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会计专业顶岗实习之再思考

2016-07-14王大山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6年2期
关键词:学制顶岗会计专业

王大山

高职会计专业顶岗实习之再思考

王大山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的特色,也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需求,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有效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形式。但高职会计专业的顶岗实习存在实习企业不足、实习期随意性强、实习期间管理不到位等现状。如何摆脱当前困境,本文从文件修订、制度建设、人才培养及专业特点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对高职会计专业更好地发挥顶岗实习作用提供帮助。

高职;会计;顶岗实习;教高[2006]16号文件

作为高职院校一名会计教师,笔者认为,高等职业教育从[2006]16号文件颁布至今近十年,会计行业也发展了十年,需要总结、反思一下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顶岗实习制度,从而总结经验、弥补不足,更好地发挥顶岗实习的作用,为职业教育的实践性教学提供帮助或拓展思路。

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顶岗实习的作用

1.对高职院校而言。通过顶岗实习,第一,学校能够进一步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企业要求以及市场需求相契合;第二,能促使高职院校强化会计专业师资力量,优化师资结构。目前高职院校会计教师大多没有企业实践经验。通过对学生实施顶岗实习,使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深入实习基地,一边指导学生,一边使自身进行实践锻炼,可以强化双师型队伍建设。

2.对学生而言。通过顶岗实习,第一,能促使会计专业学生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全面提高自身能力。既能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又能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使学生就业竞争力得以增强。第二,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亲身感受会计人员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遵守纪律的职业意识。

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顶岗实习现状

1.顶岗实习企业数量严重不足,难以承载高职会计专业顶岗实习任务。高职会计毕业生的实习就业单位多为中小民营企业,这类企业对会计人员的需求较少,加之财务数据对保密性要求较高,大多数企业并不青睐高职院校抛来橄榄枝,不愿意与高校合作成为学生的顶岗实习基地。顶岗实习企业数量严重缺乏,学校要执行教育部顶岗实习不少于半年的文件规定,只好把学生强行推向社会,使得原本就形式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市场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很多学生联系不到实习企业,要么在家待业,要么转行就业,现实中不少企业对实习生的待遇极低,学生跳槽频繁,使得顶岗实习从一开始就没有步入正轨。

2.顶岗实习单位分散,顶岗实习难以有效管理。为及时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及实践效果,学校一般指定校内老师兼任实习指导老师。但会计专业学生实习地点分散,校内指导老师有其他的教学工作量,虽然对顶岗实习学生有查岗和指导的任务,但进行全面的实地指导和监督难以实施,许多指导老师通过电话或网络考察学生实习状况;无法使学校老师深入细致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实习学生对会计技能的掌握情况。

三、强制半年顶岗实习带来的其他负面影响

1.高职办学急功近利,毕业生素质逐年下降。由于教高[2006]16号文件中强制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规定,不少高职院校“顺势而为”、急功近利,将主要精力和财力用用在招生宣传,导致在校生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出于办学成本等利益考虑,很多高职院校无视顶岗实习现状,第三年强行将学生推向社会,实行“2+1”学制,使得大多数同学第三年“被顶岗实习”。比如笔者所在高职院校,本来执行的是“2.2+0.8”学制,即第五学期返校完成两个月的岗前综合训练,再完成毕业前的其他工作后离校参加顶岗实习。但考虑的办学成本等因素,最近三年学院把第五学期的岗前综合训练放到大二暑期六周内完成,“小岗前”结束后全部离校参加整整一年的顶岗实习。这实际上也变相成了“2+1”学制。学生非但技能没有提升,由于学制减少、课程压缩,综合素质也呈逐年下降态势,难以达到企业和社会的要求,不少学生离校后被迫转行,从事更低层次的工作。

2.学制被任意压缩,人才培养目标难以实现。学制压缩意味着课程压缩或者简化,纸面上三年的人才培养方案实际上要在两年内完成,教学质量肯定下降,人才培养目标难以实现。会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人才培养目标要内外兼修。理论方面具体体现在职业资格证书方面,实践方面体现到各种层次的实践性教学方面,比如课内实践、单项实训、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等。而由于学制压缩,要求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助理会计师证书等变得更加困难,很

多学生“被顶岗实习”时没有任何证书,难以联系到实习单位,被迫转行。实践方面,由于会计专业的特殊性,难以建设数量充足的企业实习实训基地,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是通过购买相关仿真模拟软件在完成各类实践性教学,但由于学制变相压缩,实践性教学目的也难以达到,学生在离校时理论不扎实、实操不过关,带着无比的困惑和诸多无奈走进社会迎接残酷的挑战。

