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瓦氏窦瘤破裂封堵术后心力衰竭、蛋白尿改善1例

2016-07-14张海燕朱嘉琦秦永文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6期
关键词:心力衰竭蛋白尿

张海燕朱嘉琦秦永文

(1 解放军第155中心医院老年病科,河南 开封 475003;2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医院长海医院心内科,上海 200433)



瓦氏窦瘤破裂封堵术后心力衰竭、蛋白尿改善1例

张海燕1朱嘉琦2秦永文2

(1 解放军第155中心医院老年病科,河南 开封 475003;2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医院长海医院心内科,上海 200433)

【关键词】瓦氏窦瘤破裂封堵术;心力衰竭;蛋白尿

1 病史资料

患者女性,60岁,既往体健。2007年无诱因出现胸闷、气喘加重,心脏彩超显示瓦氏窦瘤破裂,此后反复因心力衰竭、蛋白尿、低蛋白血症住院。2014年10月乏力、食欲不振、胸闷、气喘、浮肿、少尿加重,在当地医院治疗效果不佳而来就诊。查体:血压140/80 mm Hg,端坐呼吸,重度浮肿,轻度贫血貌,口唇发绀,颈静脉怒张,双肺底呼吸音消失,心界扩大,心率78次/分,胸骨左缘3~4肋间闻及连续性机械样杂音,伴震颤。肾功能:尿素9.4 mmol/L,肌酐106 µmol/L,肾小球滤过滤(MDRD公式)49.7 mL/min(参考范围80~120 mL/min)。尿常规:蛋白(手工)++++,蛋白10 g/L。血清白蛋白21 g/L,血红蛋白66 g/L,脑钠肽3700 pg/mL。心脏彩超:右瓦氏窦瘤破裂右室瘘,二三尖瓣中量反流,左心、右房大,室间隔增厚,左室顺应性下降,肺动脉增宽,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FS31%,EF59%。胸片显示:双侧肋膈角钝缘消失,心影增大,肺动脉高压。给予纠正贫血、强心、扩管、利尿、补充白蛋白,胸闷、气喘略缓解,可坚持平卧2 h,行瓦氏窦瘤破裂封堵术。

手术过程:局麻下穿刺右股动脉、股静脉,经股静脉鞘管送入多功能导管。测右心室:64/11(37)mm Hg,肺动脉压72/33(49)mm Hg,瓣上造影(20 mL/s,总量20 mL,压力1000 psi)示主动脉右冠窦瓦氏窦瘤破裂入右室。建立左股动脉-主动脉窦-瓦氏窦瘤孔-右心室-右股静脉轨道。沿输送鞘管用推送杆将6 mmA4B2型室缺封堵器送入主动脉窦内,释放封堵器左面,回撤鞘管,释放封堵器到右室面,重复主动脉瓣上造影(20 mL/s,总量20 mL,压力1000 psi),见封堵器位置良好,未见残余分流,主动脉瓣未见反流,胸骨左缘3~4肋间收缩期杂音消失,封堵成功。术后患者即觉胸闷、气喘改善,尿量显著增加,心脏彩超显示:封堵器固定良好,右房偏大,主动脉瓣、三尖瓣少量反流(瞬时量1 mL),肺动脉内径增宽。继续补充人血白蛋白至35 g/L,浮肿基本消失。出院3个月服用阿司匹林,每2周随访,无不适,无浮肿,食欲良好,二便正常。血红蛋白106 g/L,脑钠肽、血清白蛋白正常,尿常规:蛋白0.1~0.3 g/L,尿素、肌酐正常,肾小球滤过滤(MDRD公式)50.4/min。心脏扩大较前缩小,收缩功能较前改善,肺动脉高压较前逐步降低。见图1~图3。

图1 封堵前  图2 释放封堵器后  图3 释放前主动脉瓣上造影未见关闭不全

2 讨 论

瓦氏窦瘤又称主动脉窦瘤,是一种少见的心血管疾病,多数先天起病,占先心的1.2%~1.6%[1],是由于主动脉窦部的中层弹力纤维与主动脉瓣纤维环融合障碍,在血流冲击下窦局部变薄弱,进而扩大形成窦瘤。主动脉压力骤然升高可使瓦氏窦瘤破入突出部位,即瓦氏窦瘤破裂。窦瘤好发于右冠状动脉窦(80%),约80%右冠状动脉窦瘤破入右心室[2]。破裂后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心力衰竭,甚至危及生命,外科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但自1994年Cullen等首次使用Rashkind封堵器介入治疗,因介入术疗效好、创伤小,更多患者因此受益,近年封堵术已有文献报道[3]。 瓦氏窦瘤破裂后由于主动脉和破入心腔间存在较大的压力差,导致急性的左向右大量分流,导致急性心力衰竭,此后瘤体破裂造成慢性持续的左向右分流,产生左右心室扩张和肥厚,右心压力负荷和容量负荷急剧增加,肺循环血量骤然增加,左心力衰竭竭,最后可引起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4]。心肾之间存在较为复杂的相互双向影响。心力衰竭必然启动肾损害,即心肾综合征,表现为胸闷、气喘、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其病理过程包括交感神经系统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激活、血流动力学改变机制、血管加压素激活机制等,其中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被认为是心肾综合征的主要发生机制[5]。蛋白尿是肾损害的敏感指标[6],先出现蛋白尿,随后低蛋白血症、胶渗压降低、浮肿进一步降低肾灌注、加重心脏前负荷,二者互为因果,恶性循环。封堵术后患者症状、体征逐渐改善,生化指标稳定良好,尤其蛋白尿及低蛋白血症的改善大大超出医师预计。患者已回归家庭、社会。治疗的节点即瓦氏窦瘤破裂封堵术,其干预机制可能为:封堵术阻断异常血流通路,心脏负荷减低,心脏回缩,心功能逐步改善,阻断心肾综合征机制,肾脏灌注改善,蛋白尿持续减少,渗透压回归正常,心脏负担进一步减轻,互为因果,良性发展。回顾文献,瓦氏窦瘤封堵术改善蛋白尿未见报道。该病例启示,瓦氏窦瘤破裂开启心力衰竭病理过程,封堵术阻断心肾综合征通路,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 贾志豪,马依彤.主动脉窦瘤破裂的介入治疗进展[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08,16(1):55-57.

[2] 李治安.临床超声影像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46-576.

[3] Srivastava A,Radha AS.Transcatheter closure of ruptured sinus of Valsalva aneurysm into the left ventricle:a retrograde approach[J]. Pediatr Cardiol,2012,33(4):347-350.

[4] 陈灏珠.实用心脏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025-1026.

[5] 黄冬,董志峰,朱伟,等.交感神经激活在心肾综合征发生、进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潜在的治疗价值[J/CD].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21):9677-9680.

[6] 邹武松.前列地尔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心肾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J].上海医学,2013,36(3):236-237.

中图分类号:R541.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6-0230-02

猜你喜欢

心力衰竭蛋白尿
TIR与糖尿病蛋白尿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出现蛋白尿如何检查治疗
罗仁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蛋白尿经验介绍
孩子蛋白尿可能是生理性的
缬沙坦和雷公藤多苷联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效果
BNP、甲状腺激素水平在老年心衰患者病情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婴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分析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冠心病心力衰竭应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疗效分析
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