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教学结构,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效率

2016-07-13叶志利

学周刊 2016年25期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积极性教学

叶志利

(山东省胶州市胶西镇青岛百盛希望小学,山东胶州266300)



优化教学结构,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效率

叶志利

(山东省胶州市胶西镇青岛百盛希望小学,山东胶州266300)

摘要:《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学习,是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与良好的思想品德的重要学科。兴趣是学习积极性的源头活水,教师在《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教材内容,以小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利用有趣的学习情境、动听的故事、榜样分析、体验生活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教学;提高学习;积极性:

《品德与社会》是学校实行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教师应以学生兴趣为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学习热情,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随之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形成学习活动的动力,学生有了学习的动力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习效果才会事半功倍。

一、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是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可以将师生的心灵进行沟通,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促进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小学生天真可爱、表现欲强,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在学生的兴趣下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知识探索,去感受学习的乐趣与知识的魅力。例如《安全伴我行》一课,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要学会每个人在游玩、行路时都要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注意公共安全。在出现意外时要掌握自救、互救的基本常识,并具备自救、互救的实际能力,爱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教师可以在一定的情境下配上相同环境的音效,如行路时的音效有汽车来回穿梭的声音,有自行车、摩托车的声音,有各种车辆鸣笛的声音,然后指导两名学生上台表演,如何遵守交通规则。在出现意外时怎样实施自救与互救。学生们在有趣的学习环境中津津有味的学习,学习起来轻松愉悦。

二、寓课程于故事喻理法之中

爱听故事是小学生的天性,教师可以将课程中深刻的道理寓于娓娓动听的故事中,学生在故事中感悟到了其中的道理,水到渠成。因此,运用故事喻理法一方面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另一方面故事紧扣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借助故事体现教材中所要阐述的的思想道德观念,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例如《在爱的阳光里》一课的学习中,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对少年儿童的关爱,教师可以将党、政府、社会各界人士关心儿童的一些实例故事将给学生们听,学生在故事中明白了希望工程、春蕾计划、安康计划等是面向少年儿童的全国公益性活动,并深切感受到关爱之情,感受到在爱的阳光下的幸福生活。

三、发挥榜样的感染力作用

英国教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礼物送给一代又一代的孩子,造就他们完美的人格。”学生《品德与社会》的学习中,榜样让他们感到可亲、可敬、可信、可学,并可以引导学生将榜样优秀的品质践行到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因此,榜样分析法是一项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例如《震撼世界的绿色革命》一课的学习,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的事迹与此科研成果对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带来的重大意义,体验科技有可以为人类造福的本领。引用感动中国”给袁隆平的颁奖词:“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如此高的评价与袁隆平不平凡的事迹不仅仅是震撼了世界,也震撼了学生的心灵,是袁隆平使科技的威力发挥出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带给了人类生活巨大的改变和更加美好的未来。由此可激发出学生要好好学习的想法,榜样让学生用心来感受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并培养出留心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动手、不怕挫折、坚持不懈等良好的品格,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四、体验生活中的品德与社会

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源于他们对社会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用自己善于发现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真实感受社会、研究社会。例如《学校里工作的人们》这一课,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次对学校工作的人们的专题采访活动,采访对象可以是校长、教导主任、少先队辅导员、班主任、各学科教师、图书馆管理员、医务教师、门卫等人员,包括教师、教务处。通过采访活动,学生对学校里的每一位工作人员产生尊敬之情、感激之情,感受到职业的差异与应该受到的相同的劳动尊重,感恩于学校里工作人员的奉献精神。再如《画画我们的学校》一课,可以组织学生在学校内参观、写生,指导学生在画学校平面图时如何辨别方向,以及作画的步骤,培养学生对学校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每个教室、每把桌椅的热爱之情,增进学生对学校的感情。

综上所述,多样化、趣味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践证明,只有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会乐学、善学、会学,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在《品德与社会》课程学习中产生对生活的认识、体验以及感悟,可以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并理论联系实践,身体力行、学以致用,成为未来社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月秋.也谈小学思品课的有效教学[J].考试周刊,2011(31).

[2]王书娟.浅谈《品德与社会》课堂活动的有效性[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0(11).

[3]刘李平.回归生活融入生活——提高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实践[J].广西教育,2009(25).

[责任编辑赵建荣]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5-010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5.070

作者简介:叶志利(1963-),男,汉族,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品德与社会。

猜你喜欢

品德与社会积极性教学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人的积极性与扩大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