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硬化腹水的中医特色护理

2016-07-14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6期
关键词:中西医护理

陈 诚

(安徽省六安市中医院,安徽 六安 237000)



肝硬化腹水的中医特色护理

陈 诚

(安徽省六安市中医院,安徽 六安 237000)

【摘要】目的 针对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病理表现,提出针对性的措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方法 通过我科室自2013年10月至2014年6月对8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加上整体护理和辩证施护。结果 通过以上护理,80例患者中显效69例,有效9例。结论 肝硬化腹水,调护得当,直接关系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故对肝硬化腹水患者的综合调护极为重要,中西医双管齐下,结合内外精心调护,用利于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效果,促进其康复。

【关键词】肝硬化腹水;中西医;护理

肝硬化腹水的临床表现相当于中医学属“鼓胀”病症范畴,临床表现:肤色苍黄,腹胀如鼓,腹壁青筋显露。系因肝病或蛊虫病日久,或长期嗜酒,或腹内有症积,痨,癌等病,使肝脾受伤,疏运失常,气血交阻,致水气内停。病变脏器主要肝脾,久则伤肾。肝硬化病情错综复杂,易于反复,预后一般较差。如护理不当,观察不仔细,则可能发展成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腹腔感染等,则病情险恶。因此正确的治疗,配合个性化的辩证施护,可以有效的减少肝硬化腹水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尽快康复,提高生存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3年10月至2014年6月我科共收治肝硬化腹水80例,均符合国际腹水协会定义的诊断标准。其中男69例,女11例:年龄35~76岁:肝硬化病史3~12年。临床表现为腹胀如鼓、双下肢水肿、尿量减少、乏力、食欲减退、恶心欲呕、胸闷气紧等。

1.2 统计学处理: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P<0.01表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2.1 疗效标准[1]:症状完全消失,一般情况良好,腹水消失,无叩痛及压痛,肝脾肿大稳定不变,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有效:主要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无明显叩痛及压痛,肝脾肿大稳定不变,腹水减少50%以上而未完全消失;肝功能指标下降幅度在50%以上而未完全正常;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或恶化。

2.2 治疗结果:经治疗后,8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显效67例,有效9例,无效4例。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症状体征例数

3 护理方法

3.1 一般护理:按照肝硬化腹水出现的临床病理表现,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做好口腔、皮肤护理。帮助患者选择最佳的休息方式和合适的体位,当患者有大量腹水时,会出现呼吸困难,气短、心悸等症状,此时应保证严格卧床休息,同时应取半卧位,可使横膈肌向下移,扩大了肺活量,从而达到减轻不适的作用、改善呼吸,卧床休息可以增加肾脏和肝脏的血流量,减轻肝脏的负担,有利于受损肝细胞的修复,同时又可促进钠、水的排泄,增加利尿作用,利于减少水肿和腹水[2]。必要时协助医师,进行腹水浓缩回输术或腹腔穿刺放腹水,同时注意观察阴囊、外阴、下肢等部位的水肿情况。出现皮肤瘙痒者,黄疸,嘱咐勿用手抓挠,勿用碱性皂液洗澡,防止皮肤破溃感染,遵医嘱给予相应的止痒措施。每日记录尿量或出入量,测量体质量和腹围。

3.2 整体护理

3.2.1 生活护理: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规律,待病情稳定,肝功能正常时,逐步恢复体力活动,劳逸结合,以不疲劳为宜。中医认为,劳与逸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过劳过逸都能使筋骨、气血、肌肉失去正常生理功能,从而影响机体功能,肝硬化腹水患者尤其如此[3]。还应随季节增减衣被,避免外邪入侵。

