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凭吊观杰烈士纪念碑

2016-07-14吴仲尧

大江南北 2016年6期
关键词:上虞浙东伪军

□吴仲尧



凭吊观杰烈士纪念碑

□吴仲尧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阅兵式中,“刘老庄连”英模部队方阵中有一面鲜艳的荣誉旗帜,与“狼牙山五壮士”等耳熟能详的英模部队一起,引领着一个威武雄壮的徒步方阵,从天安门广场英姿飒爽地走过,它就是以观杰名字命名的英雄部队——“观杰中队”。阅兵式那天,很多上虞人紧盯荧屏,一睹这支给父老乡亲带来巨大荣耀和无比自豪的英雄中队的雄姿。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怀着对烈士无限崇敬的心情,凭吊了坐落于东山山脚下的观杰烈士纪念碑。蓝天碧透,石碑耸立,碑身素洁,碑字鲜红。站在烈士的墓志铭前,默读着一行行镌刻在黑色大理石上的金灿灿的文字。

观杰烈士那短暂的24岁青春年华,无比鲜活动人地重现在我的眼前。观杰,原名石永仙,又名石子英,1921年3月出生在上虞县大浸乡任叶村(今上虞区章镇镇任叶村)一个比较殷实的农民家庭。1938年,17岁的观杰考上绍兴稽山中学,才读了一个多月书,便毅然告别父母,投笔从戎,奔赴抗日前线,参加新四军,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在部队,他克服了眼睛近视实弹射击瞄不准的困难,凭着一股不掌握一身杀敌好本领决不罢休的犟劲,勤学苦练,军政素质明显提高,他先后在新四军军部任教育副官、连长等职,5次立功受奖。

1939年4月,观杰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著名的黄桥决战后,观杰受党组织的委派,在“联抗”原陈泰运部当连长,在那里广泛宣传党的抗日政策,团结、争取、改造地方武装。

1941年,日伪军在苏北进行大“扫荡”,观杰带领部队顽强地战斗在江苏盐城一带。在一次激战中,他的部队遭遇日伪军疯狂反扑,终因寡不敌众,部队几乎全军覆灭,他虽死里逃生,但与组织失去了联系,只能徒步走回了老家。观杰到家后不久,家里就成了共产党的秘密联络点,他积极参与上虞的抗日救亡工作,宣传我党的抗日主张。在家的一段时间里,面对日寇的凶残杀戮,义愤填膺的观杰不顾家人的挽留,再次辞别双亲,告别妻子,留下“先有国,后有家”的誓言,毅然决然再赴前线,到了浙东三北游击司令部,那是1942年的冬天。1943年7月,观杰被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命名为“模范干部”,是纵队历史上唯一获此殊荣者。

1944年夏天,已成困兽的日伪军负隅顽抗,准备在浙东三北地区抢粮。7月下旬,日伪军进犯慈溪东埠头,观杰奉命组织部队进入防御工事,一次又一次打退了敌人的冲击。不甘心失败的日伪军并未立即溃退,而是收缩兵力,凭借易守难攻的有利地形,用机枪、步枪疯狂地扫射,封锁了游击队向前推进的道路。拔掉这枚钉子,是消灭敌人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观杰命令战士用机枪作火力掩护,率两个突击班的战士,身先士卒,冒着枪林弹雨冲向敌人。激战中观杰不幸身负重伤,终因流血过多,以身殉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观杰牺牲后一个多月,家里才得知消息,把他的遗体运回来,埋葬在村庄旁边的东山上,长眠于故乡的怀抱里。

为了表彰和纪念观杰,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于1944年8月 13日发布命令,将他所率领的第七中队命名为“观杰中队”。解放战争中,“观杰中队”改编为解放军20军104师“观杰连”,师部还专门设立了“观杰中队”展览馆以弘扬“观杰精神”。观杰中队现为第20集团军某旅2营4连。浙江省公布的第一批抗日烈士和英雄群体名录里,观杰名列其中。

观杰烈士

凭吊结束,临别之际,我怀揣着一颗感恩和敬仰的心向英雄致敬,面对着烈士英灵和承载着烈士风骨的纪念碑,再次深深三鞠躬。

缅怀像观杰一样千千万万为抗击日寇而献身的烈士,是希望今天的人们把抗日英烈的这股浩然正气继承下来传承下去,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昂首前行。

(编辑陶丽)

猜你喜欢

上虞浙东伪军
清代浙东曲家补考
《〈新浙东报〉史料选编》编辑经过
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
伪军大举进攻,绥东形势严重
浙东传统村落祠堂史及建筑形制研究
绍兴市上虞区夏丏尊小学
伪军是什么样的军队
上虞区沥海镇小学
伪军是什么样的军队
叛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