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维诺《寒冬夜行人》中的读者形象
2016-07-13葛瑞应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海口570228
⊙葛瑞应[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海口 570228]
卡尔维诺《寒冬夜行人》中的读者形象
⊙葛瑞应[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海口570228]
摘要:《寒冬夜行人》把作者、隐含读者、叙述人称、视角、结构等一系列当代文学理论中的概念融合到了一个饶有趣味的故事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卡尔维诺后期的文学观。该小说通过塑造形象各异的读者实现了对文学理论中和现实社会中读者的双重观照。
关键词:卡尔维诺《寒冬夜行人》读者后现代
《寒冬夜行人》(以下简称《寒》)创作于1979年,是卡尔维诺小说中的登峰造极之作。这部“被封冻的经典”一经问世就引发了广泛而深入的批评,涉及的理论既有传统的社会历史批评,也有20世纪的读者反映、结构主义、叙事学等批评理论。这部十七万字的小说能引起批评家如此多的关注,与卡尔维诺一生孜孜不倦地探索小说叙事艺术和他在《寒》上倾注的巨大热情是分不开的。
小说在主线和分线中展开,主人公男读者“你”拿到了《寒冬夜行人》(这是子线里的一本小说)后饶有兴味地读了起来,然而读到精彩之处却发现书的页数装订错误无法继续阅读,在去图书馆更换图书的过程中遇到了女读者柳德米拉,“你们”都被告知《寒冬夜行人》与巴扎克巴尔的《在马尔堡市郊外》一书弄混了,于是同意更换后开始阅读这本小说,哪知道这与原来的《寒冬夜行人》毫无关系,并且读完第一章后又因为印刷错误无法继续,他们发现这是一本辛梅里亚语的小说。他们继而来到了大学请教教授,大学教授没能解决他们的问题,而是使他们又接触到一本新小说《从陡壁悬崖上探出身躯》。就这样,他们找寻小说却不断受到挫折。男女读者的寻书经历构成了小说的主线叙述层,贯穿十二章,其关系也由一开始的普通朋友发展到了最后的夫妻;他们找到的十个小说构成了子线叙述层,这十个故事表面上看没有关联,但都以其不完整的结构和反映当下社会中人们的真实境遇——比如莫名的焦虑、对死亡的过分恐惧、畸形的性关系等等——为小说构建了后现代背景。
一、读者群像的呈现及其体现的读者观读者作为文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文学研究基本范畴之一。西方早在柏拉图的《伊安篇》和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中就已出现了对读者的观照。到罗马古典主义文论,“合格”读者是理论对象的预设,古典、理性、合式、崇高等美学原则无一不符合罗马奴隶主贵族的心态和艺术趣味。从中世纪一直到新古典主义,文艺理论以创作者和作品为核心。这种状况的根本改变是在20世纪,如布拉格学派后期出版的理论著作中,读者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引起关注。此外,霍兰德的读者反映精神分析批评将读者反映的某些理论与方法置入精神分析批评的框架中,他将文本看作是读者和作者之间相互沟通的场所;新批评学派中的维姆萨特提出了“感受谬见”一说,他认为读者阅读过程中产生的主观感受既不能驳斥,也不能作为客观批评的依据,这一说法进一步割断了作品和读者的联系。这和《寒》中的某些读者的观点是一致的;英伽登的现象学文论认为读者的阅读是为了审美消费;萨特的文学接受论提到作品的世界是读者与作者合力支撑的;到了解释学和接受理论,“读者”之维成为关注重点。许多影响深远的术语,如姚斯的“期待视域”、伊瑟尔的“隐含读者”等在这一时期产生。
《寒》是一部汇集多种读者类型的小说,小说出现了十余个读者形象。这固然与卡尔维诺的元小说叙述策略有关,但个性迥异且各具意义的读者无疑说明了他创作的一个初衷:表现读者在后现代社会中的真实境遇,探讨当代阅读的意义和出路。下面就出现在主叙述层的读者形象逐一进行分析。
1.阅读的弱者——男读者“你”整个主故事中卡尔维诺采用的是第二人称叙述策略。“你”在传统的小说中仅会在出现在具体设定的情境或者对话之中,而且往往有明确所指。但《寒》一开篇就用“你”把现实中的实际读者拉进了小说。
