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作业模式 提高教学效率
2016-07-13应化民
应化民
【摘 要】本文先从当前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中的作业现状谈起,指出一些不足之处,然后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谈了在语文作业模式方面进行的创新改进与实践:课前作业发掘潜能搞创意,课堂作业合作交流来解决,课后作业自助形式来完成。
【关键词】作业模式;创意;合作;自助
教师只有潜心钻研,设计出有创意、因人而异的作业模式,才会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各自的潜能,既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增强互助合作学习的凝聚力,而且节省了大量做雷同题目的时间。最终,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全面的提升。下面,本人就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创新设计和实践操作。
一、课前作业发掘潜能搞创意
1.创意设计作业模板
以学生个体为单位设计具有个性化的作业模板。就像报刊设计版面一样,每位学生取一小张纸片,在上面自行规划好各个区域并取好标题。以单元为单位进行规划,如这个单元的课前作业主题是字词句的音形义,另外一个单元的主题就换作是语段的赏析,这样每个单元都有一个独立的主题,也就可以更简洁有效地集中设计作业模板。具体到每个学生的设计就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创意,所以,每次课前作业的模板设计都是能让人眼前一亮,真是创意无限。
2.创意编写作业题目
有了主题,然后就是具体题目的编写。以往都由教师制定题目变成了学生个性编写,只要围绕着主题编写,就尽情地让学生发挥,有许多创意无限的设计实在是让人拍案叫绝。比如,七(下)第一单元围绕“字词句”的作业设计,有的学生就将前四篇课文进行归纳分类,整理出了相当细致的字词分类和许多富有意义的句子,比《词语手册》的整理还有效。
3.创意设计作业答案
作为作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每位学生编好个性化的题目后,还要着手答案的设计。因为有学生对此还抱有一点畏惧心理,所以,更要鼓励他们进行个性设计,只要有充足的理由。比如,对《丑小鸭》这篇童话中人物形象的定位,不同的学生就从个性的角度给出了很具创意的答案,从而大大拓展了大家的思维空间。
二、课堂作业合作交流来解决
1.小组分工配任务
现在本人所任教的班级学生数量基本可以分成八个小组,每个小组五至六人。通过商量分配好各自的任务,一般须有一位小组长统筹。其他学生基本是语文方面上中下三个层次都涵盖,这样,既便于交流合作,又可以兼顾全体学生,不至于出现偏差。
2.因为课堂作业并不是一个独立体,它和课堂教学实际是紧密相连的
(1)“研讨与练习”的合作交流。对这部分的作业先作一点剔除,因为有些是属于后两类的作业,而有些又是没有必要合作交流的。一般选择与当堂课紧密相连的作业,比如,在学习《邓稼先》这一课时,主要就选择了第一、二两题的练习。第一题的4个小作业刚好贯穿全文的主要内容,第二题的作业则是语言感悟类的,刚好可以通过当堂小组合作完成以达到巩固效果。对“研讨与练习”部分作业作出这样的安排,可以更有利于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也可以提高完成作业的效率。
(2)开放性作业的合作交流。现在,对语文学习的评价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关注学生对文章、对语言的理解感悟拓展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有意识地把开放性作业穿插其中。既培养锻炼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也是为了通过合作交流对作业中的问题产生更广泛更深刻地理解。比如,在教学《木兰诗》后,我特意留出一定的时间给学生们讨论一个开放性的题目:讨论“一千多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原因是什么?”而且,我特意嘱咐学生在合作完成这一题目的时候,要发表自己不同于他人的观点,为的就是让这样的开放性作业不流于形式,同时又很好地提升了学生的整体理解水平。
(3)趣味性作业的合作交流。有时,课堂教学过程中略显沉闷。为了活跃气氛,激发学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我就会在这时适时地布置一个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趣味性作业。让课堂回归学生的怀抱,在欢声笑语中完成了作业又激活了更多的学习细胞。比如,我有一次在教学《丑小鸭》时,当讲解到丑小鸭被迫离家出走并来到沼泽地的那个情节时,就有学生突发奇想,说出了一句反映丑小鸭当时心境的话,而且说得惟妙惟肖。由此,我就让学生马上做一项作业:揣摩文中人物心理并分角色演读。这样一来,课堂马上变得活跃起来,而且学生积极性很高,纷纷自告奋勇上来表演。最后由一个小组合作完成这个表演。在几乎没什么准备的情况下,整个表演非常成功。这一项作业完成得非常好,因为学生是带着极大兴趣来参与其中的,并且学生之间充分发挥了互助合作精神。
三、课后作业自助形式来完成
这里提到的自助式的作业更多的就像是我们吃自助餐一样,是根据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的、机械的和他主的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基础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作业的主体。只要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求和兴趣,只要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和活动的空间,只要能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这样的课后作业就一定能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实施指南.(初中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用书.(语文教师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