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学生手机上网行为差异及对其社会化的影响
——基于湘西自治州5所职业院校的实证研究
2016-07-13龚芳敏刘晗毛奥王召君
龚芳敏,刘晗,毛奥,王召君
(1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吉首 416000;2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湖北武汉 430072)
职业院校学生手机上网行为差异及对其社会化的影响
——基于湘西自治州5所职业院校的实证研究
龚芳敏1,2,刘晗1,2,毛奥1,王召君1
(1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吉首 416000;2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湖北武汉 430072)
以湘西自治州职业院校青少年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对5所职业院校的89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学生手机上网时长、手机上网内容的现状,并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学生在手机上网行为上的差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手机上网差异对其社会化的影响。结果显示:(1)就读学校性质、年龄和月生活费等3个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学生在手机上网时长上有显著性差异;除民族外,其他人口学特征不同的学生在手机上网内容上均有显著性差异。(2)手机上网行为对学生的人际交往、知识习得、价值观念和行为倾向等4个社会化指标均有显著影响。手机上网已经成为职业院校青少年学生社会化的主要力量,其社会化环境由现实转向虚拟,时间大大缩短,内容呈明显的跨界性。
职业院校学生手机上网行为社会化虚拟进程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6.06.010
当前,手机上网已成为我国青少年日常获取信息、交流沟通、休闲娱乐、了解社会、认知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对其学习与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已经引起各界的高度重视。青少年是个体社会化的关键时期,手机上网会对其社会化产生怎样的影响,是笔者调查与分析的核心问题。笔者通过对我国青少年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职业院校学生的调查,分析其手机上网行为的差异及对其社会化的影响。
一、文献回顾与研究问题
(一)人的社会化与青少年社会化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波普诺认为,社会化(socialization)是指“一个人获得个性和学习社会或群体的各种习惯的过程”[1]。一般而言,社会化是指个体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获得社会知识、适应社会规范、内化社会价值,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社会化并非一劳永逸,而是伴随着个体生命的始终。国内学者郑杭生从个体社会化历史进程的视角,将人的社会化分为初次社会化(儿童期)、预期的社会化(青年期)、发展社会化(成人社会化)、逆向社会化(老年期)和再社会化[2]等五个阶段。依此分期,青少年社会化涉及个体社会化的前三个主要时期,包含了个体社会化的大部分内容。美国学者R·哈维格斯特将人的社会化分为六个阶段:幼儿期、儿童期、青年期、成年早期、中年期和老年期,并认为前三个时期是人的社会化最为重要的时期[3]。
有学者指出,青少年社会化包括谋求独立、确定自我、获得性别角色、适应性成熟和学习适应成人社会等内容。这意味着在人进入青年期之后,社会化任务从孩童时期的次要地位上升到主要地位,青少年需要掌握成人社会中的规则、积累起较丰富的社会经验来满足其独立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需要[4]。赵红妍认为,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化因素往往通过“认知(思想、知识水平、知觉和记忆)、行为(技能、天赋和能力水平)及情感(感觉与感情)等几方面对青少年产生重大影响”[5]。从已有研究文献来看,国内外学者都认同青少年时期是个体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影响到个体人格的形成、价值观念的建构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与水平的提高。在人的青少年阶段,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互动明晰其社会角色,构建自身的价值体系,明确其权利、责任和义务。而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和大众媒介是影响青少年社会化的主要因素[6]。