3.2.2 用药护理:中药汤剂浓煎温服。寒湿困脾者汤剂因趁热服;湿热蕴结者凉温后服用,观察用药后疗效和反应。

3.2.3 饮食护理:肝硬化腹水患者尤应注意饮食的调护,指导患者合理的膳食安排。饮食以富营养易消化为宜,应给予高维生素、高糖、低盐、高蛋白、低脂肪饮食,宜少食多餐忌生冷、辛辣、油腻、煎炸、刺激性或坚硬的食物,同时一定要戒烟禁酒。血氨高者禁食动物蛋白。饮食要有规律,不可暴饮暴食,过饱或过饥,不可在情绪郁怒之时进食。同时在肝硬化腹水病程中,患者往往会出现纳差、嗳气或呃逆,可遵医嘱给予足三里穴位注射,效果很好。总之,肝硬化腹水患者饮食宜有节,根据不同的症候要点,合理的调配饮食。

3.2.4 情志护理: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的情志,影响脏腑器官的气血变化,喜则伤心,怒则伤肝,思则伤脾,忧则伤肺,恐则伤肾。肝硬化腹水患者由于病情反复,迁延不愈,导致产生各种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也可通过定期召开的工休会,解决患者的疑虑,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用鼓励安慰性的语言去引导患者,赢得信任,创造一个轻松愉快舒适的环境,使患者能够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坚持治疗。同时也要为患者争取家庭、社会上的支持系统,使其感受到来自家庭和社会上的温暖,有利于康复。

3.2.5 健康指导:做好出院指导和随访,嘱患者生活规律,起居有常,注意休息,顺应四时,以防外邪。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3.3 辩证施护:中医讲究“三因制宜”,根据不同的症候,采取不同的措施,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气滞湿阻者要注意情志的调控,病室宜温暖,病情允许,可适当活动,以促进气血运行,达到气行则滞消、气行则水行的目的。中药浓煎温服饮食宜清淡富营养。寒湿困脾者因身体沉重,活动过少,反致气血不畅,水湿难除,如病情允许,要注意多在太阳下活动,以不疲劳为宜,阴雨潮湿时要提高室温以驱散潮气。如腹胀重时可用艾灸或热毛巾敷于腹部,以温化寒湿,理气消胀。饮食宜温热,多食健脾温阳利湿之品,忌生冷、黏腻之物,多用葱姜蒜做调料。中药温热服。湿热蕴结者要卧床休息,注意观察皮肤、面目有无黄疸、有无呕血黑便等症状。饮食以偏凉,可选有滑利渗湿清热之品,如冬鲤鱼、赤小豆等。便秘者多食新鲜蔬菜水果或选用蜂蜜等,避免因脏气不通诱发神昏。中药温凉后服用。肝脾血瘀者应警惕消化道出血,饮食以微热为好,宜食行气活血的食品,如橘子、萝卜、桃仁等。中药宜温热服。脾肾阳虚者免疫力差,形体消瘦,易感受外邪,因此病室宜向阳,室温宜偏高,注意保暖,可艾灸或热敷腹部或腰骶部以顾护阳气,宜灸不宜针。饮食以温热为宜忌生冷瓜果和坚硬之品,可选健脾益肾之品,如鸡蛋、山药、鳝鱼等。肝肾阴虚者心烦易怒,健忘失眠,病室以向阴,凉爽湿润。饮食宜偏凉,可食梨、藕、银耳等凉润生津的食物,忌辛辣、坚硬之物以防助热伤络。中药温凉后服用。本病宜针不宜灸。

总之,肝硬化腹水处于肝硬化失代偿期,病情复杂,需要医、护、患者三者密切配合,而护理在整个疾病治疗和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科采取中医特色护理的方法,将患者看成一个整体,针对不同患者制定不同护理方案,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自我防预意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了病程的进展。

参考文献

[1] 黄琼.38例肝硬化腹水的中医护理及康复指导体会[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9,30(9):78-79.

[2] 邹丽娟.56例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8):240-241.

[3] 赵淑英.肝硬化腹水80例的中医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 (17):4179-4180.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6-0258-02

猜你喜欢

中西医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心脏X综合征的中西医诊治进展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提高中西医儿科教学效果的对策
关于对尿毒症患者中西医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中西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分析
中西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