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学习方式在公共关系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2016-07-14

学周刊 2016年16期
关键词:合作学习应用

苏 镟

(福建经贸学校,福建泉州362000)



合作学习方式在公共关系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苏 镟

(福建经贸学校,福建泉州362000)

摘要:合作学习方式在当前的学校教学中应用很广泛,现已逐渐扩展到中职学科的教学中。合作学习方式应用于中职公共关系课程中,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进而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应积极研究如何有效应用合作学习方式,以真正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合作学习;公共关系课程;应用

合作式学习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逐渐被广泛应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发挥学习中的主动性,在教师的引导下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在明确分工下进行合作学习,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完成学习。这样的学习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符合我国目前素质教育的发展目标。

公共关系课程是中职学校一门基础课程。它是一门关于如何维护公众形象,如何与组织和个人进行有效交流的学科。公共关系课应用性非常强,但是很多内容和理论相对比较抽象,如公关策划、公关调查、公关礼仪等内容是比较复杂的。而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时间往往是在中职一年级。这一阶段由于学生刚初中毕业,对即将学习的这门课程有一定的好奇心,但学科素养相对比较薄弱,知识积累不足,导致他们在“学会、搞懂、听透”这些要求上力不从心。为了真正锻炼学生,培养学生的能力,我们可以把合作式学习模式引入到公共关系课堂教学中来,并努力使合作学习在公共关系课程中的应用达到最优化。

一、做好合作学习前的准备工作

(一)遵循原则,保证效果

进行合作式学习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团队意识,有效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因此,在公共关系课程中实施合作式学习时,我们应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原则,从而保证教学效果。(1)明确性原则。在合作学习前,教师要给予学生明确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有的放矢地提前准备。(2)互补性原则。小组成员的搭配要取长补短、层次分明、互补性强,保证合作期间的交流与沟通。(3)有效性原则。教师应提前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合作技能,保证每一名学生的有效参与。这样,我们的合作式学习才有具体的活动依据和活动目标,才能做到集思广益,又能够有效降低学生理解、消化的难度,从而才能取得明显的学习效果。

(二)细化角色,全员参与

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真正学会知识、掌握技能,同时通过他们的亲身体验来不断提升实践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即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这样的目标指引下,我们要根据课时的学习内容和学生实际,科学安排合作小组,细化成员角色,保证全员参与,有效保证学习效果。

二、合作学习内容要具有时效性

合作式学习在中学阶段应用很广,但其最大问题和不足是活动大部分流于形式。其中,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中学阶段升学压力导致教师不敢放手让学生真正去进行合作式学习;二是学生所面对的学科过多,面面俱到式的合作学习几乎不可能完成,最后只得其表,无法深入探究。在中职阶段,学生学习的课程如公共关系课程,课程内容相对比较专业且实践性、应用性强,教师如果还以理论传授为主要授课手段,学生听后就如“雾霾之下观日出”,效果可想而知。反之,如果我们采用合作式的学习方式来完成课程内容的学习、体验和实践,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课题选择的时效性,即以热点效应来调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热情,效果肯定事半功倍。

如在学习公共关系课程中的新闻发布会时,恰逢黄海波嫖娼事件占据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媒体与网络对于此事展开了各自的报道和讨论。于是,我灵机一动创设了小组合作学习主题——“危机公关,共同进退”。我让学生组建5人制的公关小组,模拟黄海波的经纪公司,就嫖娼事件召开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进行危机公关。公关小组分工明确:组长负责新闻发布会策划方案,口语能力较为出色的组员担任主持人,电脑能力较强的组员负责PPT制作,语文功底较强的组员准备发言稿,动手能力较好的组员进行资料收集和现场布置。每个人的职责清晰分明又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合作学习体系。同时,由于合作学习的主题紧紧抓住当时媒体和网络的热点,当事人又是娱乐圈的一线明星,学生平时对该明星的关注度就很高,此时合作学习的兴致可想而知。这样使得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了知识,体验到了成功,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加强小组间良性交流与评价

合作小组之间如果缺乏交流与评价,合作学习就容易迷失方向甚至产生冲突。因此,在组际间把各自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充分交流,并对之进行适当的评价,既可以拓展思维,营造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环境,又能帮助学生明确努力方向,激发学习热情,形成交往合作能力。如果评价以小组为对象,必然导致学生小组或群体之间的竞争性行为。群体之间的竞争又促进群体内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互相帮助,从而形成更强的竞争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帮助远远比教师仅仅针对学生个体的指导性行为更有效力。

同时,为了不让班级群体出现分化、敌对的现象,我们必须在阶段时间内按适当比例更换小组的成员构成,实行小组间的良性交流,杜绝恶性竞争危害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和合作氛围,从而加深他们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收获,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素质和水平,尤其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这样,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才能够很好地适应自己的工作。

四、教师的引领要及时、到位

在中职公共关系课程中实施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特别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升。所以,在实施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在教给学生小组合作方法,提高合作效率的同时,加强和学生及各小组之间的练习和沟通,及时调整和改进合作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做到及时、到位。这样才能够使这种新的教学方式的教学效果进一步优化,才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获益,从而才能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职业素养真正获得提高。

总之,在中职公共关系课程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策略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学习中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但合作学习还是一种正在探讨和尝试的教学模式,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种种问题。因此,如何优化和改善合作学习,提高课堂的实效也是一个值得我们继续深入研究和实践的问题。这还有待广大的中职教师不懈地研究探索,不断地反思改进,才能使大学教学中应用的合作学习逐步走向成熟,取得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史庆峰.浅析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与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2).

[2]原媛.合作学习理论在公共关系教学中的运用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5):201.

[责任编辑张翼翔]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the Course of Public Relations

SU Xuan
(Fujian Economic and Trade College,Quanzhou Fujian,362000,China)

Abscract:Cooperative learning method is widely used in the current school teaching,which has been gradually extended to vocational teaching. The application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methods in course of public relations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not only greatly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class teaching,but also contributes to the students’growth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cooperative learning;the course of public relationship;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6-005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6.017

作者简介:苏镟(1978-),女,汉族,福建泉州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商贸学科教学与商贸专业教育。

猜你喜欢

合作学习应用
高中化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分析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