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我国中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评价研究

2016-07-14徐英俊王殿春栾素绮

职教论坛 2016年15期
关键词:评价研究中职教师

□徐英俊 王殿春 栾素绮



当代我国中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评价研究

□徐英俊王殿春栾素绮

摘要:中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是影响中职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现代发展性教师评价理论指导下,构建中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自我评价的方法,对中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影响因子实施测评,是判断中职教师教学生态环境优劣的重要手段,以评价研究结论为依据提出针对性的措施是促进中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中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评价研究

课题以英国开放大学教育学院的纳托尔(Latoner)和克里夫特(Crift)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发展性教育评价[1](development-oriented education evaluation),以及同年代英国倡导体现发展性教育评价思想的一种新的教师评价制度——发展性教师评价[2](development-oriented education evaluation of teachers)为理论基础,采用发展性教师评价主张的自我评价[3](self-evaluation)的评价方法,对我国中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实施了评价研究。

课题采用文献研究法,设计了中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个体自我评价问卷表,其中采用李克特(Likert)5点记分法,从“非常不满意”到“非常满意”分别计1-5分。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问卷实施了前测,经过高低分组分析保留了50个项目,运用SPSS17.0工具,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组成了专业教学工作(12个因子)、专业实践活动(10个因子)、职教理论学习(8个因子)、学校文化建设与职业压力(12个因子)、继续教育专业学习(8个因子)五个维度。运用SPSS17.0工具检验,问卷具有较高的信效度[4]。采用德尔斐法(Delphi Method)确定了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构建了中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一、中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总体满意度评价研究结论与简析

课题组把中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转换成不含维度和权重、问题交错的自我评价问卷表,向我国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东北部分中职学校专业教师发放问卷1408份,回收有效问卷1379份,问卷回收有效率为97.94%。依据中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SPSS17.0、EXCELL和MINITAB17等统计和分析工具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获得各维度平均分,采用均数法获取总体满意度分值为3.44,此值大于中等强度值3,说明抽样调查对象对所从事的工作生活质量的总体满意度为中等偏上水平。五个维度及总体满意度分值如表1所示。

表1 中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各维度与总体满意度

本课题主要涉及区域、学校类别、学校等级、性别、年龄、教龄、学历、职称、职业资格证书和双师型教师10个人口学变量因素。采用SPSS17.0、EXCELL和MINITAB17等工具统计与分析后发现,学校等级、性别、职称和职业资格证书4个变量因素无显著性差异;区域、学校类别、年龄、教龄、学历和双师型教师6个人口学变量因素存在显著性差异。

二、中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满意度人口学变量差异分析

(一)不同区域中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满意度差异分析

为检验不同区域中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满意度的差异性,我们以中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五个维度为检验变量,以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东北为分组变量,采用MINITAB17统计分析工具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2、表3所示。

表2 不同区域中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满意度差异分析

表3 不同区域中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满意度单组95%置信区间差异分析

表2显示,七区域存在极其显著差异,p为0.000,p<0.001。表3显示,华北、华东、东北与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存在显著性差异,华中、华南、西南、西北中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满意度评价结果显著低于华北、华东和东北,其均值分别为2.9140、2.7335、3.0847、2.8280。深入分析获得七区域在各个维度上均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p均为0.000,p均<0.001。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区域在各维度上均处于低水平。其中西北在一、三、四、五维度上评价水平最低。

(二)不同类别与等级中职学校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满意度差异分析

1.不同类别中职学校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满意度差异分析。为检验不同类别中职学校 (中专、职高、技校)中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满意度的差异性,我们以中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五个维度为检验变量,以抽样学校类别为分组变量,采用MINITAB17统计分析工具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4、表5所示。

表4 不同类别中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满意度差异分析

表5 不同类别中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满意度单组95%置信区间差异分析

表4显示,不同类别中职学校存在极其显著差异,p为0.000,p<0.001。表5显示,三类中职学校相互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中专、职高、技校均值分别为3.3291、3.5508、3.8702,中专学校教师工作生活质量评价最低。深入分析获得三类中职学校在维度二、三上的满意度评价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分别为0.311和0.075,p均>0.05。在维度一、四、五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分别为 0.012、0.027、0.022,p<0.05。

2.不同等级中职学校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满意度差异分析。为检验不同等级中职学校(国家级示范校、省级示范校、普通校)中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满意度的差异性,我们以中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五个维度为检验变量,以抽样学校等级为分组变量,采用MINITAB17统计分析工具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表6表明,不同等级中职学校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满意度评价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为0.060,p>0.05。

表6 不同等级中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满意度差异分析

(三)不同性别、年龄、教龄中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满意度差异分析

1.不同性别中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满意度差异分析。为检验不同性别中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满意度的差异性,我们分别以中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五个维度为检验变量,以抽样学校教师性别为分组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7所示。表7表明,不同性别中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五个维度满意度的评价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p为0.585,p>0.05。

表7 不同性别中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满意度差异分析

2.不同年龄中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满意度差异分析。为检验不同年龄中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满意度的差异性,我们以中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五个维度为检验变量,以抽样学校教师年龄段为分组变量,采用MINITAB17统计分析工具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统计分析结果如表8、表9所示。

