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新课改,教好初中语文的思考

2016-07-13吕志宏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点拨创设情境初中语文

摘要:语文是其他学科的语言基础,学好好语文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新课改将改变教师与学生的传统角色和教学、学习方式,它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的精神,不但使教师在课程改革中不断实现自我更新,而且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学会学习,不断进步。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方法;创设情境;点拨;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105-01

新课改在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多少固定的模式让教师去借鉴,而要靠教师自己去研究,去探索,去发现,去积极而认真地尝试。以下是我教学中的一点实践和体会,在此和同行们一起交流探讨。

1.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主体情感

创设情境便是创设氛围,调动兴奋点。在教学中,当学生在刚一接触课文时,他们面对的信息是陌生的,我们只有将那些陌生的信息与一些学生熟悉的形象可感的东西加以联想、比较,他们的心理才会相容而欣然接受。如在教学《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时,我对学习内容、学生需要以及目标进行了教学前反思。我想这不是一篇小说,而是一篇出自名家的记叙文,并无深刻思想内涵,要学习的就是莫泊桑这位大家如何用精炼的笔墨勾勒出屠格涅夫、左拉、福楼拜、都德几位大作家聚在一起时各自的神态、语言、性格。而现代的初中学生不仅喜欢互相观察,也喜欢彼此欣赏。那么运用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表现同学的个性,应该是学生的一种需要,为满足这种需要制定教学策略。4人小组讨论,根据文中的描写,对课文插图中的作家对号入座。于是同学们兴味盎然地找出插图中的所画的每个人物是谁,学着各自的人物神态,动作和语言,同学们演绎得惟妙惟肖。这样,就使莫泊桑对人物描写的高超手法在学生头脑中得到了强化。在这教学过程中,我抓住了人物特征这个要素,然后通过人物比较,让他们积极参与,并让他们情感主体参与进来,进行表达。

2.运用点拨教学,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点拨教学法是运用启发式引导学生自学的一种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需要,因势利导,启发思维,排除疑难,教给方法,发展能力,促使学生思维放出火花。课堂上紧扣教学目标筛选有价值的,又容易被忽视的词句、重点语段进行点拨。因为这些词句"不仅有显隐题旨之功,更有聚光、凝神之能,而且能起到制约全文各部分的作用"。学生搞懂了这些词句,对理解文章有重要作用。如讲《孔乙己》这一课,我从课文中找出可以把学生引到深处的东西,选择"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个句子进行点拨,立片言以居要,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孔乙己是一个可怜可笑可悲,迂腐寒酸而又正直善良的旧时代的小知识分子。另外,我会在每一课选择一个重点段进行点拨教学,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多方训练综合分析。这样做意义很多,抓住了重点段落,就抓住了主题,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也就能带来牵一发动全身,以少胜多的效果。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艺术化点拨,能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创造,将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生动而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情感受,让他们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创造性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3.在反思中提高教学质量,引导学生探究

初中语文教学反思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它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积极研究课堂中的信息与问题,会自觉追求更多的知识和更好的方法,会关心如何增进课堂成就,随时对教育理论和实践持有一种健康的"怀疑",使教学活动更为有效和合理。

在教学《论语十则》时,运用多种方法已使学生很好的掌握了翻译。课后,我在反思:"子贡问曰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具有丰富的人文 内涵,怎样才能体现其人文性?怎样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影响?怎样才能联系实际,用来指导学生自己的言行?要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学目的,怎样的提问便于操作?怎样的提问更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经过一系列的反思,我做了相应的教学设计。在第二课时,对每一则都进行了探究拓展,进行到这一则时,我说:为什么"恕"是可以终身奉行的?"恕"理解为"仁爱待人,推己及人",那么我们终生该怀有仁爱之心。又该如何推己及人?为什末孔子又紧跟着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来做进一步诠释?那末你讨厌的事是什么?而不该强加在别人身上呢?请大家联系我们的学习生活实际来说一说。学生思考片刻后回答:

生1:我不喜欢发下的新书缺一个角或上面有污点,那么我就该推己及人想想别人同样不喜欢,而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不要趁别人不注意时悄悄换给别人。

生2:我不喜欢我的凳子腿有点松动,我就不能偷偷调换别人的好凳子。

生3:我们讨厌别人借了自己的钱不还,那么我们也要推己及人,不要借了别人的钱不归还。

师:很好,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因为这是大教育家孔子讲的一生都要奉行的为人处世的态度和准则,那么我们联系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来谈谈怎样做到"恕"。

生1:我们不愿自家婴儿喝假奶粉变成畸形儿,就不该造假奶粉害别人家的婴儿。

师:我们作为社会中的一员,人人都不愿上当受骗,那些坑蒙拐骗的人如果能推己及人,就不会用卑劣的手段骗人了。我们都不愿看到自家人染上毒瘾,那些坏人如果能有一点仁爱之心,推己及人不引诱别人去吸毒,贩毒,那我们的社会就不会有那么多一失足成千古恨的瘾君子了。想一想,我们的社会中每个人 都能仁爱待人推己及人,自己所厌恶的,不加在别人身上,那么我们的社会就是一个大同世界,就会达到最高境界,就会高度和谐。所以,孔子不愧为"圣人", 大教育家,大思想家。

课后,我在反思记录本"自己想说的几句话"栏目中写道: 教学相长,我和学生一起得到了一次很好的教育,更进一步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对孔子又生了一层深深的敬意。

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应该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全方位入手培养学生,千万不能机械地教书,否则只会让学生停留在浅层的识记层面。要双管齐下,让学生即掌握了知识,又具备了学习的素质。只有如此,才能使学生学会求知,不断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教育的视界》肖川著

[2]《学习指导的理论与实践》钟祖 教育科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

吕志宏,大专,中教一级 重要荣誉: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

猜你喜欢

点拨创设情境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有关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探讨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点拨”艺术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