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理念下的快乐作文教学

2016-07-13张芊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习作作文

张芊

摘要:作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习作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笔者结合自己的作文教学实践和《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总结出新理念下的快乐作文教学应当具备以下五个环节:读——说——写——悟——谈。

关键词:作文教学;读;说;写;悟;谈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048-01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可这个重头戏在实际的教学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普遍厌烦,归根结底应该激发学生习作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曾经说过:"如果人们吃饭时没有食欲,勉强把事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最少也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如果在饥饿的驱使下,把食物吃到胃里,那它就会乐于接受,并很好的消化它……"可见,作文教学中着力于学生兴趣的培养,使学生"有饥饿感"、"有食欲",乐于表达,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拨动学生乐于写作的心弦。结合自己的作文教学实践和《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我认为新理念下的快乐作文教学应当具备以下五个环节:乐读——畅说——言真——悟理——怡情。

1.读——给一片静心的天地,让学生多读、多积累

1.1在班上建立"图书角"。每个学期开学初,发动学生收集书报,然后捐出来,放在教室的角落处,并把那设立为"图书角"。老师指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语言和写作知识,还要从文中学到一些写法,要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必须博览群书,而且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将课外阅读中看到的好词好句好段记录下来,最好要背下来,经过长期积淀,语言自然丰富,当写作需要时,大量恰当的词句就涌向笔端了。每个学期我要求学生捐的书不少于两本,而且不能雷同,这样三年来,我班学生在"班级图书角"处就已经阅读了不少书籍积累了不少词汇,还鼓励学生到学校的图书阅览室去看书。

1.2要求学生每周写读书笔记,至少写一篇。因为有一些学生书是读了,但却是走马观花,为了让他们多读或精读,我便要求学生认真读,并从中摘抄一些优美的字词、句段或写读后感等。这样,在不知不觉中,三年下来,我班学生不但做到了多读,而且有不少文章还学会精读,并记下了不少优美的词句,为写作积累了不少素材。

2.说——创一个驰骋的舞台,让学生倾吐心声

欲望是人为某种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向往,它既是开启思维闸门的钥匙,又是思维的指南针。所以,教师应当为学生创一个驰骋的舞台,真正调动学生内在的言语表达欲望。坚持以"让学生畅所欲言为本",为学生的自主表达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的束缚,为学生的写作创造一个自由驰骋的舞台,让学生在为他所提供的舞台上说自己要想说的话。我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了谈心聊天室,学生、家长、老师随时可以进入,通过这个平台,大家相互提意见、发表看法、欣赏作品、评改作品等,学生、家长、老师有什么想说的话在此尽情倾吐,从而拉近了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老师和家长的距离,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说的积极性,为学生的写作铺平了道路。

3.写——留一席倾心的空间,激发写作兴趣

在平日教学中,运用实物、图片以及各种直观教具,或者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或者组织学生参观访问、游览、野外生活等一系列方法,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如让学生写一篇半命题作文:《我发现了 》,我先让学生回去找一找资料或亲自动手去试一试,看一看。隔几天后,在作文练习课上,学生每人各自展示一下自己的发现。读出他发现了哪些奥妙,有的则在全班学生面前用小刀割断了蚯蚓,再告诉大家他通过实验与查找资料,发现蚯蚓有再生能力,有的则绘声绘色地像讲故事一样告诉大家,他偶然发现了一只小蜘蛛竟然吃掉了一只大蝴蝶……这样一来,好多学生都说出了自己的发现,不会说的少部分人听别人说了好多,也知道写些什么内容了。学生对此产生了兴趣后,再来写这篇文章就有内容可写,也就愿意去写了。

4.悟——造一个畅谈的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

《新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认真修改作文,使学生在评议中获得启发,最后再一次自觉修改自己的作文。在这样的学生自由畅谈的氛围中,学生就会通过自评、互评的方法,在选词、用词、表达、分析、比较等一系列修改活动中,不知不觉就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消除了学生对写作的畏惧心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评改作文的活动中。我要求学生写完作文后,把作文本放在班级内设置的作品展示台上,而不是由我带到办公室进行逐一修改,到下次作文时再把我的"成果"返还给学生,而是要求每个同学自找时间在下次写作文之前把所有同学的作品欣赏一遍,并提出自己的修改建议,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评改的积极性。

5.谈——耕一块冶情的沃土,让学生感情升华

写作的最终目的不在于学生能够写出多么优秀的文章,而在于通过写出优秀的文章来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得到升华,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造就一批现代社会所需的一带新人。因而,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就应以作文教学为载体,做到"千教万教叫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应当是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

学生每天都在生活的海洋里撷取着绚丽的浪花,我们每一位语文工作者就应引导学生以不拘一格的形式表达不拘一格的思想,让每一个学生都快乐起来,写上自己的、自然的作文,若能如此,是中国学生之幸,教育之幸!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习作作文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