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比分析《傲慢与偏见》中三位女性人物
——结合现代,深刻体会其婚姻价值观

2016-07-13赵曼伊贵州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贵阳550025

名作欣赏 2016年18期
关键词:达西傲慢与偏见奥斯汀

⊙赵曼伊[贵州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贵阳 550025]



对比分析《傲慢与偏见》中三位女性人物
——结合现代,深刻体会其婚姻价值观

⊙赵曼伊[贵州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贵阳550025]

摘要:本篇论文以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Pride and Prejudice)为基础,分别分析书中的三位主要女性人物,即吉英、伊丽莎白、丽迪雅对于婚姻的不同价值观,同时对三位女性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分析比较,以及就三位女性人物的婚姻价值观在现代的延伸分析,引导读者去深刻体会我们作为现代人如何面对爱情,面对婚姻。

关键词:《傲慢与偏见》吉英伊丽莎白丽迪雅婚姻现代社会

创作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傲慢与偏见》(Pride and Prejudice)是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以乡绅之女伊丽莎白·班纳特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分别讲述了班纳特家三姐妹及其好友夏绿蒂的爱情择偶故事,生动地反映了当时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

国内外对这部小说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关于其语言艺术的、其婚姻价值观的,以及其文化意义的等等。本篇论文仍以其婚姻价值观为主题,但在此基础上,会结合现代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探讨其现代意义。

一、传统隐忍的吉英

班纳特家的大女儿吉英·班纳特天生美貌,性情温柔。在彬格莱一家在尼日斐花园举行的第一次舞会上,她便与礼貌、健谈、风趣的彬格莱先生一见钟情,两人迅速坠入爱河,爱得平静但真挚。当吉英因冒雨去尼日斐花园赴宴而得重感冒时,彬格莱先生对吉英的健康状况充满了担忧,他马上敦促约翰去请医生,并把她照顾得无微不至。另一方面,吉英也对彬格莱情真意切,在她回家后,仍然心里挂念着彬格莱,并时刻期盼能尽快再见到他。然而,由于吉英过分内敛、不善于表达的传统性格,导致了彬格莱好友达西的误会,彬格莱在好友的错误劝导之下,举家搬迁到了伦敦,留下吉英一人陷入了相思和失恋的痛苦之中。在后来达西写给伊丽莎白的信中也曾这样写道:“我也注意着令姐,她的神情举止还是像往常一样的开朗、快乐和可爱,但我一点也看不出她有多么强烈的感情。”而当伊丽莎白读完信之后,也对达西的说法表示认同,简·奥斯汀在文中这样描写道:“不能否认达西对她姐姐的描写是恰如其分的。她不能不承认,吉英的感情虽然强烈,但是她几乎没有表露出来。”特别是当得知彬格莱一家不辞而别后,吉英并没有写信给彬格莱问及原因,而是一个人推测猜忌,忍受着内心的苦恼,整天郁郁寡欢,最后不得不接受舅母的邀请,去伦敦小住一段时间散心。在伦敦期间,虽然吉英内心备受煎熬,但受传统礼教的束缚,仍然处于被动地位。碍于情面,她不愿主动拜访或写信给彬格莱,而是把希望寄托到了与彬格莱小姐的通信中,渴望从中打听到有关彬格莱先生的半点消息。但可怜的吉英,一次次的希望只换来了一次次的绝望,随着彬格莱小姐对她态度的日益冷漠,善良的吉英选择了默默隐忍,将难言的苦楚深埋心底。几个月后吉英回到家,内心依然不快活,他对彬格莱依然深藏一片柔情。从前的她从未想过自己会坠入情网,是彬格莱唤起了她初恋般的种种热情。她痴情地怀念他,认为他比其他任何男人都好;但同样懂事的她,体恤到亲友们的情绪,即使自己内心波澜万千,也不得不在亲友面前佯装镇定。虽然最后误会消除,吉英与彬格莱终成眷属,但吉英保守隐忍的性格确实在其通往幸福的路上吃了不少苦头。