(二)媒介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手机上网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属于媒介对青少年的影响这一研究范畴。由于青少年尚未形成独立和稳定的价值观,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每当一种新媒介诞生时,社会各界都非常担心这种新媒介会对青少年产生不良的影响。20世纪20年代,当电影这种媒介出现时,人们开始关注电影对青少年的影响。美国佩恩基金会当年资助了许多学者进行电影与青少年成长关系的研究。研究发现,电影对青少年社会态度、认知、情感、道德、行为等都会产生影响。在电视进入千家万户之后,传播学者格伯纳自1967年起就对电视内容及其影响进行了长达十年的“培养理论”研究。研究发现,电视节目是引起青少年儿童暴力行为的社会因素之一,对青少年产生了“诱发效果”[7]。随着网络时代的兴起,很多研究者发现网络所构建的虚拟社会使青少年社会化的方式发生了转变,已突破了传统社会化的限制,实现了以互联网为主的网络社会化。施泰贝格在其研究结论中指出:“对网络时代的青少年而言,互联网几乎提供了认知、心理和行为发展所需的一切信息。”[8]手机出现后,由于其具有便携、互动的特点,深受青少年喜爱,被称为青少年“媒体的皮肤”。日本学者Ling、Pedeson和芬兰学者Kamibeppu等人的研究发现,青少年通过使用手机上网来实现个人的独立性、躲避成人的监控,并增进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与认同。使用手机是此类人群中的身份象征。
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国内学者们开始关注大众媒介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随着网络的出现,国内掀起了网络对青少年影响的研究热潮。学者陈俞霖通过研究发现,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体现在网络成为青少年心目中“信息获得”和“人际交往”的新兴渠道,促成了网络同辈群体的产生。青少年能够通过和网络同辈的人际互动与交往,借由线上角色模拟与尝试,提早认识并体验到真实社会的面貌,从而实现其社会化[9]。徐向东认为网络传播是对青少年社会化传统范式的消解,且呈现出网络社会化的景观[10]。
当代社会,手机已成为人们超越时空限制进行交流沟通的主要方式,手机上网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深远。汪青云等人在对青少年手机使用情况开展调查的基础上,从青少年认知、行为及情感三个角度出发,探析手机媒体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11]。杨雪睿在2013年以对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进行的“中国大学生媒体接触与消费行为调研”所得数据为基础,对不同性别、年级及不同生源地的中国大学生手机上网使用现状,及其对社交媒体使用的影响进行检验和分析。结果发现,手机上网时间较长的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的比例相对较大;手机上网以及对社交媒体的使用成为大学生形成“圈子”的重要途径,并满足了他们进行“个人整合”和“社会整合”的需要[12]。
(三)研究问题、对象与假设
综上,国内外已有对青少年手机上网的研究主要关注的群体是大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甚至有些研究以初中生和高中生群体代表整个青少年群体,忽略了职业院校青少年学生这一群体。职业院校学生是青少年中相对独立的一个群体,他们虽然年龄和普通初中生、高中生相仿,但是其教育和成长环境跟初中生、高中生差别较大。他们大多是由于学业成绩不理想或家庭条件贫困等原因选择就读职业院校。他们大多是寄宿生,远离父母,加上职业院校没有升学压力,学校对学生的管理与监控也不如普通中学严格。而职业院校的学生相对于普通高校的大学生来说,年龄普遍偏小,自我管理能力与媒介素养都相对较弱。同时,他们又不像中学生那样有父母和学校的严格监管。因此,他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拿起手机来上网。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对职业院校青少年学生社会化的影响相对较弱,而手机网络却无时无刻不在塑造着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决定其对身份的认同,影响其思想意识,左右其需求与欲望,甚至是样板化其感知世界和未来发展的态势。从这个角度来说,手机上网是影响职业院校青少年学生社会化的主要因素。
