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误区及出路探析

2016-07-14李沛峰

科学中国人 2016年30期
关键词:问题解决误区教学法

李沛峰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北师大集宁附中

高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误区及出路探析

李沛峰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北师大集宁附中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广,对于现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数学作为高中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阶段的教学中逐渐应用了一系列新型的教学策略。而“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作为新型教学策略的一种,在当前高中数学教学应用的过程当中,仍旧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陷入了教学误区,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要想提升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广大教师必须要加强对“问题解决”的分析研究,寻找新的出路。本文从问题解决法对高中数学教学的作用着手,分析当前的教学误区,探究可行性的出路。

高中数学;问题解决;误区;出路

在新课改不断深入进行的背景之下,一系列新型的教学模式逐渐应用到了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当中,使得高中数学的教学现状得到了明显改善。而问题解决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部分高中数学教师陷入了教学的误区,使得教学效果受到了影响,不利于正常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在现阶段的高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应用的过程当中,广大教师需要做好对问题解决这一教学模式的研究,积极采取相应的对策,探寻可行性的教学出路,以便于问题解决教学模式能够得到更好的应用,促进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解决应用的意义

数学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很高,而高中数学主要是对学生抽象思维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在以往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数学相关问题的解决过程十分重视,而忽略了该问题的提出,致使学生不能对有效的掌握好从问题提出到解决的每一个环节,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得不到提升[1]。然而,问题解决教学法在注重问题解决的同时,也加强了对问题提出的重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使用问题解决教学法,能够使得学生自主的对问题进行质疑,使得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问题的解决过程当中,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提升了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促进了高中数学学习效果的提升。

二、现阶段高中数学问题解决应用的误区

(一)缺乏对问题解决的正确认识

就目前来看,绝大多数的高中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过分重视向学生传授教材知识,尽可能多的使学生能够获得足够知识,以便于能够提升数学成绩,但是缺乏对学生学习的指导,无法让学生实现有效学习,忽略了学生真正的学习需求,而问题解决教学法在应用的过程当中,教师往往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习题的布置中,把问题解决简单的理解为习题课,缺少对问题解决法的正确认识,久而久之,使得学生往往将学习的重点放在了问题的解决中,缺少对问题的分析,无法实现对自身思维能力的培养,最终影响教学的效率。

(二)问题设置不合理

在问题解决法应用的过程当中,问题设置的科学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总是采用持续讲课的方式,在问题设置的过程当中,缺乏对问题设置正确认识,导致了问题设置不明确,缺乏科学性,在实际的解决过程当中并不能够起到相应的教学效果,使得高中数学的教学效率受到了影响,不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

三、高中数学问题解决应用的有效策略

(一)科学的创设问题情境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对于教学的顺利进行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教师需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得学生能够积极融入到学习的过程当中。而问题解决法的应用,对高中数学创设良好的进行情境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利用问题解决法创设教学情境,主要是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使得学生能够对这一问题产生兴趣,然后教师从问题着手,逐渐引入教材所学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听课质量,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例如,在讲解概率问题之时,教师在使用问题解决法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提出“有50个球,其中有30个红球,20个黑球,分别放在两个盒子当中,那么自盒子中分别拿出一个球,全部是黑球的概率是多数?”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利用实验教学的方式,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使得学生能够通过动手实践,培养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使得自身能够实现全面发展。

(二)加强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可见数学知识,在利用问题解决法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需要融入生活化的元素,使得学生能够养成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思想,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有效的应用到生活实践当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融入生活化的元素知识,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为学生预留足够的探究时间,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实现合作探究

在问题提出之后,不必进行解决问题这一步骤,教师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问题解决教学法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在问题提出之后,应当让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使得学生对于问题能够有充足的认识,为问题的解决提供必要的帮助。其中在对问题的分析过程中,往往会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自主探究,另一种是合作交流,而为了能够对问题进行更好地解决,在问题解决教学法中一般采用的是先让学生进行自主分析,然后进行合作交流,从而使问题得到充分的解决。这样做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也使得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得到了培养。

结语

综上诉述,在新课改不断推广进行的背景之下,“问题解决”这一教学模式要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应用,这就要求高中数学教师需要积极转变以往的教学意识,根据教学内容,从生活化的角度着手,科学的创设教学情境,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提升问题解决教学法的应用效率,促进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1]徐梅,马锦.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中的运用[J].文山学院学报,2010,23(2)∶117-119.

[2]倪萍.基于问题解决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的实践与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

[3]张珍玺.浅析高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J].亚太教育,2015,(33)∶46.

[4]肖建琳.关于高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应用误区及解决策略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2)∶43.

猜你喜欢

问题解决误区教学法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冬季洗澡的误区
三角恒等变换中的误区警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
浅谈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认知模型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高中化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