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本化语境下的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管理工作

2016-07-14骆瞻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

科学中国人 2016年14期
关键词:勤工助学图书馆管理以人为本

骆瞻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



人本化语境下的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管理工作

骆瞻
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

摘要:图书馆是高校的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随着我国高校学生扩招、校园扩建的不断推进,学生对图书馆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许多高校在聘请必要的图书馆馆员之外,还聘用了一些勤工助学的学生来分担图书馆的工作量。本文通过对我国目前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情况的阐述,对实现图书馆的科学管理进行合理探讨。

关键词:以人为本;勤工助学;图书馆管理

引言

为了应对图书馆规模扩建,图书馆藏书数量增多,图书馆工作量逐渐繁重的情况,许多高校秉承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将一些勤工助学的学生引入到图书馆的工作中来,这样既可以减轻图书馆馆员的工作强度,对于这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如何在图书馆管理中发挥这些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给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建立一个安静和谐的图书馆环境,是高校图书馆管理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图书馆勤工助学的意义

高校开展勤工助学,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相应的岗位,对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学校的人性化管理水平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学生而言,首先勤工助学能缓解贫困学生的经济压力,我国目前大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还是以家庭支出为主,这对于许多贫困地区的家庭无疑是繁重的经济负担,而这种负担必然会加诸到大学生身上,生活的窘迫会给他们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影响学业,而勤工助学正是针对这一点,给学生提供劳动获取报酬的机会,缓解其经济压力。其次,勤工助学在学生走上社会之前,给他们提供一些就业的经验,校园生活是学生步入社会的一个过渡阶段,但是校园环境毕竟有别于纯粹的社会环境,这时高校为学生提供一些就业岗位,让他们积累一些就业经验,提前体会一下工作的本质,这对于他们毕业之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最后,在勤工助学中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提高他们人际沟通的能力,现在的大学生多来自于独生子女家庭,他们的责任心、集体意识、与人沟通的能力方面多有欠缺,学校利用勤工助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工作中多多与人沟通,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培养其对集体、对他人的责任心有重要的意义。

对高校而言,开展科学合理的图书馆勤工助学管理制度,有利于高校充分利用学校的人力资源,大学生是一群有活力、有潜力的优质人力资源,高校如何利用好这个巨大的人力资源宝库,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而开展图书馆勤工助学就是利用好学校人力资源的一个有效途径;开展图书馆勤工助学有利于学校为学生提供更便捷的图书馆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发挥其知识储备功能的有效方式,勤工助学的学生来源于大学生这个集体,他们更贴近也更了解大学生对图书馆服务的各种需求,因此也能更有针对性的对图书馆的良性发展提供合理的建议,对于促进学生与读者之间的沟通,推动学校建立更完善、更人性化的图书馆服务系统。

二、图书馆勤工助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工资过低,学生的劳动价值无法体现

勤工助学是一种特殊的经济活动,我们无法用市场经济的价格理论来衡量它,而且我国高校目前的勤工助学理念的侧重点还是在锻炼学生上,对于学生缓解经济压力的要求认识不深,且学校对于勤工助学财政预算不尽合理,导致了出现图书馆勤工助学学生工资偏低、工作繁重,无法在劳动中体现个人价值的情况,甚至出现学生工作态度不端正,责任感不强、工作懈怠等情况。

(二)对勤工助学学生缺少必要的筛选系统

高校开展的勤工助学的公益性比较强,这就导致高校在选择学生参加图书馆勤工助学时缺乏必要的筛选系统,图书馆是神圣的知识殿堂,图书馆的管理员必须要有尊重知识、尊重书籍的态度,而让一些个人素质较差的学生加入到图书馆管理员的队伍,显然不利于图书馆管理体系的健康运行。

(三)学生缺乏必要的业务素养

大多数人认为图书馆的工作只是管理图书借阅、整理书籍等简单的重复性劳动,缺乏技术性,这是一种误区,图书馆管理也是一门学问,只有对图书馆庞大的藏书按科学的标准进行整理、摆放才能方便学生的借阅,而大多数学生在上岗之前并没有经过必要的培训,使得他们只能做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甚至在图书整理过程中出现错误,这不仅会打击学生的工作热情,也会给其他学生的借阅带来困难,从而影响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三、管理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高校如何在以人为本的理念引导下,建立科学的图书馆勤工助学管理体系,本文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图书馆管理质量这两点,提供一些建议。

首先,推动学生自愿就业。高校在开展图书馆勤工助学岗位的时候,一定要本着为学生负责的态度,真正做到急学生所急,在学生自愿的情况下,为经济困难和想要获得就业经验的学生打开大门。

其次,高校应该开展定期的业务培训,提高学生的业务素质。高校在开展图书馆勤工助学时,不仅要对学生负责,还要对图书馆的服务质量负责,这就要求高校不能只提供就业岗位,不提供就业培训,使学生在服务过程中缺乏必要的业务素养,最后影响学生正常借阅图书,针对此,高校应该对勤工助学给予足够的重视,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在工作过程中实行“帮带”制度,要求有经验的管理员帮助没有经验的学生,提高学生的业务素质和工作热情,共同打造舒适的图书馆阅读环境。

最后,实行灵活的管理制度。高校的勤工助学的落脚点还应该在“助学”上,这就要求高校在提供就业岗位的时候,要注重时间上的合理安排,尽量做到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每月不超过40小时,使学生能够学习、工作同时兼顾,防止出现工作影响学业的情况。

四、结论

综上所述,高校要想合理地利用图书馆勤工助学,必须坚持以学生为出发点,以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为落脚点,真正做到既有利于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也有利于学校图书馆科学管理体系的建立。

参考文献:

[1]李微.论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的意义、现状及目标[J].甘肃科技,2015,21:66-67+63.

[2]江欣励,尚博,于涛,车艳雪,徐静静.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管理工作现代化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5,12:30-32.

[3]荣江.民办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管理工作探讨——以广州商学院图书馆为例[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3:48-49.

[4]马天舒.高校图书馆学生参与管理的主要模式[J].图书馆学刊,2015,07:15-17+24.

猜你喜欢

勤工助学图书馆管理以人为本
基于激励管理机制探究高校图书馆志愿者与勤工助学的持续发展
智能化管理对我国当代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影响研究
创业视角下大学生勤工助学功能及其引导策略研究
浅议读者协会参与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工作
基于工学结合视角的高职院校勤工助学学生工匠精神培养探析
柔性管理及其在图书馆管理中的核心应用
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