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宣恩县马铃薯主粮化工作措施

2016-07-12杨锦宏

大科技 2016年13期
关键词:鲜薯主粮种薯

杨锦宏

(湖北省宣恩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湖北宣恩 445500)

宣恩县马铃薯主粮化工作措施

杨锦宏

(湖北省宣恩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湖北宣恩 445500)

马铃薯主粮化不仅有助于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而且有助于改善和丰富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结构。本文主要从当前宣恩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入手,重点对发展规划和建设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希望给行业相关人士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马铃薯;主粮化;生产;规划

1 引言

马铃薯营养丰富、丰产性好、适应性广,是我县的主要农作物,是重要的粮食、蔬菜和养殖业饲料来源。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是一项增加粮食产量、丰富城乡菜篮子、发展养殖业的重要举措,对促进农民增收,振兴农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2 马铃薯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2.1 发展现状

我县马铃薯常年种植面积14万亩左右,鲜薯总产量12万t左右,种植面积最大年(1989年)达到15.5万亩,总产量最高年(2001年)达到16万t。2015年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为14.66万亩,产量10.81万t,产值1.5亿元,马铃薯产量折主粮后占全县粮食总产的16%左右,占夏粮总产98%左右,全县农村人均鲜薯占有量300公斤以上,马铃薯加工转化率3%左右。

2.2 发展优势

(1)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当前马铃薯种植规模在全县粮食作物中位居第二位,是我县的优势产业,适应性强,增产潜力大,营养价值高,发展马铃薯产业对资源环境没有损害,是一个极具开发前景的绿色产业。

(2)具有独特的内在品质。我县地处武陵山腹地,属中亚热带季风性山地湿润气候,冬少严寒,夏无酷热,昼夜温差大,雨量充沛,适宜马铃薯生长,本县马铃薯种植以中晚熟品种为主,马铃薯生长季节长,营养品质好,深受山外大中城市的青睐。

(3)具备领先的科技优势。在技术依托单位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的支持下,现有4家企业从事脱毒种薯扩繁,并在椿木营、珠山镇东门关村等高山地区建立脱毒马铃薯原种、良种繁育基地2000多亩,为我县脱毒马铃薯推广奠定了基础。在马铃薯栽培技术方面,马铃薯育芽带薯移栽、深沟高垄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绿色防控等一大批配套技术应用到生产中,不仅促进了产量的提高,而且提高了马铃薯的品质。

(4)有一定的加工营销基础。马铃薯加工业开始起步,我县现有两家马铃薯加工企业。以湖北宏图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为例,其成立于2005年10月,是集农牧业生产加工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设计年加工马铃薯鲜薯能力0.5万t,2015年实际加工0.3万t,主要加工生产马铃薯淀粉、薯片、粉丝、干果等产品。

2.3 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病害风险大。由于山区雨水多、湿度大,多雨季节与马铃薯现蕾开花期高度吻合,导致马铃薯晚疫病发生频率高,加之缺乏高效的治病药剂,病害防控体系不健全,一旦遭遇持续低温阴雨天气,就会导致马铃薯晚疫病的大暴发,晚疫病已成为我县马铃薯生产的主要障碍因子。

(2)良种覆盖率低。马铃薯种薯繁殖系数低,生产成本高,种薯企业生产积极性不高,种薯价格居高不下,加之马铃薯用种量大,购种成本高(亩用种150kg,需投入400~500元),运输保管不便,导致新品种推广速度慢,良种覆盖率不高。

(3)比较效益差。正常生产年份亩产鲜薯1200kg,按1.4元/kg计算,亩产值1680元,每亩种薯、肥料、农药等直接投入500元左右,用工投入10个1000元,每亩种植的纯利润不足200元。

(4)市场主体不强。①加工转化率低。我县现有马铃薯加工企业2家,其中“亚麦”公司是通过外调入马铃薯全粉生产面包、糕点系列产品,利用本地马铃薯鲜薯加工仅“宏图”1家公司,主要加工生产淀粉、薯片、粉丝、干果等产品,年加工鲜薯0.3万t左右,仅占马铃薯总产量的3%左右。②从事马铃薯生产销售的企业、合作组织等新型市场主体少,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能力很弱。