基于以上文献的梳理,笔者的研究聚焦于两个层面:一是在职业院校青少年学生群体内部,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学生在上网时长、上网内容方面的差异;二是分析手机上网时长、手机上网内容对职业院校青少年学生社会化的影响。本项研究提出的研究假设包括:H1:人口学特征不同的职业院校青少年学生手机上网时长有显著差异;H2:人口学特征不同的职业院校青少年学生手机上网内容有显著差异;H3:手机上网时长不同的职业院校青少年学生上网内容有显著差异;H4:手机上网时长、手机上网内容的差异对职业院校青少年社会化影响有显著差异。
二、研究方法
(一)抽样与样本
调查抽样总体为湘西自治州职业院校的青少年学生,抽样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法。第一阶段抽样单位为学校,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在湘西自治州教育局备案的职业院校中抽取5所职业院校。根据职业院校高年级学生已经离校实习,仅一、二年级学生在校的实际情况,故第二阶段抽样对象设定为一、二年级在校学生。进一步根据学校一、二年级在校学生规模,分为两个层次:将一、二年级在校生数量不超过100人学校的在校生全部列入调查对象;对一、二年级在校生数量大于100人学校进行抽样调查,单位设定为班级,对每个年级(不限专业)采用抽签法随机抽取5个班级,共15个班级入选。最终确定调查对象为910人,发放问卷910份,回收有效问卷894份,应答率为98.2%。调查对象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如表1所示。
表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表
(二)变量的设定及测量
1.自变量。自变量的设立主要从职业院校青少年学生的人口学特征和手机上网行为特征两个维度来确定。(1)人口学变量。包括职业院校青少年学生的学历层次、性别、年龄、民族、专业类别、月生活费及其就读学校的办学性质。(2)手机上网行为分两个测量指标:手机上网时长和手机上网内容。根据国内对手机上网进行研究的通用时长分类标准,结合本次调查对象的具体特点,笔者将职业院校青少年学生每天手机上网时间分成30分钟以内、30分钟至1小时、1~4小时、4~6小时、6小时以上5个层次;通过询问被调查对象“您用手机上网通常都做些什么”,要求被调查对象在聊天交友、搜索、玩游戏等9项内容中进行选择。
2.因变量。社会化是本研究的因变量。学术界对社会化内容的界定和分类方式多种多样,如有学者认为凡是社会生活所需的知识、技能、能力、行为方式、生活习惯、道德规范、政治态度等都应包含在社会化内容之中[13]。本研究将社会化内容分为四个方面:知识习得、社会交往、价值观念、行为倾向。其中,知识习得是个体在成长的过程中获得的适应社会生活的各种知识与技能。社会交往是个体与他人相处的能力、水平、关系的现实状态,是个体社会化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价值观念是指个体评价客观事物与自身的重要性或社会意义所依据的各类价值、立场、观念的总和。行为倾向有两种类型:侵犯性行为倾向和亲社会行为倾向。侵犯性行为是指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亲社会行为是指一切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笔者通过对青少年上网行为差异的分析来揭示其对青年少年知识习得、社会交往、价值观念、行为倾向等方面的影响。
三、研究发现
(一)人口学特征与手机上网时长的关系
根据统计,894位调查对象都使用过手机上网,手机上网率达100%。调查对象在每个上网时长层次里的人数和所占比例见表2。
表2 湘西州职业院校青少年学生每天手机上网时长统计
“360互联网安全中心”2014年发布的《“90后”移动互联网调研报告》显示,国内六成“90后”每天使用手机上网时间超过3个小时,本次调查结果与该报告发布的数据基本吻合。但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5年发布的《第 35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的数据表明,2014年中国网民的人均周上网时长为26.1小时[14],日均时长为3.73小时。本次调查对象中日均手机上网时间大于4小时,明显超过全国网民日均上网时长的有375人,占调查对象总数的41.9%。这说明职业院校青少年学生手机上网时间整体偏长,值得特别关注。
为进一步分析职业院校青少年学生手机上网时长的影响因素,本次调查以手机上网时长超过全国平均时长的整小时数4小时为分界线,将调查对象分为上网时长≤4小时/天与上网时长﹥4小时/天两个组别,分析不同人口学特征与手机上网时长的关系(见表3)。
表3 人口学变量与手机上网时长的关系(n/%)
表3表明,两组职业院校青少年学生的人口学特征中,就读学校性质(86.7%v81.6%、13.3%v18.4%,P<0.05)、年龄(11.4%v5.9%、77.6%v81.6%、11.0%v12.5%,P<0.05)、月生活费(32.2%v23.6%、38.4%v34.1%、17.7%v21.4%、11.7%v20.9%,P<0.001)在两组不同上网时长的青少年学生中呈现显著差异。
综上,假设H1成立,即人口学特征不同的职业院校青少年学生手机上网时长有显著差异。
(二)人口学特征与手机上网内容的关系
本调查提出的研究假设认为职业院校青少年学生的人口学特征与其手机上网内容存在相关性,即人口学特征不同,上网内容会存在差异。本次调查将手机上网内容分成聊天交友、搜索、玩游戏、发微博、手机阅读、购物、收发email、听音乐看视频和浏览新闻等9大类(人口学特征与职业院校青少年学生手机上网内容的关系见表4)。
