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有一种叫“师之所欲,勿施于生”
2016-07-14刘瑾
刘瑾
摘 要: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于我们今天的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给别人的东西,只有一个标准,即以别人的意愿为标准。要看别人自己是否愿意,而不能依据我们的标准来强加给别人。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不能只重视自身的“需要”,而不留意学生的“不需要”。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解题空间,让学生体验思考的乐趣,为“生所不欲”留有余地,恰恰是教育之所欲。
关键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小学数学;学生意愿;学生需要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论语·卫灵公》
早在2500年前,孔子就说了一句老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亦被教育工作者所推崇,并奉为守则。如果一名教师自己对教学都不热爱,对知识都不渴求,对真理都不追逐,对方法都不探索,又如何能正确地开展教学活动,科学地传授学习技巧,系统地提高学生能力水平?
从逻辑学来分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教育原则是成立的,但“己所欲,施于人”的命题则并不必然成立。
孔子所言的隐性含义是不能一切以个人为中心,只顾及自身的感受,而忽略了他人的感受。无论是否“己所欲”,都不能随性而“施”。给别人的东西,只有一个标准,即以别人意愿为标准。要看别人自己是否愿意,而不能依据我们的标准来强加给别人。
因此,教育,还有一种叫“师之所欲,勿施于生”。
一、师之所欲,非生所欲
笔者认识一个日本料理店的店长,工作积极性很高,有日籍客人到店用餐,频频前往包厢敬酒,主动用日语寒暄。他解释这样可以一举两得:既表达了本店对客人的热烈欢迎和热忱服务,又能够把包厢当作“日语角”,锻炼和提高自己的日语水平及表达能力。但奇怪的是,到他店里的日籍客人却越来越少。通过侧面调查,他了解到,原来到店用餐的日籍客人反映,店长的频频敬酒和主动介入对话,已经严重打扰到他们的私人聚会,这种服务不是他们需要的。
同理,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认为需要的,有时候并不是学生觉得同样需要的。一些教师都被自己的“不厌其烦”感动了,却为感动不了学生而“委屈”,学生感到反感并疏远教师。例如学生其实已经掌握了,却出于巩固记忆的良好愿望翻来覆去“炒冷饭”;例如开展一项不受欢迎的教学活动并分配给学生不喜欢的“角色”;再如生搬硬套地嵌入一些与教学不搭调的“时尚元素”却弄巧成拙……教师的教学热情变成了自作多情,良苦用心也就难以转化成学生有效的发展。
在教学《用计算器计算》一课时,以前总是教师具体地向学生介绍计算器的各部分名称,然后再详细地对各按键功能进行讲解,生怕有遗漏,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最终也学会了用计算器计算,但整个课堂学生都昏昏欲睡,毫无生机。考虑到现在学生所处的信息化时代,驾驭复杂的电子产品都轻车熟路,更何况是体积小、运算快、操作简便的计算器呢?所以,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笔者在教学时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由他们根据自己所带的计算器,发现共性的部分,自主探索各按键功能,并向大家介绍使用方法、操作技巧。整个过程教师无须再赘述,学生能当上小老师,一个个兴趣盎然,在生生互动中进一步梳理和完善对计算器的认识。课堂教学一个小小的改变,尊重了学生的不需要,解放了教师,成就了孩子,可谓一举两得。
在传统教育妖魔化观点中,学校职能体现在以教师为中心的“专制”教育与“灌输”教学上,但现实正在发生很大改变。学生最重要的关系之一是和教师的关系,只有让学生在和教师的相处中获得尊重,他才能真正体会到求知欲、探索欲、表现欲和成功欲。因此,明智的教师会尊重学生的不需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来规划教育和设计教学。
二、生所不欲,勿施于生
前不久,一个微信段子挺火:今天走在街上捡了一捆芹菜,还挺高兴的。仔细想想,有了菜就要买肉,有了肉和菜得有个厨房,有了厨房得有个媳妇打理,有了媳妇就肯定有丈母娘,有丈母娘就会开条件了,要房,要车,要钱……赶紧把芹菜扔了,太吓人了。
这个微信段子不过是“狄德罗效应”的网络搞笑版。18世纪法国哲学家丹尼斯·狄德罗发现的这种“愈得愈不足效应”启示我们,对于非必需的东西,如果接受了一件,那么外界和心理的压力会使你不断地接受更多非必需的东西。
商朝先贤早已生动描述过“狄德罗效应”。看到殷纣王使用了奢侈的象牙筷子,叔父箕子叹息道,他使用象牙筷,肯定要做犀玉杯,然后是身披锦衣、脚踩高台,直到整个天下也满足不了他,这些都自此而始,走向灭亡!
