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

2016-07-13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期
关键词:尿激酶小剂量进展

吴 娜

(辽宁省本溪市铁路医院神经内科,辽宁 本溪 117000)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

吴 娜

(辽宁省本溪市铁路医院神经内科,辽宁 本溪 117000)

【摘要】目的 观察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发病后48 h以内的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血塞通(400毫克/次)连用2周,同时口服舒降之20毫克/晚,拜阿司匹林0.1克/晚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静滴0.9%氯化钠100 mL加尿激酶50万单位持续1 h,每日1次,连用2 d。观察两组患者有无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神经功能恢复较对照组早,神经功能缺损减少,日常生活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发病48h以内的急性进展型脑梗死安全、有效。

【关键词】急性进展型脑梗死;小剂量尿激酶

脑梗死是造成人类伤残、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可考虑应用小剂量尿激酶,对控制病情发展,缓解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产生明显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1年~2014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发病在48 h内的进展型脑梗死患者60例,诊断均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9~72岁,平均年龄67.5岁,发病至就诊时间为(15.2±3.1)h;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68.2岁,发病至就诊时间为(17.1±4.3)h。

1.2 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0.9%氯化钠250毫升/次、血塞通400毫克/次,连用2周,观察组入院时加用0.9%氯化钠100毫升/次,尿激酶50万U/次,持续1 h静滴,连用2 d。基础用药(舒降之20毫克/晚,拜阿司匹林0.1克/晚)两组相同。

1.3 临床疗效及评价方法: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天、14天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即NIHSS评分)与日常活动能力即(Barthel评分)并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

1.4 统计方法:对搜集到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此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进行t或卡方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对比:两组在治疗14 d以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临床疗效对比

2.2 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对比:两组在治疗7 d后其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对比(±s)

表2 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对比(±s)

组别  治疗前NIHSS评分  治疗后NIHSS评分观察组 23.71±6.95 5.31±4.41对照组 22.96±7.81 15.71±5.16

2.3 日常生活能力对较:在治疗14 d以后,对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Bathel评分,发现两组在治疗后生活能力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日常生活能力比较(±s)

表3 日常生活能力比较(±s)

组别  治疗前Barthel评分  治疗后Barthel评分观察组 48.1±17.6 88.7±16.8对照组 47.6±15.9 67.4±14.6

2.4 不良反应:两组在14 d的治疗过程中,有4例出现少量牙龈出血,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3 讨 论

急性进展型脑梗死是脑梗死患者中常见类型,是指局灶性脑缺血症状逐渐进展呈阶梯式加重,可持续6 h至数天[2]。其发病机制主要为血栓继续发展或再生,血栓不断蔓延使原血管闭塞范围不断扩大,或狭窄程度加重是进行型脑梗死的主要发病基础,如不采取措施控制病情发展很容易导致患者致残、致死,严重威胁患者健康。对于发病6 h内入院的患者,我们多采用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但很多错过了“时间窗”的脑梗死仍进行性发展者,我们采用小剂量尿激酶连用2 d治疗,阻止了脑梗死进展,挽救了进行性梗死的脑组织,控制了脑梗死病情。其理论基础为脑梗死是不同病因不同诱因的血管变化或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结局,其变化过程是复杂的,Marchal等[3-6]对脑梗死进行了PET检查表明,血管堵塞17 h,仍能检测到可逆缺血脑组织。该实验统计显示观察组较对照组总有效率提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日常生活能力指数明显提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过程中无明显出血等不良反应出现。由此也证明了及早进行溶栓治疗,迅速恢复脑梗死区血流灌注,减轻神经元损伤,挽救缺血半暗带在急性脑缺血治疗中是非常重要的。本实验证实了采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型脑梗死,放宽了治疗时间窗,临床安全又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分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2] 候熙德.神经病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15.

[3] Marchal G,Beaudouin Y,Rou P,et al.Prolong Persistence of substantial volumes of potentially viable brain tissue after stroke: acorrelative PET -CT study with voxel -based sata analysis[J].Stroke,1996,27(4):599-606.

[4] 朱洪霞.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4):503-504.

[5] 栾淑花.用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3,11(9):34-35.

[6] 程学勤.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扩容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2):142-143.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3-0051-01

猜你喜欢

尿激酶小剂量进展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晚期痴呆患者治疗及照护进展
小剂量喹硫平对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增效作用的比较研究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水囊联合小剂量催产素应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Micro-SPECT/CT应用进展
扁平苔藓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GDFT联合小剂量甲氧明在胸腹联合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小剂量 大作用 肥料增效剂大有可为
脑血栓患者尿激酶溶栓疗法治疗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