表8 不同年龄中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满意度差异分析

表9 不同年龄中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满意度单组95%置信区间差异分析

表8显示,不同年龄段中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满意度在总体五个维度上的评价结果在统计上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p为0.000,p<0.001。表9显示,不同年龄段中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满意度在总体五个维度上呈现出,30岁以下与51岁以上的满意度评价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其均值分别为3.5894和3.6985。31-40岁与41-50岁年龄段的满意度评价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其均值分别为3.4125和3.3644。30岁以下与51岁以上年龄段满意度评价结果显著高于31-40岁、41-50岁年龄段,41-50岁年龄段的满意度最低。利用MINITAB17进一步分析各年龄段在各维度上的差异,结果显示,各年龄段在各维度上的p分别为0.001、0.000、0.000、0.000、0.000,结果表明存在非常和极其显著差异。其中41-50岁年龄段在各维度上的均值最低。

3.不同教龄中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满意度差异分析。为检验不同教龄段中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满意度的差异性,我们以中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五个维度为检验变量,以抽样学校教师教龄段为分组变量,采用MINITAB17统计分析工具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10、表11所示。

表10 不同教龄中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满意度差异分析

表11 不同教龄中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满意度单组95%置信区间差异分析

表10显示,抽样对象教龄段在总体五个维度上的满意度评价结果在统计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为0.001,p<0.01。表11显示,1-3年、4-6年、10-14年教龄段,4-6年、7-9年、10-14年教龄段,7-9年、10-14年、15-19年、20年以上教龄段的满意度评价结果无显著性差异,15-19年教龄段的满意度评价结果最低。采用MINITAB17进一步分析各教龄段在各维度上的差异,结果显示,教龄段在一至五维度上的p值分别为0.003、0.001、0.003、0.000、0.006,结果表明存在非常和极其显著差异,15-19年教龄段在维度上一、二、四的满意度评价均值最低。

(四)不同学历、职称中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满意度差异分析

1.不同学历中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满意度差异分析。为检验不同学历中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满意度的差异性,我们以中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五个维度为检验变量,以抽样学校教师的学历为分组变量,采用MINITAB17统计分析工具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12、表13所示。

表12 不同学历中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满意度差异分析

表13 不同学历中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满意度单组95%置信区间差异分析

表12显示,具有不同学历的抽样对象在总体五个维度上的满意度评价结果在统计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为0.020,p<0.05。表13显示,研究生、专科、高中以下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满意度评价结果与本科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本科学历的中职教师对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满意度均值评价结果最低,为3.4146。采用MINITAB17统计分析工具进一步分析各学历在各维度上的差异,结果显示,各学历在一至五维度上的 p分别为 0.021、0.035、0.102、0.021、0.006,结果表明除第三维度外均存在显著和非常差异,具有本科学历的中职教师在二、四、五维度,高中以下学历的中职教师在一、三维度上的满意度评价结果最低。

2.不同职称中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满意度差异分析。为检验不同职称中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满意度评价结果的差异性,我们以中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五个维度为检验变量,以抽样学校教师的职称为分组变量,采用MINITAB17统计分析工具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14所示。表14表明,不同职称中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五个维度满意度的评价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p为0.085,p ﹥0.05。

表14 不同职称中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满意度差异分析

(五)持或未持有职业资格证书及是否双师型中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满意度差异分析

1.是否持有职业资格证书中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满意度差异分析。为检验是否持有职业资格证书中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满意度评价结果的差异性,我们以中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五个维度为检验变量,以抽样学校教师持有职业资格证书与否为分组变量,采用MINITAB17统计分析工具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15所示。表15显示,是否持有职业资格证书的抽样对象在总体五个维度上的满意度评价结果在统计上无显著性差异,p为0.609,p>0.05。

表15 是否持有职业资格证书中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满意度差异分析

2.是否双师型中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满意度差异分析。为检验是否双师型中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满意度评价结果的差异性,我们以中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五个维度为检验变量,以抽样学校教师是否双师型为分组变量,采用MINITAB17统计分析工具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16、表17所示。

表16 是否双师型中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满意度差异分析

表17 是否双师型中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满意度单组95%置信区间差异分析

表16显示,抽样对象是否双师型中职教师在总体五个维上的满意度评价结果在统计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为0.003,p<0.01。表17显示,非双师型中职教师满意度评价结果低于双师型中职教师的评价结果。采用MINITAB17进一步分析是否双师型中职教师在各维度上的差异,结果显示,是否双师型中职教师在一至五维度上的p值分别为0.001、0.023、0.002、0.036、0.000,表明存在显著、非常和极其显著差异,在各维度上,非双师型中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满意度评价均值低于双师型中职教师的评价均值。

