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影响企业统计数据质量的原因及对策

2016-07-12洛玻集团洛阳龙海电子玻璃有限公司李艳

中国商论 2016年16期
关键词:数据质量问题对策

洛玻集团洛阳龙海电子玻璃有限公司 李艳



浅析影响企业统计数据质量的原因及对策

洛玻集团洛阳龙海电子玻璃有限公司 李艳

摘 要:众所周知,国家统计局的工作成果对内为我国政策的制定、方案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经济决策做出了贡献;对外定期向人们公布各种经济信息,使人们及时了解我国乃至世界的经济运行走向,所以,统计工作在不知不觉中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但是,统计特别是企业统计在具体的实务工作中却不被人们所重视,从而导致统计数据的质量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目前在许多企业里,普遍存在着统计数据失真的情况,这一现象不仅会影响企业的经营管理,也会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最终导致统计工作的无效。作为一名多年从事统计工作的管理者,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以及初步的社会调查,浅析当下影响企业统计数据质量的原因以及改进措施,希望有助于企业今后统计工作职能的发挥,以此更好地促进企业其他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企业统计 数据质量 问题对策

我们知道信息是人们沟通的重要载体,其中,反映信息的重要工具之一就是数据,当然也包含着统计数据。可以说统计数据在宏观的政府调控与微观的企业管理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就企业而言,它为企业的生产、经营、销售、监督等工作提供了合理的保障,同时还为企业对现状的分析、未来的预测、市场的推测提供了有效的依据。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统计数据失去了“数据库、智囊库”的作用。具体影响因素如下。

1 目前影响企业统计数据质量的因素

1.1 领导重视不够

在许多企业里,领导普遍存在着关注生产、重视销售、揣摩市场、巡视财务,却忽略统计管理的情况。绝大多数的领导对统计数据的质量缺乏高度的重视,在数据的使用上都偏爱财务数据,统计数据成了为上报而上报的应付差事。由于领导的不重视,导致统计工作在部门之间、职工之间失去影响力,所以统计工作得不到领导的支持、部门的协作、员工的帮助,从而影响着统计信息质量。时间长了,统计工作被人们错误理解成只为上级报送服务,而不是为企业经营服务。

1.2 统计团队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

许多企业在技术核心队伍建设上,强调人才的重要性、梯队的连续性;在财务管理上,强调业务能力与整体素质的考核,并将财务部门作为重要的岗位来抓。但是,在统计队伍的建设中,却缺乏这方面的整理,导致统计工作人员素质不高,人员变动频繁,这样对统计数据的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如统计队伍中,许多人员是办公室人员兼职、财务人员兼职、工人以工代干等,他们当中许多人员没有统计上岗证,先天性的理论知识不足,再加上缺乏专业性培训,导致他们的工作水平与能力不高。另外,人员变动频繁,队伍缺乏稳定性,导致业务生疏、工作进度开展缓慢,工作质量与方法方式的提高更是无从说起。上述这些问题使统计人员缺乏责任心与使命感,因此对统计数据质量的提高产生了极大的阻碍作用。

1.3 原始数据的真实性有待加强

从统计工作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知道统计是对原始事物的真实反映。又因为基层统计数据是最原始的数据源头,所以基层统计工作至关重要。但是,许多企业不安排基层统计人员,此岗位由操作人员代替,或者安排了基层统计人员,但是其能力与责任心不强,导致记录不详细以及不准确,甚至出现低级错误。再加上许多企业都实行了基层承包责任制,许多基层领导以及职工为了集体或者个人的利益,故意弄虚作假、不报实数,甚至与实际相差很大,这样就从源头上影响了统计数据的质量,使统计后期的工作失效。这种现象在实际工作中大量存在,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因为其危害极大。

1.4 统计基础工作薄弱

我们知道会计有着国家统一的制度与核算模式,会计电算化有着全国统一的软件与模式。但是,统计却缺乏这样的规范管理。目前在许多企业,会计核算、人力资源、经营管理等部门都进行了统一内部联网,使整体系统从最原始的数据产生到最终的数据分析都有一套完整的数据库体系来支撑。但是,统计很少有企业上上下下统一联网的软件系统,有的地方,特别是基层还是多半手工登记统计台账,即便是机关科室,也是半机械化半手工化,同时在全国也没有统一正规的统计数据电算化软件,加之层层登统,导致系统误差与操作误差严重,从而影响了统计数据的质量。