现代社会,传统被动的女性仍然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她们不善于表露自己的心迹,感情隐匿,即使芳心暗许,一往情深,也常常陷入传统的桎梏中,在追求个人幸福的道路上过分矜持,裹足不前,将对爱情的希望完全寄托于等待,而又在无尽的等待中,错失良机,最终后悔莫及。简·奥斯汀在《傲慢与偏见》中,就曾这样评论道:“将感情埋藏得太深有时是件坏事。如果一个女人掩饰了对自己所爱的男子的感情,她也许就失去了得到他的机会。”可见,在现今这个日益提倡男女平等的时代,女性应增强其女性意识,要知道,无论男女,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都是平等的。

二、勇敢自信的伊丽莎白

班纳特家的次女伊丽莎白·班纳特善良、理智、敢爱敢恨。虽然她的长相不及姐姐吉英,但她强大的人格魅力却使她更为可爱迷人。同时,她的婚姻观是勇敢独特的,她一反当时传统,坚持追求基于爱情的婚姻,鄙视当时风行的“门当户对”婚姻论及金钱至上论。小说描写了伊丽莎白的两次拒婚。一是对表哥柯林斯。他是班纳特先生财产的法定继承人,他盲目自信,自以为拥有万贯家产,娶五姐妹中任何一个都是对她们的救赎。但伊丽莎白,并没有被金钱及表哥预设的美好未来所迷惑,她不畏违背母命,严肃地拒绝了表哥的求婚。而后,当得知自己的好友夏绿蒂在柯林斯的财产和随遇而安的消极心理驱使下同表哥仓促结合时,她感到万分惊讶和痛心。她鄙视不顾高尚情操而屈就一些世俗利益的婚姻,并认为没有爱情的婚姻将不会带来多大的幸福。二是对贵族子弟达西。他身世显赫,钱权兼达,但天性有些傲慢,有阶级偏见,虽然他深爱着伊丽莎白,但常常陷入世俗门户的矛盾之中。第一次求婚时,伊丽莎白仍然没有倾倒在他的巨额财富之下,她反感达西的傲慢形象,更无法忍受他的门户偏见,为了维护自我尊严及追求平等的婚姻,她毅然拒绝了他的求婚,并道出了“就算全天下的男人都死光了,我也不会嫁给你”的决绝之语以示决心。而后伊丽莎白在随加丁纳夫妇去德比郡的旅途中又与达西不期而遇,她注意到他行为举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她看到达西的画像时心中油然产生一股温存感,这一次伊丽莎白情不自禁地对他动了真情。后来,达西又帮助伊丽莎白的妹妹丽迪雅挽回了名声,并促成了彬格莱和吉英的重归于好。伊丽莎白在达西的实际行动中,看到了达西思想的转变,同时也看到了爱情的希望。与她姐姐吉英不同,伊丽莎白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是勇敢执着的:在达西同彬格莱再一次来到浪搏恩做客时,她主动抓住契机同达西攀谈,渴望进一步亲近他,想看看他是否还爱着她,即使后来面对凯瑟琳太太劝他放弃达西的无礼威胁时,她仍然不改初衷,坚持真爱,决不妥协。后来两人情投意合,伊丽莎白也彻底改变了对达西的偏见,接受了达西的第二次求婚,最终结成了一段美好姻缘。

伊丽莎白是《傲慢与偏见》五姐妹中的新女性形象的代表,她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并且敢于挑战传统礼教,她基于爱情的婚姻价值观对现当代具有深远的影响意义。现代社会,特别是经济高度发达的21世纪,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婚恋观扭曲。他们无视爱情的真谛,把金钱、房子、车子作为婚姻的砝码,把婚姻作为改变自身命运的手段,甚至还出现了“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坐在单车后面笑”的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的畸形婚恋观。什么是爱情?何为婚姻?简·奥斯汀通过伊丽莎白这一人物的塑造,道出了爱情、婚姻的真谛,即人格平等、互相尊敬、真情实意、互相吸引。