三、针对显著性差异的人口学变量因素的对策建议

(一)改善西部中职教师教学生态环境,大力提升其工作生活质量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发展战略的实施,中职教育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应加大对西部中职学校的支持力度,改善教师工作生活条件,提升工作生活质量整体水平。第一,改善中职教师专业教学工作条件,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和条件,核定科学的教学工作量,加大培训力度,及时更新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完善中职教师工作评价机制和职称晋升制度;第二,给中职教师提供参加学术交流、研修培训、进修学习的机会,更新职教理论知识,提升职教理论素养水平;第三,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形成有利于中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校园文化,降低阻碍专业化发展的各种职业压力;第四,完善继续教育制度,加大中职教师继续教育经费的投入比例。

(二)倾力打造中专学校文化精品,提升专业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

中专学校发展的历史较长,很多学校都已升格为高职院校,尚未升格的中专学校专业教师迫切需要获得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第一,从物质、制度、精神等方面,加强校园文化、专业文化、课程文化、实训文化、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建设,为专业教师提供有利于专业化发展的学校文化氛围;第二,同其他类别学校一样,中专学校也面临着各种因素引发的职业压力,要降低和缓解专业教师的职业压力,释放其内在的压力情绪,激发其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第三,为促进中专学校专业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应给予其更多的参加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国内外进修学习的机会,并给予继续教育经费的支持的力度,扩大专业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权。

(三)全方位关注中年中职教师群体,大力提升其专业化发展速度

处于41-50岁年龄段的中职教师群体似乎是其专业化发展的成熟期,但并非都能达到较高的专业化发展水平。因此,我们仍然需要全方位关注中年中职教师群体,大力提升其专业化发展速度。第一,改善中年中职教师专业教学工作条件,加大专业培训、企业实践的力度,使其不断更新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第二,给中年中职教师提供参与企业实践的时间和条件,在企业实践中补充实践知识,锤炼实践能力;第三,对中年中职教师在参加学术交流、研修培训、进修学习等方面予以倾斜,着重提升其职教理论素养水平;第四,采取有效措施,大力降低由自身生存与发展、工作负荷、角色职责产生的各种职业压力;第五,落实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尊重中年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权。

(四)突破中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高原期,促进其实现专业化发展

具有15-19年教龄的中职教师,对自己的工作生活质量有了切身体会并产生了紧迫感,迫切需要通过外部环境的改变来改善和提高工作生活质量。因此,应突破15-19年教龄中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瓶颈,促进其实现专业化发展。第一,改善15-19年教龄的中职教师专业教学工作条件,提供丰富的备课和上课所需教学资源,减轻教学工作量,使其有较多时间和精力参加各类培训和企业实践,不断更新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第二,给15-19年教龄的中职教师提供参与企业实践的时间和条件,在企业实践中补充实践知识,锤炼实践能力,以形成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第三,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学校文化氛围,大力降低各种职业压力。

(五)满足不同学历中职教师的学习需求,加强措施的针对性

不同学历的中职教师产生了不同的学习需求,因此应满足其不同方面的学习需求,措施应具有针对性,才能获取良好的效果。因此,对本科学历中职教师,第一,给予更多的企业实践的时间和机会,使其获得更多的实践知识与技能,更好地胜任专业教学工作;第二,加强学校文化建设,降低职业压力;第三,提供参加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国内外进修学习机会,提高其理论水平。对高中以下学历的中职教师,第一,提供较为丰富的备课和上课所需教学资源,使其能上好课。同时,推动其参加专业培训、企业实践,及时获取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第二,提供较多的学习研究职业教育理论知识学习的机会和时间,使其掌握职业教育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更好地指导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六)关注非双师型中职教师群体,满足其专业化发展需求

为满足职业教育教学的需要,专业教师都应成为双师型教师。这不仅是对所有专业教师提出的外在要求,而且专业教师也有内在的需要。各种原因导致部分专业教师未能成为双师型教师,对其更应该给予更多地关注。因此,第一,从专业教学工作、专业实践活动、职教理论学习、学校文化建设与职业压力、继续教育专业学习等五个方面主动关注非双师型中职教师群体,满足其专业化发展需求;第二,积极调动非双师型中职教师群体内在的积极性,依靠内驱力主动获取专业化发展;第三,主动提供获取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的机会,使其尽快取得相关证书;第四,主动提供专业进修学习、企业实践的机会和时间,使其满足中职教育教学的需要,能够胜任理论和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史晓燕.发展性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20.

[2]杨建云,王卓.论我国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实质[J].教育科学,2005(1):14.

[3]王俭.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教师自我评价[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2):29.

[4]徐英俊,姜红梅.职教教师工作生活质量评价研究——人口学变量与问卷检验释析[J].职教论坛,2015(2):10.

责任编辑殷新红

作者简介:徐英俊(1955-),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职教研究所教授,研究方向为职教教师教育;王殿春(1966-),男,黑龙江巴彦人,黑龙江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教育;栾素绮(1977-),女,山东济南人,山东省济南商贸学校教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中职教师教育。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当代我国职教教师工作生活质量评价研究”(编号:DJA120300),主持人:徐英俊。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15-0010-06

猜你喜欢

评价研究中职教师
关于区域低碳环保发展综合评价研究
高中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
建筑业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
试论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的研究
中职教师自主学习现状调查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研究
中美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比较研究
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评价研究
中职教师职业倦怠原因及对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