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道标识在管道安全护理管理中的实施要点解析

2016-07-14李艳萍吉林省敦化市医院护理部吉林敦化1337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8期
关键词:实施要点护理

李艳萍(吉林省敦化市医院护理部,吉林 敦化 133700)



管道标识在管道安全护理管理中的实施要点解析

李艳萍
(吉林省敦化市医院护理部,吉林 敦化 133700)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管道标识在管道安全护理管理中的实施要点。方法 收治的100例管道应用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管道护理,在此过程中添加双标识,对比分析不同护理中护理差错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管道安全问题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标识管理护理应用于临床中,可有效减少护理差错发生,护理实施效果令人满意,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管道标识;护理;实施要点

管道标识是指在管道上做出一个标记,有利于医护人员、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在短时间内分辨管道并给予高度注意,能够显著提高管道安全护理水平,对于促进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十分相当重要[1]。我院在管道安全护理管理中实施双标识管道标识管理,取得了显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自医院从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00例管道应用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具体为:对照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40~80岁,平均年龄为(60±1.2)岁,因各种呼吸道疾病而需插管患者12例,全麻需插管10例,泌尿系统功能异常者需插管8例,重症监护室需插管患者11例,急救需插管患者9例;观察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为(60±1.0)岁,因各种呼吸道疾病而需插管患者9例,全麻需插管11例,泌尿系统功能异常者需插管7例,重症监护室需插管患者9例,急救需插管患者1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可进行对比分析,差异不显著,P >0.05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本次研究。

1.2 方法:对照组常规管道护理,其护理内容包括管道更换、管道固定以及管道冲洗等。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管道双标识护理,具体措施为:

1.2.1 明确管道种类:依据管道作用,划分为入路管道以及出路管道两类,入路管道主要包括:锁骨下静脉穿刺留置管、PICC以及其他部分气道湿化管、经鼻饲管、胃肠营养管、静脉留置针、各种冲洗管道等。主要的出路管道包括脑室引流管、胸腔闭式引流管、各类空腔脏器引流管。

1.2.2 管道标识区分:区分标识可以利用颜色、数字或符号。规定具体标识后,将其说明书以图片或文字的形式发放到每位护理人员手中,要求医护人员在短期内明确各种标识代表的内容,并及时使用规范化管道标识,入路管道可采用双标识,分别贴在输液管上下两端;出路管道标识主要贴在引流管与引流袋接口上5 cm处,尿管标识位置则处于尿管分叉处尾端以及气囊处。医护人员要做好不定时检查患者的状况是否与标识保持一致,在发现标识有任何不规范或患者病情发生变化后与之前管道标识不适合时,需要及时更换标识,保证护理的安全有效。

1.3 指标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管道安全问题,其主要包括管道滑脱、连接错误、管道受压以及扭曲、管道堵塞以及感染等。1.4 数据处理分析:本次研究中数据资料采用SPSS15.5软件包处理,采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并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中1例患者出现感染,管道安全护理问题发生率为2.0%;对照组患者中管道安全问题发生8例,发生率为16.0%,研究表明,两组患者的导管安全问题发生率比较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导管安全问题对比

3 讨 论

安全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着医院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以及医护操作水平。需应用管道治疗的患者,在护理中应保证管道的护理安全,对于提高护理服务水平相当重要。在管道安全中,设置醒目的管道标识,有利于护理人员更好进行护理,减少管道护理差错发生[2]。

3.1 管道标识

3.1.1 选择管道标识的材料:管道标识材料选择必须慎重,同时要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选择高韧性、防水性良好的标志纸,这样在应用过程中不易被撕破,为了保证记号笔标记清晰,选择的记号笔也要慎重,保证字迹不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消失或模糊。

3.1.2 管道标识的颜色:注意选择标识颜色时,管道标识的颜色要与管道对比鲜明,不同功能的管道所做的标记也不相同,这样方便后期进行辨别。临床中,一般红色标识为外周静脉留置针管、中心静脉置管;白色标记为持续吸氧管;绿色为鼻饲管以及胃肠道营养管;蓝色为气道湿化管;黄色为各种外壳引流管以及尿管[3]。

