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价胞磷胆碱钠片治疗急性脑出血的效果及其安全性

2016-07-14章田野沈阳市肛肠医院辽宁沈阳1100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8期
关键词:急性脑出血治疗效果安全性

章田野(沈阳市肛肠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0)



评价胞磷胆碱钠片治疗急性脑出血的效果及其安全性

章田野
(沈阳市肛肠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0)

【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探讨胞磷胆碱钠片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在我院11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中,选取60例一般情况没有明显差异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选取的60例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没有明显的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急性脑出血患者而言,在常规脑出血治疗措施基础上使用胞磷胆碱钠片进行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的神经功能得到极大的改善,所以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脑出血;胞磷胆碱钠片;治疗效果;安全性

近年来,胞磷胆碱钠片作为治疗急性脑出血的药物在临床得到广泛的使用,由于效果较好,安全性高,受到广大临床医师和患者的请来。本次研究主要选取6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分为两组,分别实施不同的治疗方式,探讨胞磷胆碱钠片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效果比较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我院在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期间共收治11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在这11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中,选取60例一般情况比较没有明显差异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选取的60例研究对象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患者采取常规脑出血治疗措施,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40~80岁,平均年龄(55.21±12.54)岁;出血部位:2例患者小脑,5例患者丘脑,12例患者脑叶,11例患者基底节区;出血量15~45 mL,平均出血量(21.64±5.79)mL;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2.45±4.65)分;观察组30例患者在常规脑出血治疗措施基础上使用胞磷胆碱钠片进行治疗,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40~80岁,平均年龄(54.46±11.74)岁;出血部位:3例患者小脑,4例患者丘脑,15例患者脑叶,8例患者基底节区;出血量15~45 mL,平均出血量(22.19±6.12)mL;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3.24±5.11)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出血部位、出血量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一般情况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本次研究过程中,所有患者经过临床诊断均被确诊为急性脑出血。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对照组30例患者采取常规脑出血治疗措施,给予防治并发症、降血压、降颅压以及脱水等综合治疗措施[1]。

1.2.2 观察组患者:观察组30例患者在常规脑出血治疗措施基础上使用胞磷胆碱钠片进行治疗。患者每天服用胞磷胆碱钠片进行治疗,每天3次,每次0.2 g,持续治疗14 d[2]。

1.3 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1.4 疗效判断标准。治愈:患者治疗后病残程度为0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显效:患者治疗后病残程度为1~3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有效:患者治疗后生活可以自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以下。治疗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过程中获得的所有数据和信息均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用χ2和t对组间数据和计数资料进行检验,使用(±s)作为计量资料,如果P<0.05,则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反之,则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0.0%,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0 22.34±4.56 7.74±2.65对照组 30 21.98±4.78 15.56±2.84 P值  >0.05  <0.05

3 讨 论

急性脑出血后脑水肿对患者脑组织产生的损害主要分为两种形式:其一,继发性脑组织损伤,主要因素是脑血运功能下降或者脑水肿;其二,由于直接机械性压迫而引发的急性脑组织损伤,而对急性脑出血使用胞磷胆碱钠片可以有效减轻脑水肿的情况,保护患者的脑神经功能,有效抑制迟发性脑神经元死亡,同时防止血管内皮细胞受到损伤,抗缺血作用较好。本次研究主要选取6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分为两组,分别实施不同的治疗方式,探讨胞磷胆碱钠片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规脑出血治疗措施基础上使用胞磷胆碱钠片进行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严伟伟.胞二磷胆碱钠片治疗脑出血和脑梗死的随机、双盲、多中心研究[D].重庆:重庆医科大学,2007.

[2] 吴晓平,陈松芳.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介素-6水平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4):50-52.

中图分类号:R743.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8-0173-02

猜你喜欢

急性脑出血治疗效果安全性
两款输液泵的输血安全性评估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某既有隔震建筑检测与安全性鉴定
加强广播电视信息安全性的思考
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护理应用效果分析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
龙胆草清泻活血汤在痰火瘀闭证急性脑出血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对急性脑出血的治疗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