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找华椿烈士墓

2016-07-14华强

大江南北 2016年6期
关键词:塘村苏北枣树

□华强



寻找华椿烈士墓

□华强

2012年7月,笔者在《大江南北》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血洒大江南北——华椿、华樟烈士追记》。文章发表后不久,笔者接到一个读者电话,问华椿是不是又叫华春木?笔者说是。读者说,华春木牺牲于安徽一个叫枣树湾的地方。

我的伯父华椿1938年参加新四军,他在何地牺牲、何处安葬,他的家人寻觅了70余年,一直没有弄清,我在2012年7月的缅怀文章里也无从交代。得知这条线索后,笔者开始寻找华椿烈士的真正墓地。

投奔抗日部队

华椿,1915年5月出生在江苏省江都县邵伯镇,字春木,因为家境贫寒,小学没有读完便到一家绸布店当学徒了。在此期间,华椿有机会阅读到一些进步书刊,例如《生活》《大众生活》《新生》等,开始关注国家大事。

卢沟桥事件爆发。年方22岁的华椿立志要到革命圣地延安去,他瞒着家人,约好一个姓朱的青年准备徒步到延安。可是,国民党政府所在地的江苏省军警密布,关卡重重,别说徒步到延安,连徒步走出江苏省都十分困难。华椿几次出行,均无功而返,到延安的计划破灭了。

1938年的一天,华椿所在的布店被日本飞机投掷的炸弹击中,失去“饭碗”的华椿不愿意增添父母负担,决意投奔“江都抗日自卫支队”。这支部队在扬州一带神出鬼没地袭击日军,给日军造成了很大的威胁。1939 年6月,中共苏北特委派遣共产党员吕镇中、陈淦到该部队成立教导大队,训练部队骨干。华椿当时奉命在教导大队学习,吕镇中、陈淦觉得华椿是个好苗子,不久就发展华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华椿经组织安排进入党员训练班学习。学习期间,弟弟华樟找到了他。华椿介绍17岁的华樟加入了新四军苏北挺进纵队。

华樟惨遭杀害

1939年11月,苏北特委任命华椿为工委书记,赴江苏仪征开辟工作,迎接西进部队。1940年1月苏皖支队西进,路经仪征,工委工作结束,华椿任新四军江北游击大队指导员。

这一年的春天,新四军江北游击大队在大队长谢中光的率领下,在江都县三官殿与日本鬼子交战,鬼子被打得溃不成军,狼狈而逃。华椿跳上一座坟头,挥舞着盒子枪高呼:“同志们,追啊!”就在这时,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右面颊。战斗结束后,卫生员发现子弹是强弩之末,击碎了两颗牙齿,弹头留在嘴里面。

皖南事变后,在苏北盐城重建新四军军部,华椿被任命为新四军军部直属警卫团宣传股股长,后改任警卫团营教导员、政治处主任。

就在这一年,华椿的战友带信告诉他,身为新四军苏北挺进纵队连指导员的华樟在苏北季家市(现靖江季家市镇)张贴抗日标语,不幸为日寇俘获。华樟虽然身穿便装,但是抗日标语上署名是“新四军苏北挺进纵队”,因此日军断定他是新四军。日寇残忍地拷打他,要他供出挺进纵队的驻地,华樟坚不吐实。凶残的日寇竟将他剁为八块,其头颅悬于市镇示众,身体抛入湖中。

枣树湾战斗

1942年,华椿奉调至华中抗日军政大学学习。这年冬天,为了粉碎日军的大“扫荡”,学员随部队向淮南路东地区转移。华椿分配在新四军7师,7师师部当时在淮南路西皖中地区,华椿一度担任过安徽省桐城县东乡区区委书记,不久仍回7师。

1943年2月,新四军7师进行整编,取消旅团番号,改编为沿江、含和、皖南、巢湖4个支队和1个保安大队。华椿编入沿江支队。沿江支队下属5个大队,华椿担任桐南大队教导员。5月,沿江支队开创桐南抗日根据地并成立中共桐南区委,华椿兼任区委委员。8月,华椿调到桐东大队,仍担任教导员,随3中队行动。3中队有100多个战士,中队长傅培元,指导员杨雨环。

9月的一天,华椿率3中队在凌晨时分转移到桐城白兔湖边的枣树坂(即枣树湾)驻扎,拂晓时分,国民党176师527团的一个营及桐城县常备大队、土顽江子龙大队、丁双飞大队约六七百人将枣树坂包围。战斗从早上5点多一直打到10点多。我军由于背水作战,又无后援,3中队牺牲50多人,教导员华椿、中队长傅培元、指导员杨雨环均在战斗中殉国。

华椿魂归何处

新中国成立后,许多当年参加革命的亲人都有了消息,可是华家兄弟俩却毫无音讯。大约1952年的一天,扬州市民政局通知家属,华椿、华樟先后为国捐躯。政府有关部门告知:华椿生前任新四军军部直属警卫团政治处主任,1946年新四军北撤过铁路时牺牲于安徽如西。华樟任新四军苏北挺进纵队指导员,1941年牺牲于苏北季家市。

此后,家人开始寻找两位烈士的殉难地。家人查遍安徽地图,没有如西这个地方。根据政府提供的线索,华椿是在新四军北撤过铁路时牺牲的。家人推测,所谓“如西”很可能是“路西”之误,安徽境内铁路以西那么大的范围,没有具体线索,根本没有办法寻找。