3.1.3 划分管道种类:医学上,划分管道时,主要根据管道的作用进行划分,我院依据前文所述将其分为入路管道及出路管道。

3.1.4 使用管道标识要求:管道标识多被用于重症患者的多管道护理中。医护实施过程中,护士长要重点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为:管道标识的正确使用;管道安全标识的管理;统一制作管道标识;按需领取管道标识;严格按照规范将管道标识的应用落到实处,保证每个医护人员都具有一份详细的管道标识使用说明书,并要求每位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管道标识使用方法。

3.2 管道标识在安全护理中存在的问题

3.2.1 管道标识杂乱、遗失:一些重症患者因带有多种管道,各种管道相互交错,且管道标识的样式不同,很杂乱,容易产生混淆。若管道标识未牢固粘贴,容易发生滑脱标识遗失,在发现后又需要重新尽兴粘贴,不仅耗时而且耗力,甚至还会影响患者使用管道的安全性。

3.2.2 管道标识不清:管道标识不清是管道安全护理的一个主要问题。一些医院在使用管道标识时,多采用白色胶带区分不同管道,但使用过程中,极易发生标识不清、重复多次使用以及字迹模糊情况。3.2.3 管道标识位置不一致:在实施护理过程中,每位医护人员的护理习惯不同,这样容易出现管道标识粘贴时,位置比较随意,不统一,可导致管道标识的辨识难度增大,导致护理工作任务加重。

3.2.4 未规范填写管道标识:医护人员需要填写管道标识的相关内容,在填写时,若填写不规范,容易出现多种颜色标记笔,导致后期区分难度加大。

3.3 管道标识的应用

3.3.1 管道标识管理制度化:医院有必要建立完善的管道标识管理制度,明确每位医护人员的具体责任,医护人员要加强监督管道标识的使用情况,并给予患者及其家属适当的指导。针对管道标识使用不合理情况,要及时改正,保证管道的安全。安全管理部门要定期进行督查,全面检查安全护理工作,并听从多方意见,针对护理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改善[4]。

3.3.2 一次性管理标识:在临床疾病治疗中管道时十分重要工作,应用比较广泛,管道的使用不仅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同时管道还是一种辅助工具。管道类型多样,其应用以及护理是其主要内容。使用一次性管理标识,有利于护理人员更为准确的判断管道名称,有助于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通过管道标识的观察,可为之后临床诊断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3.3.3 加强管道安全护理:医院护士长要加强与医护人员的交流,明确护理中存在问题,并针对性进行改善,同时要定期检查患者的身体情况,查看管道标识是否符合标准;加强培训,提高护理水平。

3.3.4 提高风险意识:在护理工作中,存在各种各样的不安全因素。因此要提高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建立一定的管理原则让医护人员在护理实施时遵循,规范化实施护理,从根本上避免可能会造成管道护理不安全的因素。

综上所述,在整体护理水平以及患者康复过程中,管道安全护理管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提高医护人员对管道标识的认知,有利于护理工作顺利开展,也可有效避免护理工作中失误的发生。因此,实施管道标识护理,粘贴醒目标识,方便医护人员后期进行观察护理,为之后临床治疗提供依据。规范护理流程、规范操作过程中的每个管道标识,对于整体提高医院的护理水平,促进患者的身体健康相当重要。

参考文献

[1] 吴志明,葛孟华,刘初民,等.重点病人风险分级管理制度对医疗安全的作用[J].现代医院管理,2011,9(4):38-40.

[2] 戴巧艳,刘惠清.引流管管道标识在肝胆胰外科的的应用效果[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5):194-195.

[3] 黄秋景.特殊药物管道标识在小儿输液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14,21(9):1189-1190.

[4] 叶俊,靖书林,杨立飞.应用手术分级管理系统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J].现代医院管理,2012,10(1):51-52.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8-0273-02

猜你喜欢

实施要点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基于内涵及实例分析的城市共同配送模式设计及要点分析
绿色小麦种植技术要点
浅析实验室内部审核的实施要点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隧道大管棚超前支护施工关键技术及实施要点解析
爱自己从产后护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