三、轻佻无知的丽迪雅

班纳特家的小女儿丽迪雅·班纳特,是母亲的掌上明珠,从小深受宠爱。她单纯幼稚,不谙世事,虽然没有趋从当时的金钱至上论,把金钱作为择偶的唯一标准,但她缺乏教养,轻佻怪戾,放荡不羁。她为民军团驻扎在麦里屯而激动不已,为军团开拔到白利屯而极为伤心,当得知民军团马上要开拔走时,她在痛苦懊恼中觉得生活一下全没了,而在接到弗斯脱太太叫她一同去白利屯的邀请时又欣喜若狂。正如她姐姐伊丽莎白对她所描述的那样,她一生的追求就是胡乱调情。她幻想在白利屯,军官们都对她大献殷勤,幻想自己坐在帐篷里,同至少六个军官柔情蜜意地卖弄风情。而正因为她轻佻风流的习性,导致自己最后终被表面英俊、内心丑恶的韦翰蒙骗,并且冒天下之大不韪和韦翰私奔,不仅葬送了自己的名声,还丢了班纳特一家的脸面。但她不知羞耻,在亲友的痛心和眼泪中,仍然随心所欲,无法无天:她在回麦里屯的路上,把手搁在马车的窗架上,招摇过市,为的是让全村人看见她的戒指。她在大摇大摆地走到饭厅时,理直气壮地要求姐姐坐到下面去,炫耀自己已经是结了婚的女人。愚昧无知的丽迪雅被爱情冲晕了头脑,认为自己得到了永久的幸福,甚至在后来给姐姐伊丽莎白的贺信中还写道:“你爱达西先生只要能爱到我爱韦翰的一半,你就一定会非常幸福了。”但可怜的丽迪雅终究还是尝到了一时冲动的苦果。婚后她和韦翰入不敷出,经常要靠姐姐们接济过活,这段因情欲和享乐而迅速结合的婚姻,终究没有逃过现实的考验。爱情,也在日渐平淡繁琐的日子里消失殆尽。

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青年人耐不住寂寞,把恋爱、婚姻作为派遣寂寞的手段。殊不知,激情只是暂时的,真正的婚姻,不仅是身体的结合,更是心灵的高度契合。正如简·奥斯汀在《傲慢与偏见》中这样评论道:“那种只顾情欲不顾美德的结合,很难得到久远的幸福。”面对婚姻,作为现代人,应该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不畏寂寞,相信真爱,并且在爱情来临时慎重抉择,不要一失足成千古恨。同时,婚姻是应该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不要过分拜金,但一定的经济基础也是幸福婚姻的重要保障。

简·奥斯汀作为女性主义的先驱者,通过伊丽莎白这一主角的塑造,反对当时歧视女性的文学及社会现象,表达了她追求男女平等的呼声;另一方面,也通过对比其中女性人物的婚姻观,肯定了建立在了解、爱情及一定经济基础上的婚姻。通过解读《傲慢与偏见》,能让身处现代社会的我们体会到爱情与婚姻的真谛,促使们去反省,作为现代人应该怎样理性地对待婚姻。

参考文献:

[1][英国]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M].孙致礼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

[2]储常胜.《傲慢与偏见》中婚姻模式和简·奥斯汀的爱情婚姻理念[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2006.

[3]杨桂琴.《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的“理想婚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报),2009(10).

[4]王雨.从《傲慢与偏见》谈简·奥斯汀的婚姻观[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11).

作者:赵曼伊,贵州民族大学2013级英语专业在读本科生。

编辑:水涓E-mail:shuijuan3936@163.com

诗文品鉴

猜你喜欢

达西傲慢与偏见奥斯汀
一分钱也没少
简·奥斯汀:查顿小屋的慰藉
傲慢与偏见
钱包风波
可怜又可悲的女人
父亲的爱与惩罚
Pride and Prejudice《傲慢与偏见》
在理性和情感之间探析简·奥斯汀的反讽艺术
奥斯汀小说中的多角恋与反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