表4 人口学变量与手机上网内容的关系
注:* 表示P<0.05,** 表示P<0.01,*** 表示P<0.001。
表4显示:(1)人口学特征中,不同办学性质职业院校中的青少年学生在手机上网内容选择上呈现显著差异(P﹤0.05),民办院校青少年学生使用手机上网听音乐、看视频方面比公办职业院校学生高出7.8个百分点。不同学历层次的青少年学生利用手机上网购物有显著差异(P<0.001),大专生比中专生更喜欢购物,高出15个百分点。(2)性别对上网内容的选择有显著影响。男女生手机上网在搜索信息方面有显著差异(P<0.001),女生相对于男生更会搜索,高出男生14.8个百分点;男女生利用手机上网玩游戏有显著差异(P<0.01),男生更喜欢玩游戏,高出女生11.6个百分点;男女生利用手机上网购物有显著差异(P<0.001),女生比男生更会选择购物,高出男生20.2个百分点;男女生利用手机上网听音乐、看视频方面有显著差异(P<0.01),女生比男生更喜欢听音乐、看视频,高出男生7.9个百分点。(3)年龄对青少年手机上网内容的选择有显著影响。具体表现为,不同年龄的职业院校青少年学生利用手机上网聊天交友有显著差异(P<0.05),年龄越大的学生越会选择聊天交友作为手机上网的重要内容;不同年龄青少年利用手机上网玩游戏有显著差异(P<0.05),年龄越小的人越会选择玩游戏;不同年龄的青少年利用手机上网发微博有显著差异(P<0.05),年龄越小的人越喜欢发微博。(4)专业类别对上网内容选择有显著影响。不同专业类别的职业院校青少年利用手机上网聊天交友有显著差异(P<0.01),理科、工科专业学生聊天交友高于文科学生;不同专业类别的职业院校青少年利用手机上网搜索有显著差异(P<0.01),文科、理科的学生相对于工科男生来说更会搜索,高出工科学生10多个百分点;不同专业类别青少年利用手机上网玩游戏有显著差异(P<0.05),工科、理科学生相对于文科生来说更喜欢玩游戏;不同专业的青少年利用手机上网购物有显著差异(P<0.001),文科、理科的学生比工科学生更喜欢购物。(5)月消费对上网内容选择有显著影响,不同月消费类型的青少年利用手机上网发微博有显著差异(P<0.001),月消费越高的人越喜欢发微博。不同月消费类型青少年利用手机上网购物有显著差异(P<0.001),月消费越高,手机上网购物的内容所占全部上网内容的比例就越高。月消费≥1000元与月消费少于500元的两组青少年学生相比,前者比后者高出22个百分点。
综上,假设H2成立,即人口学特征不同的职业院校青少年学生上网内容有显著差异。
(三)手机上网时长与上网内容的关系
本调查假设职业院校青少年学生手机上网的时长会影响手机上网内容的选择。在考察调查对象手机上网时长与手机上网内容的关系时,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5年发布的全国网民日平均上网时间3.73小时为参考,以4小时为分界线,将小于等于4小时的受访者分成一组,将大于4小时受访者分成一组。手机上网的时长与手机上网内容的关系如表5所示。
表5表明,日均手机上网4小时以内与4小时以上的两个组在聊天交友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4小时以上组在聊天交友方面的占比要高于4小时以内组;不同上网时长的青少年 利用手机上网玩游戏有显著差异(P<0.001),上网时间越长的青少年学生玩游戏的时间就越长, 4小时以上组要高于4小时及以下组12个百分点;不同上网时长的青少年利用手机上网发微博有显著差异(P<0.001),上网时间越长的人越喜欢发微博;上网时长跟青少年利用手机上网阅读有显著差异(P<0.01),上网时间越长的人越喜欢手机阅读。
表5 手机上网时长与手机上网内容的关系
注:* 表示P<0.05,** 表示P<0.01,*** 表示P<0.001。
综上,假设H3成立,即上网时长不同的职业院校青少年学生上网内容有显著差异。
(四)手机上网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1.对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影响。表6模型1中的数据表明,聊天交友、玩游戏、发微博、手机阅读共解释了青少年社会化的15.8%。各偏回归系数的t检验也达到显著状态(P<0.05),验证了人口学变量、手机上网内容与青少年人际交往存在强线性相关。回归检验结果表明,青少年人际交往受到各变量,包括聊天交友、玩游戏、发微博、手机阅读等方面比较显著的影响。其中,手机阅读是负影响,不利于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手机上网时长对青少年人际交往无显著影响。
2.对青少年知识习得的影响。表6模型2中的数据表明,玩游戏、浏览新闻、搜索共解释了青少年社会化的17.3%。各偏回归系数的t检验也达到显著(P<0.05),验证了手机上网内容与青少年社会化中的知识习得存在强线性相关。回归检验结果表明,青少年社会化中的知识习得方面受到手机上网内容,如玩游戏、浏览新闻、搜索等比较显著的影响。其中,玩游戏是负影响,不利于青少年的知识习得。手机上网时长对青少年的知识习得无显著影响。
