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儿歌对幼儿健康成长的作用

2016-07-13贾富艳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幼儿教育

贾富艳

摘要:儿歌的内容是注重情感和趣味的,在读儿歌的同时,孩子们也不会觉得枯燥,还可以让孩子们养成活泼的性格。好的儿歌可以丰富孩子们的语言,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也可以帮助孩子们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对幼儿开朗乐观的人格塑造还有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都发挥着一定的作用。所以,在幼儿教育中,适当地运用儿歌教学,可以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和日常行为规范。

关键词:幼儿教育;巧用儿歌;收效显著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325-01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幼儿期是一个特殊而又重要的年龄阶段,此阶段的基础将会对今后的学习以及生活习惯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幼儿早期教育中,应从幼儿心理和生理入手,根据幼儿的生活规律适时地教唱儿歌,用儿歌那优美的旋律、和谐的节奏、真挚的情感来给幼儿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熏陶。用儿歌来联络与周围人的感情,从而调节他们的情绪,使其感到愉悦。所以儿歌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可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就单从保育员这个角色来说,别人都认为这份工作和教学无关,无非就是照顾幼儿的吃喝拉撒和穿衣睡觉,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怎么让幼儿高兴的吃喝和愉快的休息,为此,我在幼儿每天生活作息时,用儿歌来引导,"在什么山唱什么歌",一方面让幼儿明白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情时都应该干些什么,另一方面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阅读、记忆能力的逐步形成与发展。例如 :洗手时我这样引导孩子:

洗手歌

小朋友,洗手啦!

排排队,卷起袖。

抹香皂,手心手背手指间。

洗完后,水关掉。

吃饭时我这样引导孩子:

吃饭歌(一)

(适合小班幼儿)

吃饭前,要洗手,

安安静静坐下来。

看着老师把饭打,

老师老师辛苦了!

吃饭歌(二)

(适合中大班幼儿)

开饭啦!开饭啦!

小朋友们吃饭啦!

小手洗干净,小脚并并齐。

身体坐坐直,准备吃饭啦!

左手扶好碗,右手拿好勺。

不说话,不乱看,

专心吃饭不撒饭。

一口饭,一口菜,

样样饭菜都要吃。

午睡时我这样引导孩子:

午睡歌

上床前把鞋子脱,

鞋子对齐放床脚。

上床后把外套脱,

叠好外套放枕边。

钻进被窝裹裹好,

闭起小眼进梦乡。

叫醒幼儿起床时我这样引导:

起床歌

快快起床, 快快起床。

小朋友,小朋友。

铃儿已经敲响,

铃儿已经敲响。

叮叮当当,

叮叮当当!

起床入厕时我这样引导孩子:

起床入厕歌

(适合中大班幼儿)

起床下地穿鞋子,

穿好鞋子穿外衣。

穿好外衣整床铺,

整好床铺快入厕。

轻轻松松进教室,

高高兴兴玩游戏。

喝水我这样引导孩子:

喝水歌

小朋友,来喝水。

要自觉,排排队。

不要推来不要挤,

烫伤小手起大泡,

那时后悔来不及。

看到孩子们在这些随意编写的说唱儿歌的过程中轻松愉快的吃喝拉撒和穿衣睡觉,生活很有节奏也有规律。老师教起来轻松,孩子做起来愉快,我从心底里由衷的高兴。

实践告诉我们,好的儿歌是心灵鸡汤,它能滋润孩子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孩子们通过传唱儿歌,既可以得到快乐,又可以学到知识,有助于孩子们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并且对儿童开朗乐观的人格塑造、思想品德的形成、美好情感的培养、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幼儿教育过程中要巧妙运用儿歌,让儿歌进驻幼儿的心田,传承中华民族的美德,学会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

猜你喜欢

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中如何实施挫折教育刍议
试析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
如何在农村幼儿教育中渗透德育
在“自然”课堂中探索幼儿教育新途径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优化师幼互动,促进幼儿自主学习与发展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农村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