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煎药方法对中药药效的影响观察

2016-07-14于海杰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6期
关键词:药效影响

于海杰

(阜新市中医医院制剂室,辽宁 阜新 123000)



不同煎药方法对中药药效的影响观察

于海杰

(阜新市中医医院制剂室,辽宁 阜新 123000)

【摘要】目的 观察不同煎药方法对中药药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64例骨科患者,根据不同煎药方案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予以传统煎药法治疗,研究组予以现代煎药机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药物浸出物的浸出率及煎煮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3.75%比对照组87.50%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煎药浸出物的浸出率30.52%比对照组15.36%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所用药物加水量、煎煮时间及药物成本均比对照组少,但服药总次数比对照组多,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不同煎药方法均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在药物煎出率方面,传统煎药法的水溶性浸出物浸出率更高,可作为药剂质量指标的参考。但现代煎药机可减少用水量,提高生产效率,故在应用高科技的同时,不仅需发扬其便利性,而且应针对出现的各种问题予以改进与发展。

【关键词】传统煎药法;现代煎药机;药效;影响

中药汤剂为我国应用最广泛,且最早的药物剂型,因其制备吸收快、简单、奏效迅速,尤其是适应于中医辨证治疗原则,能够根据患者临床需要配伍或加减药物,进而起到增强药效的作用[1]。煎药属于制作汤剂不可缺少的步骤,且汤药的煎煮质量将直接影响药物疗效,进而影响患者临床治愈。为此,本研究针对已选定的64例骨科患者分别予以由不同煎药方法制出的汤剂治疗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64例骨科患者,根据不同煎药方案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男女比例21∶11,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37.72±7.81)岁,肿胀程度:Ⅰ级8例,Ⅱ级20例,Ⅲ级4例;研究组男女比例20∶12,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38.64±8.02)岁;肿胀程度:Ⅰ级7例,Ⅱ级19例,Ⅲ级6例;两组年龄、性别、肿胀程度等基线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予以由传统煎药方法制出的汤剂治疗,制作方法为:首先把所有中药材料放置砂锅、搪瓷缸或瓦罐内,添加超过药物表面3 cm凉水,最好选用井水或泉水,浸泡半小时后开始煎煮。研究组予以由现代煎药机[仪器选用北京东华原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型号为YSX/1+1(A)]制出的汤剂治疗,制作过程中无需考虑煎药水量、流程等,只需将中药材料加入一定量凉水浸泡后,直接放入现代煎药机进行煎煮;两组共煎煮6次,平均每种方法煎药3剂。

1.3 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疗效判定效果参照实用骨科学相关标准。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出现皮纹,体温恢复至正常;好转: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缓解,出现皮纹,体温基本恢复至正常;无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等均无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治愈数+好转数)/总例数×100%[2]。对比不同煎药方法的浸出物浸出率,并观察两组药物煎煮后加水量、煎煮时间、服药总次数等。

1.4 统计学处理:数据均用SPSS20.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用百分比(%)表示,以χ2检验,当P<0.05,表述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组总有效率93.75%略高于对照组87.50% (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2.2 中药药剂水溶性浸出物浸出率对比:传统煎药浸出物的浸出率30.52%,显著高于对照组15.36%,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药物煎煮情况:研究组所用药物加水量、煎煮时间及药物成本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但服药总次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中药药剂水溶性浸出率对比

表3 两组药物煎煮情况(±s)

表3 两组药物煎煮情况(±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加水量(mL)  煎药时间(min)  药物成本(元)  服药总次(次)研究组(n=32) 600.35±12.64* 4.52±0.97* 4.82±0.84* 15.96±1.72*对照组(n=32) 1000.03±7.54 25.43±2.76 12.45±2.78 12.53±2.47

