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谨慎性在会计实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07-14韩中华
韩中华
浅析谨慎性在会计实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韩中华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之间也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经营问题,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对于企业经营有着重要的作用,要想确保企业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位于不败之地,除了经营以及技术上的问题,还必须注重会计实务的谨慎性。纵观当前企业会计实务方面的工作,还确实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就将通过总结出的问题,探讨出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应用的改进策略,希望有一定参考作用。
谨慎性;会计实务;问题;对策
一、当前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应用中运用的问题
(一)谨慎性原则应用范围存在局限性
针对于谨慎性原则应用范围的局限性,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第一,以往对于成本的计算通常采用先进先出法,或者是加权平均法,这两种方式都会出现利润偏差的问题。第二,对于短期投资计提跌价准备方面,企业对于计提方式都是自己选择,坏账的计提也是由企业自身决定,这不免出现一些不严谨的行为,导致计算偏差。第三,固定资产折旧方面,企业一般采用直线折旧法,这种方法会直接影响到当期利润,造成计算的误差,会高估或者低估了企业实际的利润。
(二)实践中运用谨慎性原则很不均衡
首先,我国企业会计制度上对于谨慎性原则虽然有所规定,但是很多地方已经跟不上现实发展,比如对于企业计提减值准备比例上的规定,就没有细化和详细的说明,而我国现在很多企业计提方面的会计信息披露很少,这让账务上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受到质疑。制度上对于一些差异变动要求追根调查,但实际情况中一些差异变化追溯起来十分麻烦,往往进行不下去,对于企业计提盈余方面,很多企业为了应付审计工作,违规发行或者配股,违反制度要求。其次,我国现行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还不完善,通常企业还是以利润的实现作为绩效考核评价的基础,导致很多部门为了追求利润指标,不合理的处理会计账务,不计提减值准备,影响了谨慎性原则的实现。最后,会计实务操作中,还存在很大的主观性。企业对于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必须要符合会计制度的要求,而制度上对于企业捐赠的固定资产要求并不详细,很多会计人员投机取巧,影响了无形资产的预计,破坏了账务的真实性、可靠性,操作起来主观性现象严重。
二、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实务应用中有效运用的策略
(一)谨慎性原则的实行要把握好几个层次
在会计信息处理上,谨慎性原则可以划分为四个方面,第一是基本确定,第二是很可能,对于会计信息处理来说,基本确定和很可能代表着正面上极有可能发生费用或者是负债,第三是可能,第四是极小可能,对于会计信息来说,出现了可能或者是极小可能,则代表着企业可以不披露产生的费用或负债,这四个层次都是根据会计信息处理的真实性、可靠性以及相关性作为前提条件的,只有符合了这几项原则,才能实现会计实务中的谨慎性原则,从而与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充分结合。对于企业一些极小可能发生的负债和费用,虽然不用在会计报表中披露,但是企业必须在附注中进行标示,在确定后再反映到会计报表中去。对于企业的财会人员来说,必须要保持高度的工作责任心,以及敏锐的职业判断,将谨慎性原则很好的运用起来,并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恰到好处的谨慎性原则对于确保企业财务工作的安全以及合理有重要作用。只有将谨慎性原则纳入工作的前提,才能减少财务人员工作的随意性。
(二)制定操作性强的具体标准或规范,规避局限性
当前的制度对谨慎性原则的操作方法还不够细化和明确,尤其是计提减值准备,对可变现在我国对于企业财会工作中谨慎性原则的应用方面还没有具体的操作规范,从而导致企业财务会计人员在实际操作时总是具有局限性。在实际财务报表处理时,由于操作方法细化不足,在计提减值准备时,很多财会人员发现十分难以确定可变现净值,由此,我们应当对现在的标准和规范进行问题总结,将谨慎性原则真正细化的日常工作应用中去,帮助财务会计人员解决困难,比如在进行计提减值准备时,谨慎性原则要能给具体操作指明方向,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只有在实践过程中真正可以运用谨慎性原则,才能真正确保财务人员操作的合理性。在进行计提资产减值过程中,财务准则上规定不可以在日后再冲回,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账务不合理操纵的问题,并对一些违法做假账的问题进行了遏制。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谨慎性原则的实行不仅有利于培养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良好的地位,同时能够有效地促进会计信息正确的方向,帮助企业财务作出正确的目标
决策。
谨慎性原则在运用过程中应该有一定的前提与条件,也就是有一定的约束,保持这些约束才能更好的限定谨慎性原则的使用范围与使用程度,杜绝一些滥用现象的发生。此外,对谨慎性原则进行恰当的约束也可以降低会计工作者的主观臆断性以及随意性。比如,在会计实务中采取谨慎性原则,可以对其应用前提和应用条件进行合理的约束,避免会计行为的主观性。另外,会计实务的各个方面都能或多或少体现出谨慎性原则,影响着各方各面的利益。当然,使用过度谨慎性原则会造成企业的利益收入明显降低,导致国家税务收入减少的情形,因此,强化谨慎性原则的监督与管理;尤其非上市公司,实行谨慎性原则时,要循序渐进的开展,逐步完成一些细则与操作指南的改进。
(三)完善会计准则、制度中存在的不均衡的问题
上文中提到过,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中存在一些条款并不存在谨慎性原则的可操作性,比如资产减值的评估、可变现净值的计算等。比如在可变现净值的定义中存在三个“估计”,每一个“估计”都会存在会计工作者的主观臆断,都会使可变现净值与实际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都为企业利用谨慎性原则的漏洞预留了空间,因此,改善会计准则、制度以及相关条款中的谨慎性原则可操作性是非常必要的,这就需要相关会计工作者与有关部门协力合作,完成准则制度的完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现阶段谨慎性原则制度上的不足和应用方面的局限性,要首选建立并完善会计准则的具体要求,从制度上避免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然后把握好具体运用过程中的度的问题,制定操作性强的具体标准或规范,确保人员专业知识过硬,有较高的职业素养,这对于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中的科学运行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钟骏华,孙晓铮.论谨慎性在会计实务中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01:66-67.
[2]吴小金.浅议谨慎性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J].现代商业,2010,02:250-251.
[3]李国助.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实务中的应用研究[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01:63-66.
(作者单位:青海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