3.对青少年价值观念的影响。表6模型3中的数据表明:手机阅读、浏览新闻、购物共解释了青少年社会化的16.5%。各偏回归系数的t检验也达到显著状态(P<0.05),验证了手机上网内容与青少年社会化中的价值观念存在强线性相关。回归检验结果表明,青少年的价值观念受手机上网中的手机阅读、浏览新闻、购物等方面比较显著的影响。因此,手机上网中的手机阅读、浏览新闻、购物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念有显著影响。其中,手机阅读和购物是负影响,不利于青少年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手机上网时长对青少年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无显著影响。
4.对青少年行为倾向的影响。表6模型4中的数据表明:玩游戏、手机上网时长共解释了青少年社会化的18.4%。各偏回归系数的t检验也达到显著状态(P<0.05),验证了手机上网内容与青少年的行为倾向存在强线性相关。回归检验结果表明,青少年的行为倾向受到手机上网玩游戏、上网时长等方面比较显著的影响,不利于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形成。
表6 手机上网各变量对青少年社会化影响的多元回归分析
注:* 表示P<0.05,** 表示P<0.01,*** 表示P<0.001。
四、研究结论
尽管学界关于媒介对青少年的影响已有诸多探讨,但对职业院校青少年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缺乏应有的重视和关注,忽略了这一群体媒介接触与使用的特殊性。少数研究者注意到了这一群体使用手机媒体的特殊性,但研究视角过于宽泛,缺乏细致的实证调查与数据分析,导致要么视职业院校学生新媒介使用与接触问题为洪水猛兽,要么过于乐观而忽视问题的普遍存在。本次调查通过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人口学变量对职业院校青少年手机上网行为有显著影响。调查发现,人口学特征中就读学校性质、年龄、月生活费等方面对职业院校青少年学生手机上网时长有显著影响;人口学特征中就读院校的办学性质、学历层次、性别、年龄、专业类别、月消费等方面对职业院校青少年学生手机上网内容有显著影响。从人口学变量来看,青少年的民族身份变量对手机上网内容没有显著关系;从上网内容来看,手机阅读、收发email、浏览新闻等方面受人口学变量的影响不显著,不存在显著关系;在职业院校青少年学生手机上网时长影响上网内容的选择方面,聊天交友、玩游戏、发微博、手机阅读与手机上网时长呈正相关关系,其他手机上网内容与手机上网时长关联度不显著。
第二,手机上网成为职业院校青少年学生社会化的主要渠道。在传统社会,青少年社会化的主导力量主要是家庭与学校。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网络社会的出现,青少年社会化的方式与路径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家庭、学校在青少年社会化中的作用正逐步减弱,网络对于青少年社会化的作用在不断增强。本次调查的对象——职业院校青少年学生这一群体更为特殊,同普通初高中生在学习任务、学习环境上有显著差异;就读学校的管理方式也大不一样,且大多数远离父母,家庭与学校对这一特殊群体社会化的影响相对较弱。本次调查对象使用手机上网率为100%,且手机上网时间普遍较长,手机上网对其人际交往、知识习得、价值观念和行为倾向等方面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第三,手机上网使职业院校青少年学生社会化环境从现实转向虚拟。传统社会青少年的社会化主要是在现实社会环境中完成的,即通过青少年与现实社会的互动来获得对社会的理解与认知,熟悉各种社会规范,正确理解自我社会身份与角色,形成适应社会和发展自我的能力。由于手机上网已经成为职业院校青少年学生社会化的主要途径,其社会化过程从与现实社会的互动转变为与网络虚拟社会的互动。手机上网提供了青少年参与社会的表面化感觉,但毕竟与现实世界不同,在虚拟世界中获得的对社会的理解、认知常常会与现实世界发生冲突,这对青少年适应现实社会非常不利。手机阅读对青少年的人际交往产生负向影响,意味着一味地沉浸在虚拟世界中,不愿意和现实中的人交往,对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构成了障碍。
第四,手机上网使职业院校青少年学生社会化内容越界,时间大大缩短。在传统社会,青少年社会化是一个比较漫长的历史过程,而且每一个阶段的特征和任务都相对清晰,界限也比较明显,即青少年学习成人社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规范与其生理、心理成长状态基本相适应,呈现出较强的递进性。手机上网极大地改变了这一切,使职业院校青少年学生异常容易和便捷地获得传统社会所不能接触到的各种信息,包括各种与其年龄阶段不相适应的性、暴力、色情及社会潜规则、阴暗面等方面的信息,“越界”现象加剧。传统社会中青少年社会化需要一个漫长的时期,而在手机提供的网络世界里却可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同样的社会化内涵。因此,手机上网加速了青少年的社会化进程。
[1][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上)[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26.
