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观察
2016-07-14董淳
董 淳
(江西省信丰县中医院儿科,江西 信丰 341600)
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观察
董 淳
(江西省信丰县中医院儿科,江西 信丰 341600)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20例患儿,随机分为静脉滴注阿奇霉素(静滴组)和口服阿奇霉素(口服组),每组患者60例。结果 两组患者连续用药1周后,统计其发生的不良反应,包括发热发热、胃肠道反应、过敏性皮疹以及过敏性休克。结论 通过对120例患儿的研究显示,在临床应用中静脉滴注组和口服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种类及发生频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给药方法对不良反应的类型和发生频率无影响。
【关键词】阿奇霉素;儿科临床;静脉滴注;口服
阿奇霉素(Azithromycin,AZM)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菌谱广,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厌氧菌、肺炎球菌的杀菌活性很强,对衣原体、肺炎支原体等有较强的杀菌活性[1]。据报道,在多年的临床使用中,阿奇霉素相比较红霉素,其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因此在儿科的临床治疗上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阿奇霉素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也明显增多,且儿童使用阿奇霉素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成人高,不良反应类型亦不同于成人,为探讨分析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及其发生率,从而完善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的应用,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12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予以口服和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患儿,其中男性58例,女性62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11岁,平均年龄7.4岁,病程5 d~1个月。患儿均没有严重的慢性疾病,其中呼吸系统感染患者57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42例,皮肤感染患者21例。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静脉滴注阿奇霉素(静滴组)和口服阿奇霉素(口服组),每组患者6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史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口服组患儿治疗方案:依据患儿年龄、体质量、疾病类型,每天一次,每次200~500 mg阿奇霉素口服,连续用药一周。静滴组患儿治疗方案:依据患儿年龄、体质量、疾病类型,每天一次,注射阿奇霉素浓度在0.5~1.0 mg/mL,滴注时间在1~2 h。按照0.01 g/kg的剂量取适量的阿奇霉素,将其加入到500 mL的氯化钠注射液中,用此药液为患儿进行静脉滴注,连续用药1周。在临床治疗期间对患儿出现的不良反应类型和症状进行详细的记录。
1.3 统计学方法:记录的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连续用药1周后,统计其发生的不良反应,包括:①发热发热:患儿寒颤,体温超过38 ℃,停止滴注后采取对症治疗;②胃肠道反应: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最高,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多数胃肠道反应患儿是在静脉滴注后发生。③变态反应:a.过敏性皮疹:静脉滴注组2例,口服阿奇霉素组2例。先于手心出现散在小米粒大小的皮疹,后在头面部、颈部、躯干及四肢均出现散在红色小米粒大小的皮疹,压之褪色,瘙痒。立即停药,给予抗变态反应治疗,3 d后皮疹完全消失;b.过敏性休克:静脉滴注组2例,在静脉滴注几分钟后发生,临床表现多以呼吸困难、胸闷、面色苍白等。c.荨麻疹:静脉滴注和口服组各1例。全身出现丘疹样荨麻疹,颜面及双上肢对称样分布,剧烈瘙痒,停用阿奇霉素后给予治疗,3 d后皮疹消退,但留有色素沉着。d.变应性皮炎:口服组1例。用药第2天,面部、上肢、躯干部位出现红色风疹,瘙痒,停药、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e.喉头水肿:口服组1例。患者咽部发痒、声嘶,喉部感觉有异物感并伴随吸气性呼吸困难,喉镜显示喉黏膜弥漫性水肿。立即停药后对症治疗,10 min后病情好转。④神经系统:a.嗜睡:静滴组2例患者3 d后,出现精神不振、无食欲、嗜睡等症状。立即停药,口服维生素C片,第2日好转。b.醉酒样反应:静滴组1例患者,心中难受,恶心,醉酒样面容,对症处理,病情好转。c.前庭功能障碍:口服组2例患者口服阿奇霉素后出现头晕、视物旋转,但无呕吐,无视物不清、无耳鸣及声嘶、无腹痛腹泻症状。见表1。
3 讨 论
阿奇霉素主要适用于由敏感细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皮肤以及软组织感染、鼻窦炎、急性中耳炎,淋病奈瑟菌等[2]。阿奇霉素在临床治疗中使用非常广泛,使用阿奇霉素导致的不良反应也日趋增加,成人使用阿奇霉素容易诱发心律不齐、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3];儿童在使用阿奇霉素过程中易出现肠胃不适、发热、过敏性休克、皮疹等不良反应,频率远高于成人,根据文献报道,儿童使用阿奇霉素也会产生肝脏和肾脏毒性,这与儿童肝、肾发育不全有关,此外心动过速、听力损害、肢体发绀、踝关节疼痛、药物性口炎等不良反应,可能与给药剂量、给药速度和个体差异有关[4],因此,在儿科使用阿奇霉素应加强对患儿进行药学监护,避免出现临床不良反应,若出现了不良反应应及时采取措施,尽量避免产生医疗纠纷[5]。本文通过对我院收治的120例患儿研究显示,在临床应用中静脉滴注组和口服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种类及发生频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给药方法对不良反应的类型和发生频率无影响。
综上所述,阿奇霉素具有抗菌谱广,效果优于红霉素、不良反应少,但在儿科临床应用中常有发热发热、肠胃道不适、过敏性休克以及过敏性皮疹等不良反应,儿童抵抗力弱,耐受能力差,所以要求医师在使用阿奇霉素的过程中对患儿的表现全程关注。
表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参考文献
[1] 周树发.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研究[J].中外医疗,2013,32(7):109-110.
[2] 牟敏.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J].临床合理用药,2014,7(1):11-12.
[3] 沙帮武,李永玉.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7):3921-3921.
[4] 张琬迎.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8,8(9):703-706.
[5] 朱丹清.关于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及其药学观察[J].大家健康,2014,8(19):278.
中图分类号:R97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6-01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