(5)政策投入不足。目前国家对我州马铃薯产业发展扶持力度小,主要针对马铃薯原种扩繁和主食产品加工进行补贴,且项目扶持资金额度小,对马铃薯产业发展推动力不强。

3 发展规划与建设重点

3.1 种薯繁育基地建设

加强脱毒种薯繁育能力建设,到2020年,在椿木营、珠山2个乡镇建立规模化、标准化脱毒种薯扩繁基地2万亩,年生产优质脱毒种薯3万t,将椿木营乡打造成脱毒马铃薯种薯扩繁专业乡。同时加强种薯繁育基地田间基础设施和种薯储藏设施建设,建立种薯质量监控制度和质量追溯制度。

3.2 商品薯生产基地建设

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机械化生产、规范化管理的要求,围绕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特别是富硒土壤区域为核心,在全县8个乡镇建设商品薯生产基地23万亩,总产量达34.5万t,新品种普及率达到90%以上,脱毒种薯率达到70%以上。低山以鲜食商品薯为主,兼顾加工用薯,二高山以上地区以主食加工原料薯为重点。

3.3 精深加工体系建设

县委、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和培植一批种薯、主食加工及营销企业,在土地流转、基地建设、厂区建设、金融信贷、人才培养等方面开设绿色通道,排忧解难。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产品特色强、辐射带动快、经济效益好、发展潜力大的龙头企业,提升产业整体实力,延伸马铃薯产业链条。鼓励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着力开展新产品、新工艺研发。

3.4 市场营销体系建设

按照“立足省内、积极外销”的发展思路,大力推介“恩施富硒土豆”系列产品,坚持“以质量取胜,靠富硒增值”,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大力培育发展一批马铃薯营销企业、中介服务组织和营销大户,引导、支持多种经营实体开展专业市场和电商平台建设。在椒园镇高速出口附近建立设施齐全、功能完善、吞吐量大的种薯、鲜薯、加工产品贸易中心,鼓励跨区域销售的专业门店建设和网店建设。

4 保障措施

4.1 强化组织领导

县政府成立马铃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组长,县直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研究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协调解决马铃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和实际困难。各乡镇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明确目标职责,建立考评奖惩机制。各职能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发展马铃薯产业合力。

4.2 强化政策支持

争取国土整治、土地流转、乡村道路、水利设施、贴息贷款、高产创建、体系建设、农民培训等各类项目和政策向马铃薯产业倾斜。整合各类资金,实行多元化投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和农民投入为主体、金融信贷投入为支撑的财力支持体系,加大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投入,全力推进马铃薯产业规模化生产。县级财政要将马铃薯产业发展资金纳入预算,在马铃薯种薯扩繁、仓储设施、加工设备、市场培育、技术推广等方面给予奖励和补贴。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吸引和拉动企业、金融机构及社会资本的投入,建立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加大国家、省马铃薯发展项目的争取力度,提高马铃薯生产机械购置补贴标准,将农户使用脱毒马铃薯纳入良种补贴范围。

4.3 强化科技支撑

大力推广高产栽培技术,集成应用脱毒种薯、育芽带薯移栽、深沟高垄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绿色防控等配套高产技术,促进马铃薯产业向高产、优质、高效方向发展。认真开展田间监测、预报、预警,切实推行马铃薯晚疫病“以防为主,统防统治”的植保工作方针。进一步完善马铃薯产业专家团队和技术推广体系,围绕市场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抓好服务和培训,以提高脱毒良种覆盖、机械化生产和统防统治比率为突破口,进一步提升马铃薯产量水平和效益。

5 结语

到2020年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总产量达到37.5万t。良种普及率达到90%以上,脱毒种薯率达到70%以上,加工转化率达到30%以上。努力把恩施州建成武陵山区乃至南方地区最大的马铃薯科研推广中心、马铃薯种薯及富硒商品薯生产中心、主食产品加工和流通中心。

[1]谢从华.马铃薯产业的现状与发展[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

[2]卢肖平.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意义、瓶颈与政策建议[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4).

[3]何贤用,杨松.马铃薯主粮化与马铃薯全粉及其生产线[J].食品工业科技,2015(12).

S532

A

1004-7344(2016)13-0211-02

2016-4-10

杨锦宏(1973-),男,农艺师,本科,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鲜薯主粮种薯
马铃薯种薯退化的原因及预防
“巫溪洋芋”鲜薯质量控制技术现状及对策探讨
三主粮高质量发展科技研究之路知识产权获得
鲜薯储藏技术
马铃薯种薯贮藏性能和贮藏技术分析
马铃薯主粮化
马铃薯将成为我国第四大主粮
贵州:马铃薯大省地位突显
脱毒马铃薯微型种薯繁育技术
四川省马铃薯种薯体系现状、问题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