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初中生赏析诗词能力的培养

2016-07-13马钰英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能力培养初中生

马钰英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一个重点和难点的内容就是古诗词教学,不熟悉的词汇通常很难促使学生对其产生深刻的理解,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兴趣不高。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新时期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重点,针对学生的缺陷来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学生学习古诗词的能力,并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古诗词赏析被引入课堂,以赏析的方式,能够引导学生对诗词进行更加深刻的理解,对于提升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初中生;赏析诗词;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042-02

前言:初中语文教学以及中考当中,都对学生赏析诗词的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然而传统的初中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难以提升赏析的能力,更没有学习的积极性。新时期,在进行初中语文古诗词赏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针对赏析的内容,在课堂中构建相应的情境,从视觉和听觉等多个感官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刺激,运用这种方式促使学生欣赏诗词意境,理解作者思想,并鼓励其在赏析过程中,大胆的讲述自身的想法,在教师适当的引导和长期的培养中,学生将逐渐养成一定的诗词赏析能力,并形成自己独特的看法。

1.诗词主题的赏析

我国古人在创作诗词的过程中,通常能够将自身的情感融入其中,而这也是诗词的魅力所在。因此新时期,初中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对诗词进行赏析的过程中,首先应引导学生对这一情感主题进行赏析。第一步应对全诗进行通读,对情感方向进行一定程度的把握。例如,在进行《石壕吏》这一首诗的赏析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大声朗读,接下来对作者以及其所生活的时代背景进行一定程度的介绍,从而使学生能够了解到该诗在抒情过程中,作者表达了对当时政治局势以及世风的担忧。

现阶段,针对初中生心理特点,我国在进行初中诗词教材编写的过程中,情感通常包含以下几个类型:首先,友情;其次,忧国忧民;再次,思乡等。初中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对诗词进行赏析的过程中,可以首先对这些思乡感情进行概述,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必对这些内容进行死记硬背,只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了解即可,学生在接下来进行赏析的过程中,针对诗词主题能够有一个大致的方向,不会感到迷惑,对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赏析步骤具体如下:首先,引导学生对写作背景和作者进行一定程度的理解,例如,诗圣杜甫,在写作过程中常常描写忧国忧民的情感;而李白在创作过程中,常常将自身的豪情壮志进行一定程度的描写等[1]。学生对这些内容进行掌握的过程中,就可以对诗词情感产生一个大体的了解。

其次,对题目进行深刻分析,明确诗词中心。例如,在《春望》这首诗中,可以通过"家书抵万金"中的"抵"字看出诗人杜甫的思乡、思亲之情。

最后,明确诗词意象的同时明确主题。诗词当中通常都是对一种意象的描写,通过意象可以看出作者的创作意图。例如,古人在描写送别之情的过程中,通常都会对"柳"进行描写,通过柳树飘扬以及折柳等意象描写,学生就可以大致掌握诗词的主题。

2.艺术表现手法的赏析

首先,抒情方式。作者在进行诗词创作的过程中,通常都会将感情融入其中,或言志、或抒情。学生在赏析诗词的过程中,必须明确掌握这些因素,而对这一内容的了解需要对作者的抒情方式进行了解。通常情况下,诗词当中的抒情方式包含多种,如叙事抒情和写景抒情等。如《蒹葭》当中,就是利用了直抒胸臆的方式,将爱慕之情进行了充分的描写;《天净沙秋思》当中,就是通过写景来进行抒情的。

其次,修辞手法。诗词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会对大量的修辞手法进行灵活的应用,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诗词赏析的过程中,必须保证学生能够对修辞手法进行充分的了解。通常情况下,应用于诗词当中的修辞手法包含拟人、比喻、双关等。例如,在《望庐山瀑布》当中,李白在进行景物描写的过程中,就充分应用了夸张的写作手法,促使浪漫主义色彩更加充分的表达出来。在引导学生进行诗词赏析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注重积累,对多种修辞手法进行充分的了解,从而在进行诗词赏析的过程中,可以灵活的应用[2]。

3.妙语的赏析

古诗词的另一个魅力所在就是对妙语的应用,促使句子和词语在呈现在人们面前的过程中,更加独特。因此对妙语的赏析应当是学生在学习古诗词赏析的过程中一个重点内容。在进行妙语赏析的过程中,需要对相关重点词句的含义及功能进行充分的掌握,并在此基础上去体会它使用的妙处。

通常情况下,妙语赏析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首先,换字法。在《塞下曲》当中,李白创作了诗句"宵眠抱玉鞍",在对这一句进行赏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换字,如是否可以将其中的"抱"字换成人们经常使用的"枕"字。通过讲解,学生会体会到,在军旅生活中,应用"抱"字更能够将将士的生活状况进行充分的描述。从而实现对妙语的赏析[3]。

其次,情境分析法。例如,在对《从军行》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其中王昌龄所描述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一句,在朗读过程中,可以促使学生对西北边塞的情境产生深刻的印象,并在脑海中构建起一副情境,其中"穿"字赏析过程中,更能够促使学生体会到当地恶劣的环境,也能够将将士的坚强意志进行充分的体现。

4.结论

综上所述,在提升初中生诗词赏析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首先进行一定程度的示范,将自己在赏析过程中产生的感触和想法进行表达,并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展开赏析,逐渐引导学生学会深入的思考问题,从而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诗词赏析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对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能够体会我国古人的智慧,从而产生对语文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学生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高爱云. 如何培养初中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课外古诗词背诵"主题综合性学习活动实践初探[J]. 语文学刊,2008,08:30-33.

[2]王姚姚. 现行苏、沪版初中语文教材宋词选编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15.

[3]陈琴婵. 温州市南浦实验中学古典诗词教学现状调査与分析[D].延边大学,2015.

猜你喜欢

能力培养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初中生培养英语自学能力的几种有效途径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基于就业视角的中职烹饪专业教学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