“狄德罗效应”也普遍存在于教育教学之中。一些不断装饰在教育外衣上的形式化的东西,正消磨着教育的初心。
“信息化”正当时,写板书似乎太OUT了,用多媒体展示现代教学的“高大上”,必需的;“课堂互动”正当时,问答式教学太低端了,变个魔术体现“快乐学习”,必需的;“情境教育”正当时,知识延伸太不过瘾,课堂上演“生活大爆炸”,必需的;过程性评价正当时,用语言鼓劲、眼神肯定和手势激励太老土了,多备点心灵鸡汤和小礼物,也是必需的……种种附加的外在形式,人为地让教育教学更加复杂,这些教师认为必需的,有些真的是学生也必需的吗?
笔者在教学一年级的《认识图形》一课时,原本前后设计了两个教学环节,第一个环节让学生利用积木来画一画,从实物中剥离出所要教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平面图形,具体活动要求——(1)描一描:每人选择一个积木,描出它的一个平面;(2)说一说:小组里互相说一说,你用什么形状的积木描出了这样的图形。第二个环节再次让学生利用积木来画一画,从而得出“用一个长方体最多能画出几种不同的长方形?”感觉学生都在活动中,还挺热闹,气氛挺好。细细想来,第一个环节的设计是必需的,让学生初步感受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与此同时还积累了学生数学活动的经验,而第二个环节的“画”似乎有些多此一举,为了活动而活动,应该对学生的思维提出更高的要求,基于这样的考虑,重新进行了设计,改为组长拿出标有序号的长方体,带领组员讨论。通过观察讨论“用一个长方体最多能画出几种不同的长方形”,然后再通过多媒体验证学生的猜想。这样的教学,摒弃了一些不需要的外在形式,给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从而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和思维。
苏格拉底说:最好的房间,就是必需的物品一个也不少,没用的物品一个也不多。正如有效的教育往往很简单,就是必需的一点不少,没用的一点不多。学生需要的才是教学需要的,学生不需要的也是教学不需要的。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为个人教学的精彩过分追求形式,这是表演,不是教学,是学生不需要的,也是教育不需要的。
三、师之所欲,生之所欲
教育与学习的最完美契合,莫过于“师之所欲,亦生之所欲”。而欲知生之所欲,当先知生之不欲。
学校不是圈养学生的地方,教学也不是把学生围在中间密不透风的灌输。其实,再紧密的教学和圆满的传授也并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那样只会泯灭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欲。所有的教育方法、教育技术、教育平台、教育纪律、教育模式等,都不过是编织一张把学生的学习时间、精力、地点、内容相对集中的教学网,教育管理的高层次智慧恰恰在于此网有缺,能让学生的思维“飞得出去”。
笔者教授数学学科,数学知识是相对确定的。《简易方程》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起始课,是继“用字母表示数”后再一次引领学生从“算数”到“代数”领域的重要跨越。在教学时有的教师会直截了当地把方程的概念交给学生,继而让他们根据概念判断这个式子是否是方程,但是这样的教学是以降低学生思考和探索的力度为代价的,可以说毫无意义。所以笔者在教学方程概念的时候,带学生进行了一场思维之旅。分类比较,建立概念,通过四部曲来完成:①分一分,把得到的8个式子分分类。②猜一猜,互动:猜一猜哪一组是方程? ③比一比,讨论:方程与另外三组式子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通过比较,你觉得方程必须具备哪些条件?④说一说,学生自主概括什么是方程?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有了高水平的数学思维参与,让他们自寻出路,可谓水到渠成,从而丰盈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当学生“饥饿”时,他需要“网中数学”的哺育;当学生挥翅时,他需要“飞翔数学”的自由。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不能只重视自身的“需要”,而不留意学生的“不需要”。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解题空间,让学生体验思考的乐趣,为“生所不欲”留有余地,恰恰是教育之所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