3 讨 论

祖国中医领域里的中药不但能够发挥出重要作用,而且可有效改善患者体质,而煎药作为中药汤剂制作的中药步骤,其煎煮质量将直接影响药剂疗效[3]。中药汤剂煎煮进程中,不但能够溶解出中药有效成分,而且能够使得药物形成不同种类的化学反应,提示中药煎煮方法的重要性。所以,在煎煮中药前,需充分掌握中医的规范煎药法,并根据正确的煎药步骤进行操作,使药物有效成分得以充分吸收,进而提高药效[4]。为此,本研究针对已选定的64例骨科患者分别予以由不同煎药方法制出的汤剂治疗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出不同煎药方法对中药药效的影响,为日后中医煎药提供科学指导。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93.75%略高于对照组87.50%,提示两种不同方案在药物煎煮方面对药物疗效并无太大差异。由此说明传统煎药与现代煎药机煎药方法各有其优势与缺点,其实际效果并不能通过几组患者实验而得出,还需临床进一步研究予以验证。对比中药药剂水溶性浸出物浸出率可得出,传统煎药浸出物的浸出率30.52%比对照组15.36%高,分析原因可能为:传统煎药方法为1付药物平铺在煎药罐,加水量超过药面3 cm,而采用现代煎药机煎煮,受煎煮空间的限制,通常将8~10付药物量同时放入煎煮器内,致使加水量远少于传统煎药法,导致部分有效物质无法更好的溶出[5]。但该数据仅能够说明传统煎药方案对药物的有效因子保留程度较高,实际的治疗效果还需根据患者的自身条件加以确定。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所用药物加水量、煎煮时间及药物成本均比对照组少,但服药总次数比对照组多,提示现代煎药机煎煮中药可有效降低煎煮药物的成本,减少用水量,提高生产效率,但是采用现代煎药机患者的服用次数相对于传统煎药法更多。现代煎药机作为一项科技产物,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且其性能正不断被完善,因此并不可完全否定其临床作用[6]。与传统煎药法相比较,现代煎药机可控制数据,时间少,且煎煮过程为高压密闭,可改变原本煎药环境,从而有效提高工作效果,但是其对特定药剂火候的控制并不能够准确把握,并在煎煮时无法搅拌与无文武火,导致不能完成特殊要求[7]。

本研究认为现代煎药机还存在以下问题:①单一设计结构无法保证残要药液可全部排出,造成药剂残留而影响其他药剂煎煮效果。②煎药口袋设计有待提升。药物盛放于简要口袋予以煎煮,因部分药物大分子的物质无法经口袋进入外界,致使大部分有效成分均丢失[8]。③无质量标准。大规模中药煎煮的生产,将导致药物标准的制定。但传统煎药法同样耗能大、时间长,以及携带服用均受到一定的限制等缺点,且煎煮过程操作步骤繁琐,工艺复杂。关于中药汤剂中各成分在两种不同药物煎煮方法的煎出率情况,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予以验证。综上所述,现代煎药机与传统煎药方法一定条件上均可广泛应用,前者种类繁多,不同设备与适宜条件不一,需长时间加以改进,其应用前景将更为广泛,而后者若在科学方式下进行,能够获得更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龚建华.传统煎药与现代自动煎药机煎药的疗效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2013,6(12):156-157.

[2] 陆裕朴.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1:686.

[3] 刘多新.对比分析中药煎药机与传统煎药方法的效果[J].内蒙古中医药,2015,13(2):106-107.

[4] 朱雪莲.煎药机煎法对中药复方汤剂总浸出物及有效成分的影响[J].中医中药,2013,10(7):121-122.

[5] 刘丰惠.浅谈中药煎药方法对药效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13, 5(5):40-41.

[6] 谷艳荣.中药汤剂机器煎煮与传统煎煮方法的优劣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2):231-232.

[7] 冯成明,王俊新,冀连伟.中药的煎煮方法与药效的关系[J].首都医药,2013,15(12):52.

[8] 蒋秀娟,高希梅.中药代煎与传统煎煮的研究现状[J].上海医药, 2015,36(1):42-44.

中图分类号:R2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6-0218-02

猜你喜欢

药效影响
美食网红如何影响我们吃什么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影响大师
对我影响最大的几本书
10种杀虫剂防治韭菜迟眼蕈蚊综合药效试验评价
4种杀虫剂对草莓叶螨的田间药效研究
药效
对比研究8批红芪多糖对CCl4所致小鼠肝损伤的药效
本是同根生 药效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