扬州民政局告之,如果烈士没有遗体,可以立衣冠冢,让家人寻找烈士生前的衣冠。可是华椿、华樟离家十几年,期间邵伯遭到日军轰炸,家中找不到烈士的任何遗物。1967年,扬州市人民政府为华椿、华樟在扬州烈士陵园建立纪念碑。

上个世纪80年代,中共扬州市委党史办公室和扬州市民政局出版了《扬州革命烈士传》,书中称华椿于1943年11月牺牲于安徽桐东北兔村横山头(现枞阳横浦区)。《扬州革命烈士传》没有华樟的只言片语。那么,华椿究竟牺牲于1943年,还是1946年呢?他是牺牲于安徽桐东北兔村横山头,还是安徽如西呢?家人又开始按图索骥,寻找安徽桐东北兔村横山头。可是,地图上同样找不到桐东北兔村横山头,华椿魂归何处还是个谜。

又有新线索

2012年7月笔者文章发表后获悉华椿牺牲于安徽枣树湾的线索后,即把《大江南北》杂志寄枞阳市党史办和桐城市党史办,询问华椿及枣树湾信息。桐城市党史办回复说,他们不知道华椿烈士和枣树湾的情况。枞阳市史志办党史研究室汪学华同志很快回信为笔者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根据汪学华同志提供的线索,笔者在网上购买到李德安同志生前撰写的回忆录《铁流火花》,书中详细描述了枣树湾战斗、华椿等烈士牺牲及遗体掩埋情况。

安徽桐城杨塘村村民指认大墓,称其中安葬有24个年轻人

《铁流火花》记载了枣树湾战斗的地形地貌:“枣树湾东面是白兔湖、菜子湖,西面是嬉子湖,最南面是三湖水汇集一起流入长江,中间是一条南北狭长数十里起伏地,东西宽三里至十里不等,三面环水,只有北面是起伏不大的山坡。”关于华椿牺牲后的情况,桐东大队大队长李德安记:“华教导员、傅队长不幸先后数次中弹牺牲了”,“伤员为了不做敌人的俘虏,不让敌人缴获枪支、糟蹋我牺牲的领导,他们中的轻伤者主动背着重伤员,抬着枪支,抱着牺牲的领导一起向白兔湖走去”。又记:“听到三中队的不幸损失,我内心非常悲痛,我立即要地方党组织派人去将牺牲的同志安葬好,并做好有关善后工作。”李德安的回忆录《铁流火花》为家人寻找华椿安葬地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线索与依据。

终于找到安葬地

2013年,安徽大别山文化研究院院长翁飞来沪,笔者与他聊起寻找华椿烈士墓一事,他十分热心。回安徽后,翁飞打听到桐城金神镇有一个叫枣树坂的地方。笔者即去信查询,镇党委书记潘桂亚告诉我,你们先到杨塘村看看。他在村子里找了一些老人,老人说村子里有一个大墓,葬了不少人,但没有墓碑,不能确认是谁的墓。

2014年3月27日,笔者应翁院长之邀,专程到桐城寻找华椿烈士遗踪。28日,笔者与翁飞三人由合肥驱车直奔桐城市金神镇杨塘村。杨塘村张书记将我们带到一个大墓前,村民介绍说,这个墓葬有24人,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当年是从那个方向(指枣树坂)过来的。解放初期还经常有人来扫墓。

我们从杨塘村驱车到嬉子湖镇,见到镇党委书记章劲松。章书记请镇长和镇人大主任陪同我们到枣树坂。枣树坂村长找了几位老人,年纪最长者80岁。村长领我们到村外,其地形正如李德安书中所说,村庄地势高,周围都是湖滩平原。枣树坂有前后两个村,村子的后面是白兔湖,符合“背水一战”的描述。镇长、镇人大主任、村长及村民对照《铁流火花》关于枣树湾的描述,一致认定的枣树湾应该就是枣树坂。战斗地点应当在枣树坂的后村靠湖的地方,距离村庄有一段距离。枣树坂距杨塘村直线距离不远,符合《铁流火花》所述“抱着牺牲的领导一起向白兔湖走去”。据以上调查,我们认定:枣树坂是当年的战场,新四军在此牺牲50多人。华椿等烈士牺牲后,战友们背着他们的遗体离开,走到距此不远的杨塘村,由当地党组织派人安葬。

70多年前的烈士墓能够找到,实是幸事,理清了70多年前的历史真相。可以告慰于华椿、傅培元、杨雨环等24位烈士的是:人民没有忘记你们!

笔者在枣树坂华椿当年流血牺牲的地方和杨塘村的大墓上各取了一包土,带回扬州。2014年4 月28日,华椿的十多位家人在扬州烈士陵园华椿纪念碑前举行了隆重而简朴的仪式,将取自桐城战斗地和安葬地的泥土撒在纪念碑下。华椿烈士,70余年后终于魂归来兮!

(编辑 韦潇)

猜你喜欢

塘村苏北枣树
新兴悦塘村智慧光伏项目开工
在异乡
杨岳赴苏北调研农村基督教工作
枣树皮煎水治疗腹泻
枣树的故事
四年,一个山村的转变
“西芹”老太
秦吉鸟,只为懂爱的人传情
枣树下的故事
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深入界塘村三冲屯开展扶贫调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