你即将开始阅读伊塔洛·卡尔维诺的新小说《寒冬夜行人》了。请你先放松一下,然后再集中注意力。把一切无关的想法从你的头脑中驱逐出去……你先要找个舒适的姿势。①
初读者自然会把这里的“你”指向自己,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才发现这“你”兼指主人公“男读者”。因为“读者”这一称谓使得文本就像两面相向而立的镜子,现实中的读者难以兼顾其双重所指。在此基础上,作者还变幻出许多逼真的情境混淆判断,如他会通过气味来描写男读者对火车站的细腻感受,但有时又突然站出来干预男读者行为:
男读者啊!这位幸福的女读者进入你的视野,进入你注意的范围……好了,别浪费时间,你有个与她讲话的恰当话题,有个共同的问题……快走过去,还等待什么?②
这种游走在两个或者更多所指对象中间的叙述使文本变成了迷宫,但是一般阅读者不会容易觉察之前某个人称代词会有那么多的所指,也无此必要。一接触文本读者已经钻进圈套而浑然不知,读者阅读下去的前提是要接受这种被抛来抛去的叙事安排,这种感觉在深入的阅读中越来越明显。男读者为了追寻小说的下文付出了巨大的时间、精力,甚至有时要冒着生命的危险,但这些没给他带来一次幸运:阅读一部完整的小说这样一个小愿望都无法实现。这就和当下现实产生了巨大反差,身处于出版机构高度发达的社会,读者面对的阅读资源早已从过去那种特定的文化圈层中扩展出来,作为消费品中的一种置入生活。艰辛地寻找一本小说看似不会发生在这样的情境下。我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找到最新出版的小说来读,可这是不是一本像吸引男读者那样吸引我们的小说呢?在这个不断否定、不提供真理和权威的语境中,小说转变为语言游戏。在这里,卡的探索——致力于创造一种只有开头的,时时保持开头那种魅力的小说——不仅征服了男读者,也征服了现实中的读者。每个子故事都给读者透射出如晶体般绚烂的可能性结局,缺憾本身成了阅读的对象。一种寻找转瞬即逝的阅读快感成为读者的自觉行为。这种安排体现出卡对读者困境的忧思。
“你”还是卡寄予期望的“隐含读者”,“完全按照文本的召唤结构之召唤去阅读的读者即文本的隐在读者,他是一种‘超验读者’‘理想读者’‘现象学读者’。换句话说,‘隐在读者’意味着文本之潜在的一切阅读的可能性”③。姚斯的这一概念构建在现象学理想之上,现实中不会存在完全按照作者的期待进行阅读的理想读者。《寒》中男读者的各种阅读行为体现出作者对无限阅读可能的探索。
像你这样仔细的读者从第一页开始一定注意到这点了:虽然你欣赏这本小说的准确性,但你觉得抓不住要领,说实在的,就像一切都从你手指缝里漏掉了似的。也许这是翻译的过错吧,你自我安慰说。④
卡无时无刻地关注着男读者的阅读感受,虽然男读者的阅读结果仍不尽如人意,但他辛勤的阅读实践本身是对周遭恶化的阅读环境的对抗和回应,这无疑也是一种理想的寄托。
2.阅读的救赎者——柳德米拉“追寻”贯穿着《寒》的主叙述层。女读者柳德米拉不懈追寻小说下文的同时不断提出对新出现的小说的美学要求,这使得她成为作者塑造得最理想的读者。对其期望的描写是小说中不多见的给人以明晰之感的表述:“我现在真想看到这样一本小说:它能让人感觉到即将到来的历史事件,有关人类命运的历史事件,就像远远听到远方的闷雷。”⑤“我喜欢那种书,书中的秘密与焦虑都经过棋类运动员那种精确的冷静的头脑筛选过。”⑥
与男读者相比,女读者更忠实于小说本身,尽管她的阅读始终与虚无相伴。她的阅读趣味、立场捉摸不定,由于客观原因不能继续阅读后,她的阅读观会立刻发生变化,但不变的是她始终享受着阅读。“生活在阅读外”是她的信条,柳德米拉能接受各种各样的文本,既能浸享其中,也能抽身而退,保持自己与出版机构的距离以不至于失望。柳德米拉对待小说的态度或许就是卡为那些被阅读所困扰的读者开出的药方。
在《美国讲稿》中,卡提到“现代小说应该像百科辞典,应该是认识工具,更应该成为客观世界中各种人物、各种事件的关系网”⑦。可见他理想中的小说就是主题包罗万象、能引发读者主动思考、从传统的阅读快感中抽身出来的小说。分析《追忆逝水年华》时卡就颇有微词,他认为这个鸿篇巨著的缺憾之处在于普鲁斯特将记忆中的点都扩散开来,再由每个点生发更微小的记忆,规模越来越大最终不能掌控。与之明显对比的是仅十七万字的《寒》不断挑动他的读者超越“无知的消费者”的角色,希望在阅读《寒》时不要从一点一滴的细节中修复小说,而是要进行再创造。作者与读者都笼罩在一种思维理性的控制力之下。柳德米拉做到了这一点。她在文中是令人羡慕的纯读者,在文外是研究者重点分析的理想形象。