3.正常教学秩序被打乱,不利于大学生成熟心态的培养和理性思维的构建。教育是循序渐进的。随着高校的扩招,高职院校学生的素质也呈逐年下降态势,这种情况下,高职教育人才素质的培养应包括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及心理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的培养,在当今社会深层次矛盾日渐突出的情况下更不能忽视。正常情况下,高职三年人才递进式培养应该是大一侧重政治素质及基础文化素质教育、大二侧重文化及专业素质教育,大三侧重心理素质教育,让学生有个良好的心态和过硬的心理素质走向社会接受挑战。但现状却是,大一步入学校熟悉了环境,大二学生适应了大学生活开始各项专业及核心课程的学习,但马上面临“提前毕业”了。由于第三年完全离校参加顶岗实习,所以离校前的各种事项都要在大二下半学期完成。比如联系实习单位、拍“毕业照”、联络“毕业酒会”等一系列活动都是在非毕业的状态下冠以“毕业”的口号,大一刚入校的情形还历历在目如在昨天,大二课堂上老师已经给学生灌输或安排毕业前的各项任务了。大二本是专业素质提高的重要阶段,但由于要提前考虑步入社会,学生心思早已不在课堂,学校正常的教学内容被“拉长”的顶岗实习压缩。学生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就稀里糊涂被学校“赶出”校门,面对本就严峻的就业压力。造成学生既对学校不满,工作不如意压力大又对社会不满,心理承受力降低,职业发展之路显得异常坎坷。

四、摆脱目前高职会计专业顶岗实习困境的思路

1.重新修订教高[2006]16号文件,取消所有专业顶岗实习不少于半年的强制性规定。如前所述,强制不少于半年的顶岗实习带来诸多问题。每个专业都有不同的发展特点,比如会计专业,实践固然非常重要,但在目前会计学生多、实习单位紧缺的情况下所谓的顶岗实习实际演变成了部分高职院校的“偷工减料”。况且,虽然学校有相对稳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但是不一定和学生的目标完全一致。所以笔者认为,教高[2006]16号文件应该重新修订为:引导建立企业接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高等职业院校根据专业特点鼓励学生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但顶岗实习实践不超过半年。这样修订一方面可以限制高职院校任意压缩学制,在校时间保证不少于五个学期,确保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又避免了所有专业一刀切,不同专业根据自身特点合理安排顶岗实习。

2.会计专业顶岗实习应该灵活多样,多管齐下发挥作用。会计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学校不可能联系足够多企业供学生顶岗实习,且涉及财务数据的保密性,大多数企业多实习生并不欢迎。会计专业的顶岗实习可以尝试以下方法:(1)寻求多方合作,建立学校的工业园区或创业园区。笔者所在的软件类学校,就和当地政府合作建立了“软件园”,企业进驻软件园在税收和租金方面有较大的优惠,进驻的企业可以成为相关专业包括会计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基地。如果建立工业园区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和场地、硬件要求,操作起来比较困难的话,设立学校内部的创业园区就灵活许多。学校可以为创业园区免费提供办公场所、水电网络等基础设施,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环境,秉着“企业先赢,学校后赢”的原则,切切实实把“金凤凰”或优秀创业人才引进创业园区。(2)鼓励会计专业教师自主创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基地。会计实践性非常强,鼓励专业老师做企业兼职会计,拉近企业与学校的距离,吸收企业成为学校的实习基地。鼓励专业老师自主创业,比如成立财务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实务所等,直接成为学生的实习基地。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另一方面为会计实践教学提供了方便。(3)增加教学投资,用专业模拟财务软件代替顶岗实习实践教学。即便是老师做兼职吸纳企业,还是自主创业成立企业,从数量上来讲还是难以满足数量众多的会计学生顶岗实习。其实,包括顶岗实习在内的会计实践教学完全可以用各类仿真类财务软件替代,这些成熟的财务软件模拟各种会计岗位的实际工作,与真实的工作环境相差无几,甚至比真实的会计工作要求更为规范,学生基本可以通过模拟财务软件达到顶岗实习实践教学的目的。

五、小结

综上所述,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但如何让顶岗实习发挥作用,从近十年的高职教育发展实践来看,应该取消教高[2006]16号文件中强制性规定,让不同专业都走各自适应的专业实践教学之路。而对于高职会计专业而言,应从谋求政府合作、教师自主创业、学校加大投资等多个方面共同为会计专业的顶岗实习寻求出路。

[1]王帆.高职会计专业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J].职业教育论坛,2015(23).

[2]唐锋.高职会计专业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广西教育,2013年03期.

(作者单位: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学制顶岗会计专业
“癸卯学制”与晚清女子教育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策划
中国近代的学制流变
长学制医学生全程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探讨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对会计专业教学的思考
大学推出“弹性学制”值得期待
基于云计算构建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困境与出路
在顶岗实习中加强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