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院校财务管理模式研究
2016-07-12天津大学韩琳琳
天津大学 韩琳琳
我国高等院校财务管理模式研究
天津大学 韩琳琳
摘 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校的财务管理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在此基础上,对高校的财务管理目标和模式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对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等院校 财务管理模式 保障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得到了系统科学的改革与发展,高等学校作为法人单位的地位得到了认可,高校管理制度也得到了充分发展。在高校体制发展趋势下,高校的财务管理模式也要做出相应的变化。目前,高等教育已经越来越大众化,规模增大、高校人数迅速增加,高校的资金和经费也大幅增长,在现有背景下,系统分析高校的财务管理模式,对于高校健康发展、推动高校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1 文献综述
高等院校的财务管理是学校发展的经济保障,是学校重要的经济活动之一。其运营模式与企业不同,不是以利润为导向,更多的是公益价值。国外学者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1)高校的预算管理。Dposnei认为财务绩效预算有助于实现学校的预算工作,能够推动高校活动的有序健康发展;Peter A研究表明,全面预算管理是高校在财务预算工作中的有效手段。(2)高校的成本管理。Willians认为高校的成本管理对于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果,需要采取有效的成本管理措施;Bruce认为需要由社会中的各个不同机构来共同承担高校的成本,包括政府、捐赠等。(3)高校业绩评价。Cullen运用经济、效率和效益三方面的指标来对高校的业绩进行评价。
国内学者对于高校财务管理的研究也进行了很多的探索。陈良从成本补偿角度对高校的成本问题进行了探讨;李晓融从高等学院的财务管理目标方面进行研究,认为高校在科研和教学基础上,要提高高校收益;刘红宇则认为需要进行高校的体制改革,有效地解决政府财政拨款问题。
本文在上述学者的研究基础上,对于高校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探讨,以期对高校财务管理模式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2 高校财务管理的目标
高校在财务管理方面一般遵循着依法管理、多元化筹集资金、合理安排教育资源等原则。从这些原则基础上出发,高校在财务管理方面的目标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2.1 预算管理
预算是高校财务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要完成目标,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制度,构建预算评价体系,对预算效果进行评估。同时还要建立科研经费的考核机制,有效地增强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
2.2 筹资管理
高校的资金来源主要有政府拨款、对学生征收的学费、社会捐赠等。高校需要合理规划这几类资金来源在高校总资金中的比重,跟各级政府部门建立良好的关系,能够得到政府更多的支持,对于学生的学费问题要合理收取,同时也鼓励企业、校友等建立基金会,以提高学校的资金水平。
2.3 财务分析
高校在预算和资金基础上,还要做好相应的财务分析,对于高校的收支情况有一个有效的了解,改革高校的财务报表体系模式,构建财务报告分析体系,给高校领导做决策提供有效的帮助。通过收支分析,有效降低财务风险,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3 高校财务管理的模式
现行高校实施“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体系,高校的财务管理模式主要分为三类:集中管理、分散管理、集中管理与分散管理相结合。在集中管理模式下,财务方面高度集权,资金由校长和财务主管领导等统一管理,在学校设置总的财务管理部门,统筹管理学校的全部资金。完全分散管理模式是指资金由学校和学院两级部门来管理,少部分经费归属于高校,大部分经费分配到学院。目前我国高校更多的是采取集中管理模式,一部分高校采取的是集中管理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的模式,完全分散模式在我国高校中还是不存在的。高校在财务管理模式选择中,应当与学校的发展战略保持统一,能够实现学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同时还要能够协调好各个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能够使国家、教师以及学生的利益得到充分的保证,在资金充分使用的基础上,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4 高校财务管理创新模式实施的保障措施
为了有效落实高校的财务管理创新模式,需要有相应的保障措施,主要包括组织保障、制度保障和财务评价三方面的保障措施。
4.1 组织保障
在统一领导的基础上,进行集中核算。高校资金由财务部门管理,其他各个部门不得私自收取费用,财务部门负责整体资金的流入和流出,做到前中后各个环节的有效运行。
科研项目规划。学校在全部资金基础上,对于每年的校内项目立项做合理安排,对于项目评审和资金使用做到严格管理,使得项目资金运用到位,杜绝滥用经费的情况。
绩效评价。对于高校的财务部门管理人员实行奖惩措施,全面监督、严格考核,从源头上进行控制,保证绩效的科学衡量,使得责任、权利、义务等都能够落到实处。
4.2 制度保障
实施全面的预算管理制度。对于高校的资金进行合理的规划使用,做好每一年度各项收支预算,做到收支平衡,对于经费的使用要建立严格的审批流程,由各级领导逐一审批,并在财务部门备案。预算编制要科学规范,在基础设施建设、设备、人员等各方面建立专门的资金明细,有效的考核各项支出。
建立会计核算中心,对高校的资金进行集中管理,各个部门要有效使用高校的各项资金,采用不同成本中心模式,对各级部门的费用进行独立核算。
对于大型资产设备,要建立独立的管理体系,成立资产管理部门,管理学校的固定资产、仪器等设备,在经费申请环节,需要有资产管理部门的审批,使得大型设备的产权归属与使用权相分离,以有效地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系统,建立有效的财务管理平台,实现财务管理的办公自动化运行,能够实现对财务体系进行动态监控,实现数字化和信息化运营模式。
加强内部审计。高校在财务管理中,内部审计制度是重要环节,成立审计部门,配备相应的审计人员,对每季度高校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保证审计人员的专业性和独立性,使得审计结果更加客观合理。
4.3 财务评价
在明确高校财务管理目标和模式的基础上,需要对高校财务情况进行合理的评价,高校需要建立一套财务评价体系,在评价体系中,对于财务风险的预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传统的财务核算基础上,需要建立量化分析指标,合理评估高校资金的使用效果,真实反映资金的运用情况,从而发现高校财务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及时调整评价体系,以及改进资金的运用模式。
在财务分析中要遵循统一性、整体、完整、可比、符合不同主体利益的原则。使得高校资金能够得到充分运用,以有效的保障社会、老师和学生的利益。
5 结语
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改革,其财务管理模式也要不断地作出调整与变革,这就需要完善高校的财政制度和资金经费制度。我们在高校财务管理目标和模式基础上,总结了落实高校财务管理模式的有效措施,能够保证高校目标的实现,达到高校办学的要求,从而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Otto Auranen,Mika Nieminen. University research funding and publication performance 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J]. Research Policy,2010(39).
[2] Carsten S,Jonas S. The moderating role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resources on the performance effect of multitasking:evidence from the R&D performance of surgeons[J].Research in Accounting Regulation,2013(42).
[3] 陈荣芳.节约型高校的财务管理元素及其优化对策[J].会计之友,2010(4).
[4] 崔邦炎.关于当前高校财务方面几个问题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1(17).
[5] 肖魏,王义.公立高校财务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14(8).
[6] 许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改革政策文本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4(31).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6)06(a)-061-02
作者简介:韩琳琳(1981-),女,天津人,硕士,会计师,主要从事高等学校财务问题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