3.机械复制时代的追随者——罗塔丽娅柳德米拉的姐姐罗塔丽娅是大学生文学讨论会的组织者,以她为代表的读者对待小说的方法显得简单而机械,但是现实生活中这样的读者有很多。她从来不阅读小说,而是利用计算机分析小说使用的高频词汇,即使是偶尔阅读,“也是为了寻找她阅读之前就存在于她脑子里的东西”。再看她如何分析小说:“你和柳德米拉急于想看看这本从覆灭中获得新生的小说,不过你们要有耐心,等这个小组的年轻姑娘与小伙子们先分配完下述任务:朗读过程中,应该有人注意生产方式的影响,有人注意异化过程,有人注意被免职者的活动,有人注意性行为的语义编码……”⑧
传统小说存在的膜拜价值和凝神观照的接受方式在罗塔丽娅这里变成了侧重展示价值和消遣性的接受方式。本雅明提出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论”称现代社会能用先进技术、机械手段生产大量复制艺术品。原先作品本真性、唯一性与权威性都丧失了。罗塔丽娅粗暴的分析方法把作品无情地按照自己的意愿或者成规肢解成碎片。即使有强烈艺术性的作品也会被她机械复制式的分析方法解构。
二、《寒冬夜行人》的读者关系首先,柳德米拉与罗塔丽娅形成鲜明对比,作者将其外貌都塑造得别有差异。柳德米拉温润清正,透着灵性;而罗塔丽娅长得尖嘴猴腮,不讨人喜欢。二者的阅读方式更是没有重合点。柳德米拉作为理想的读者将小说作为探索真理的工具,坚信真理在生活之中,不愿
过多染指小说的制造者、制造机构。她认为读者应该与世界形成这样的关系:介入作品,但保持独立性。
其次,柳德米拉与卡维达尼亚博士、七位“后知”型读者是复制关系。他们都具有神秘的理想色彩。比如柳德米拉不苟言笑,始终蒙着一层面纱,最后当男读者顿悟的时候,她俨然一副局外人的面孔,敦促“你”快点休息,不要看小说了;博士的行踪也像是个谜一样,他忽然从众人中间消失又转而和我倾心交谈;七位图书馆读者的发言明显不是普通读者所能达到的水平,他们怎么会那么偶然地聚到一起呢?卡尔维诺运用了象征手法塑造的这些形象正如艾略特笔下荒原里的清泉,是能给人带来希望与出路的读者。
再次,出现在文章最后的七位图书馆读者是平行对等的关系,他们平等地抒发自己的观点,是在给男读者解惑,也是在整合之前出现的阅读现象。就在男读者在一个图书馆的目录中悉数查到十本小说时,才发现希望又一次破灭:所有小说不是处于在借状态,就是因为修缮或者送装订厂等各种原因而不在馆。作者又一次戏弄了男读者。可是,此时的男读者已经拨开迷雾,受到七位读者的点化,男主角终于摆脱了被小说叙述束缚的困境。男读者与女读者结为连理寓意两种阅读的结合,他们的丰富性诠释了现实中林林总总的阅读现象。
卡尔维诺描绘的读者群像旨在说明:第一,读者终究要从虚构的世界回归到现实生活,阅读只有以此为旨归才会有意义,否则就会变成一场徒劳的文字游戏;第二,读者阅读时介入作品和保持独立性要兼顾,不能走男读者和罗塔丽娅两个极端;第三,无论是研究型读者还是普通读者,过分依赖科学主义思想的指导只会偏离文学本来的道路。对读者来说,树立一个像柳德米拉一样光辉的读者榜样未必不是一个解决阅读困境的好方法。
①②④⑤⑥⑧[意]伊塔洛·卡尔维诺:《卡尔维诺文集·寒冬夜行人》,萧天佑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第28页,第34页,第66页,第138页,第69页。
③朱立元:《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5页。
⑦[意]伊塔洛·卡尔维诺:《美国讲稿》,萧天佑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402页。
参考文献:
[1]吴晓东.从卡夫卡到昆德拉[M].上海:三联书店,2003.
[2]张隆溪.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述评[M].上海:三联书店,1986.
[3]刘象愚.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张传霞.寒冬夜行人的读者形象及意义[J].社会科学论坛,2008(11).
作者:葛瑞应,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编辑:魏思思E-mail:mzxswss@126.com
征文大赛
院校平台·昆明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