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高中生地理识图能力的培养

2016-07-13张建国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读图图表能力

张建国

摘要:对于高中文科学生来说,地理学科就像理科学生眼中的物理学科那样难,常被形容为文科中的理科。而地理学科之所以难学,是因为地理与其他学科相比,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含有大量图表,正如人们常说的"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它可把抽象的内容直观化、形象化,起到语言文字难以表达的作用。因此识图能力的好坏是学好地理的关键。

关键词:地理识图;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268-02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地理信息的有效载体,其所表达的内容是相当丰富和广泛的。凡是地理中具有空间地域分布的任何现象,都可以通过地图来加以表现,这就决定了地理学习中地图应用的广泛性和不可替代性。通过这几年高考文综地理题的分析,图像考查是地理高考题的主要特征,基本上每个题都需要图表辅助,几乎到了"无图不成题"的地步。

大家都知道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普遍的教学工具,而识图能力培养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识图能力的好坏是衡量能否学好地理的关键。

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和阅读地理图表获取信息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离开了地理图表的地理学习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地理学习。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学生学好地理的关键。下面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地理识图能力。

1.认识地图,明确主题,科学运用

不同主题和种类的地图有着不同的用途,初学地图往往对此比较模糊,解决问题时常使用不正确主题或种类的地图,例如学生在行政区图上解决地形的问题,无法找到答案,失去学习和使用地图的信心和积极性,因此教学中首先要使学生认识地图,明确地图的主题、种类,做到合理筛选,科学运用。

2.正确读图,理性析图,优化策略

2.1学生掌握读图与析图的一般程序是培养识图能力的基础。

2.1.1看地图的名称、弄清地图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地图的名称包含了这幅地图所要表达的内容,很多学生在读图时就经常忽略这一点,着急地去看图,在较难理解的图中就会搞不清楚图中的含义,其实只要看看图名,许多东西就变得好理解多了,图名往往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这是读图的根本。弄清比例尺,才能使图中抽象的距离在脑海中产生实际概念;图上方向的正确认识才能保证用图的正确性;图例注记的理解才能保证所读的地理事物名称的正确,也帮助在地图上迅速找到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读图顺利和正确。

2.1.2明确要素,确定目标,引导读图。一幅地图中所蕴含的地理信息是十分丰富的,因此,教学中,应根据教学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通过读图,感知所需要的信息。 例如"中国的交通业"中,主要铁路干线及铁路枢纽,名称多,记忆难,可确定起点和目的地,让学生设置几条旅游路线,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读图能力,还能激发他们的兴趣。

2.2学生掌握读图与析图的典型方法是提高识图能力的保障

2.2.1形状观察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形的轮廓、形状,看看是否有明显好记的特征,再根据观察出的形状特征把图形记住。如黄河的干流形状象汉字"几"字、意大利的轮廓象长筒靴……,这些方法能帮学生轻松地判读出有关图形,从而为进一步解答有关问题奠定良好基础。

2.2.2重点突破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读出图中的重点与关键点,并把它牢记,这些关键点,往往成为今后读图析图的"切入点"。

2.2.3对比归纳法。某些地理图有着明显的相似性,如曲线图、折线图、柱状图等统计图,因此教学过程中,要把它们有机地联系起来,让学生作比较,"同中求异、异中寻同",归纳出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从而使学生掌握一大类图的识图技巧。

2.2.4点、线、面结合法。有些图必须从点(港口、矿产地、城市等)、线(山脉、河流、铁路线等)、面(国家、省区、自然带等)之间的相对位置来帮助记忆和判读。

2.2.5暗示地图填注法。让学生在暗示地图上填注城市、河流、山脉、矿产、铁路等名称,是提高学生读图、填图能力的良好方法,不仅可帮助学生记忆地理分布知识,而且还能帮助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2.6简图绘制法。引导学生绘制有关教学用图是提高学生识图、析图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鼓励、指导学生绘制有关简图,如世界海陆分布略图、等压线图、统计图等。学生通过亲自动手绘制简图,能加深对所绘图中地理知识的理解,对掌握一些绘图的基本技能也很有实践价值。

3.抓住关键,精心培养,提升能力

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为了更有效地提高学生识图能力,除了上述策略以外,在教学实践中更要做好以下工作:

3.1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应贯穿在平常的教学中,力求做到"图文并茂",把图和文字紧密结合起来,尽量把地理分布、地理成因、地理规律等知识落实到有关图上,使图上内容与文字描述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即一方面用图使文字具体化与形象化,另一方面用文字使图上内容规律化与系统化,从而使"死"图"活"起来,"静"的文字"动"起来。

3.2要培养学生养成经常读图和用图分析问题的习惯和对地图的兴趣。培养学生看图用图的习惯这是关键,而兴趣是发展思维、激发学生主动用图的动力。教师的态度、技巧和艺术都对学生的用图习惯和兴趣产生直接的影响,这就需要教师首先用好图,然后才能培养学生的用图习惯和兴趣。

3.3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利用地图积极思维,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地图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它表达了丰富的地理信息,引导学生思考各种信息的相互关系,以提高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3.4正确认识学生初步利用地图的困难性,注意帮助学生克服认知障碍。

3.5读图析图能力的培养要循序渐进,即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又要符合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展。

3.6教学用图在内容上要鲜明、突出,在表现形式上要清晰、醒目。课堂阅读地图要提出明确的要求,所提要求应从简单到复杂。注意运用从分解到综合的认知规律。

3.7运用电教多媒体手段让抽象的地理符号、图表声像俱全,形象具体,增强动态效果,激发学生思维,增强对地图的兴趣和理解。

总之,识图是学好地理的必要手段,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地图教学,培养学生识图的习惯与能力,帮助每位学生不仅学会识图、读图、析图,而且要用好地理图表、用活地理图表,这既是学好地理的关键,又是提高学生能力和学习成绩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读图图表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读图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读图
读图
双周图表
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