者服务具体开展情况如表1所示:

国内图书馆老年读者服务的现状充分表明:老年读者服务整体发展不平衡,发展快的,如让老年读者体验到归属感与成就感的温州市图书馆老年分馆、颇具文化品质的佛山市图书馆“晚晴读书乐园”;发展慢的,只是做一些表面文章,没有实质内容。这其中的原因见仁见智,但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图书馆管理者们忽视了日渐庞大的老年读者群体。

表1 177家图书馆老年读者服务具体开展情况

三、图书馆老年读者服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老年读者对图书馆的服务需求和图书馆开展老年读者的服务优势决定了图书馆老年读者服务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

老年群体有着健康需求、尊重需求、情趣需求和人际交流需求,因而,一个让老年人保持身心健康,排解孤独感的对话和交流的心灵空间必不可少,图书馆在这方面具有广阔的拓展空间:(一)得天独厚的文献资源。由于视力原因和电子书籍接受能力的局限,老年读者更习惯于丰富的纸质书籍。(二)安静优雅的阅读环境。老年读者喜欢安静舒适的读书环境,宽敞明亮的阅览室,明快典雅的图书馆阅读环境更能让老年人情绪稳定、心情愉悦。(三)文化休闲娱乐中心功能。老年读者除了能从图书馆借阅书刊外,还可以欣赏书画展览、聆听名家讲座、参加电脑培训、分享阅读喜悦等。(四)渐趋完善的图书馆服务体系。我国“十一五”时期明确提出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战略目标,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核心组成部分,图书馆覆盖城乡的服务体系为均衡的老年读者服务提供了保障。

综上所述,日益增长的老年群体有需要从图书馆获得精神满足的内在要求,而图书馆也具备开展老年读者服务的条件和优势,图书馆和老年群体相互需要,因而,图书馆老年读者服务具有持久发展的内在动力。值得注意的是,每年的重大节日,图书馆都会开展一些老年读者活动服务活动,但是节日一过,老年读者服务内容就随之减少,未能为老年读者带来持久有效的知识、信息、文化、娱乐服务,形成持久性、品牌性的老年读者活动已成为图书馆老年读者服务的瓶颈。

四、老年读者群体服务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分析

公益化、大众化和专业化是图书馆吸引老年群体的三大因素,公益化和大众化是图书馆与生俱来的因素,而专业化则需要图书馆通过管理和运行才能实现。多数图书馆未能充分挖掘老年群体的需求特征和图书馆的第三空间价值。

图书馆老年读者服务专业化品质缺乏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未能细化老年读者群体,这直接导致老年读者服务定位偏差,服务内容受到局限。老年读者可以分为消遣型、应用型和学习型三种类型,其中消遣休闲型最多,实际应用型居中,学习研究的比例较少,根据老年读者类型、阅读心理,提供区别化服务,向娱乐休闲型老年读者,提供安逸的场地、便利的借阅条件,向学习研究型老年读者,提供其所需的详尽资料和信息检索,向实际应用型老年读者,提供相关联的咨询解答。

为了扩大老年读者服务的覆盖面,图书馆普遍在老年公寓、老年大学等老年群体聚集的地方设置了服务相对单一的老年读者流通点,由于多种原因,流通点的作用比较有限和边缘,只能作为专业化图书馆服务的延伸。

五、结论

过以上几方面的分析,笔者对国内图书馆老年读者服务得出以下结论:

(一)认准方向,促进发展。

图书馆老年读者服务作为图书馆在新的社会环境下深化服务的发展方向已毋庸置疑,随着老年群体的日益扩大,老年读者服务将会成为图书馆未来的工作重心之一,图书馆主动多措并举,开展适合老年读者需求的多种活动,既能丰富自身的活动内容,又能满足老年读者的特殊需求,实现共赢。笔者认为当前图书馆老年读者服务不足,主要原因在于图书馆管理层对老年读者服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需尽快找准方向,改变目前被动提供老年读者服务的思维观念和简单做法。

(二)加强学术交流,促进互相学习。

国内图书馆老年读者服务只在部分图书馆进入成熟应用阶段,部分图书馆则还处于观望阶段,因此,存在分馆建设量少、文化品质欠缺、老年读者群体混同于一般读者的现象。这些现象要切实改变,就需要加强学术交流,通过不同范围的学术或业务研讨会等方式,促进图书馆界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取长补短,互通有无。

(三)提升软性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水平。

老年读者服务更需要文化软实力来支撑,在图书馆开展的丰富多样的老年读者活动中,电脑培训是目前国内图书馆老年读者服务的主要内容,也是服务效果最突出的服务内容,原因在于电脑培训能够为老年读者提供持久有效的文化服务。因而,图书馆需要进一步思考如何形成更多持久性、品牌性的老年读者活动。

(四)挖掘需求特征,拓展第三空间价值。

图书馆应顺应时代发展要求,通过把握老年读者的馆藏文献需求,关注老年读者的阅读习惯,分析老年读者的利用倾向,开展老年读者的社交活动,积极发掘自身的文化资源优势,让图书馆真正成为老年读者的“第三空间”。

参考文献:

[1] 李金乃.塘沽区馆开创服务工作新局面的初步规划[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1982(4):03-04.

[2] 吴蛟鹏.温州市图书馆的新实践—成立老年分馆[J].图书馆杂志,2011(9):42-44.

[3] 佛山市图书馆.风雨谈报、晚晴会友——佛山市图书馆喜迎“世界读书日”,“晚晴读书乐园”礼赠老年读者.[OL].[2012-04-25].

[4] 范军.国外公共图书馆老年读者服务的经验与启示[J].图书馆学研究,2012(16):95-98.

[5] 高颖,赵荣.国内外图书馆老年群体服务研究[J].图书馆情报工作,2011(2):221-226.

Research and Countermeasures on Service for Older Readers in Public Library

Yu Qing
(Library of Changfeng Hefei, Anhui 231199)

Abstract:The writer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ervice for older readers in public library in our country, discussed the sustainable ability and professional level of this service and foresaw the prospects with the aim to provide the beneficial references for answering “how to realize endowment through culture” and “implement successful aging continuely and build a harmonius aging society”.

Key words:older readers; library; reader service; culture endowment

分类号:G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16)02-0070-04

收稿日期:2016-02-23

作者简介:俞清(1974-),女,安徽定远人,合肥市长丰县图书馆副馆长, 馆员。主要研究方向:图书资料管理。

猜你喜欢

文化养老读者服务图书馆
图书馆
“文化养老”初探
“文化养老”视域下养老路径的发展探析
现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发展的新趋势研究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变革
图书馆如何注重服务细节 提高读者服务质量的探讨
新形势下“文化养老”的实践与探索
对离退休老同志安度晚年生活的思考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