[2]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8.
[3]张文宏.美国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论青少年社会化[J]. 道德与文明,1993(3):23.
[4]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02.
[5]赵红研.互联网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研究[D]. 沈阳:东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11:16.
[6]心理学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心理学百科全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1415.
[7]郭镇之.乔治·格伯纳及其“电视教养”理论和“文化指标”研究[J].国际新闻界,2006(1):48-50.
[8]Steinberg,U. “The rise of the electronic individul:a study of how young swedish teenager use and perceive interne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1999:113-133.
[9]试述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EB/OL].http://ojs.globalmissiology.org/index.php/Chinese_t/article/viewFile/531/1325.
[10]许向东.网络传播对我国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国际新闻界,2007(7):66-77.
[11]汪青云,陈靓.手机媒体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J].新闻知识,2012(7):32.
[12]杨雪睿.中国大学生手机上网现状及其对其社交媒体使用的影响研究[J].现代传播,2014(8):12.
[13]李远煦.电视媒介对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的影响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11.
[1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5)[R].http://cnnic.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502/P020150203548852631921.pdf.2015-11-17:37.
(责任编辑:刘新才)
The Differences in Behavior of Adolescent Students’ Mobile Internet and Its Influence to them on Socialization——A Study Based on Five Vocational Schools in Xiangxi Autonomous Prefecture
GONG Fangmin1,2,LIU Han1,2,MAO Ao1,WANG Zhaojun1
(1CollegeofLiteratureandJournalism,JishouUniversity,Jishou,Hunan416000,China;2CollegeofJournalismandCommunication,WuhanUniversity,Wuhan,Hubei430072,China)
Taking adolescent students in Xiangxi Autonomous Prefectur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used multi-stage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method to conduct a questionnaire survey in 894 students of 5 vocational school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mobile Internet time and content of the students, and compare the different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fferences of students in the behavior of mobile Internet, on the basis of further analysis of mobile Internet to them on socialization influence. Two results were found, first, the nature of the school, age and monthly cost of living, such as three different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ents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time of mobile Internet;In addition to the nation, other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students in the mobile Internet content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Second, the behavior of mobile Internet to students’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knowledge acquisition, value idea and behavior had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four social indicators. Survey results reflected the mobile Internet has become the main force of the socialization of adolescent students in vocational schools, the socialization environment from the reality to the virtual; socialization time was shortened, the socialization of content showed a clear cross-border nature.
student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behavior of mobile Internet; socialization;virtualization;process
2016-02-29
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武陵山片区大学生新媒体使用与健康风险认知研究”(项目编号:XJK015BXL002);吉首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民族地区大学生网络沉迷的影响因素与网络素养教育机制的优化研究”(项目编号:JSUSZ201507)。
龚芳敏(1981-),女,湖南张家界人,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读博士生;研究方向:传播学。刘晗(1976-),男,湖南祁阳人,博士,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研究方向:媒介理论、高等教育管理。毛奥(1993-),女,湖南沅陵人,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本科生;研究方向:新媒体传播。王召君(1994-),女,湖北崇阳人,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本科生;研究方向:手机与新媒体。
G455
A
1005-5843(2016)06-004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