1.5 统计资料的报送缺乏衔接性

目前我国统计管理体制基本上是“归口管理、分级报送”。这样就会出现同一指标在同一企业的不同部门分别向不同的主管上级在不同的时间里报送,如财务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统计部门、经营部门分别向所在的区、市各个主管部门分别报送,又由于统计报送的时间与财务核算的时间脱节,再加上人们普遍对统计数据不重视,所以预算与估算成了统计报送的辅助手段。这样统计数据与实际就会产生差异,如遇特殊情况下,差异就会很大。这样的统计数据到年终不加以剔除与修改而直接予以使用,对使用者和管理者以及政府部门都是有害无益的。这也是国家以及各级政府部门在今后的统计报送时间上应该给予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2 针对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因素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从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我们应该针对不同原因采取多种手段,齐抓并管将统计的信息质量搞上去,是统计管理者们的最终目标。

2.1 更新理念

既然统计是一门专业学科,而不是估计预算的上报工作,所以我们就要更新理念,转变观念。将统计由过去的自下而上的单一报送方式向左右上下兼有多项运行方式发展,让统计信息参与到企业的管理、决策的制定中来。所以,要增强统计作用的意识,领导要懂得自身是统计数据的最终责任承担者,一方面领导要参与到统计工作中来,另一方面要提高统计部门的地位,这样也能得到各个部门的配合与支持。同时,在财务部门要专门设立财务核算的统计岗位,这样可以将二者的工作有效融合,再有,要加强全员的宣传教育工作,让全员对统计工作给予正确的认识与支持。

2.2 强化统计队伍的素质建设

作为一名统计人员,尤其是统计工作的领导者,我们不能只强调客观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原因,我们还要从自身的主观因素出发,查找自身的不足,并进行切合实际的弥补,使自己不断成长,让自己在统计岗位上发出耀眼的光芒,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与企业价值的有机融合。如在工作之余加强业务的学习与理论知识的补充,参加统计职称考试、参观同行先进的工作流程、积极参与统计继续教育与统计法律法规的学习,努力开阔自己的视野,将自身融入外界环境之中,并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之中。另外,企业也应加大统计的岗位与人员的培训力量,在时间上给予支持,在精神上给予鼓励,在物质上给予奖励。如将统计职称、学历、能力、效率作为衡量其工作业绩的标准之一,并将其结果与其奖金、绩效紧密相连。

2.3 加强统计工作的基础建设,确保原始数据的真实有效

我们知道,统计原理强调数据的质量是统计的生命。原始数据的真实可靠是统计质量的生命源泉。所以我们要加强统计基础工作建设,严把统计数据质量源头关。首先企业要加强统计工作的基础建设,完善统计工作的基础设施,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都应给予一定的投入。如建立统计信息网络化,健全统计指标体系,建立全方位的数据库管理模式,使数据从最原始的基层反映到中间过程的加工整理当中,乃至后续分析应用都能确保数据质量的有效性。

2.4 尽快改革统计制度,实现统计数据一览表

首先在企业内部加强统计方式方法的改进,以此提高统计工作效率。并发扬部门之间的协同效应作用,让部门之间能够在相互制约的同时,更要相互配合,这样有助于推动一套制度的实施。其次,政府部门如财政、工商、统计之间也要相互沟通协作,避免数据从多方位获得。最后国家也要尽快改革统计制度,改善国民经济核算需求与统计的口径、时间、标准不配套不衔接的状况。逐步统一统计的口径、标准,克服统计数据出自多门、勾稽关系混乱的现象,尽量将社会经济活动高度集中地反映在一套表内。

3 结语

总之,从上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性以及目前工作存在的不足,我们也分析了不足存在的主客观因素。我们也有理由相信,通过统计工作者的自身努力、企业领导的支持、社会政府部门的监督、国家政策的完善,统计数据的质量将有质的飞跃,使其为企业的发展、国家的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柴亚玲.影响企业统计数据质量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1).

[2] 何兆芸.我国统计数据质量问题及改进措施研究[J].山西科教,2014(10).

中图分类号:F2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6)06(a)-025-02

猜你喜欢

数据质量问题对策
电子商务平台数据质量控制系统及仿真模型分析
强化统计执法提高数据质量
浅析统计数据质量
金融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的国际借鉴与中国实践
浅谈统计数据质量控制
提高政府统计数据质量,增强政府公信力
小学英语课堂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测量船质量管理QC小组探索与实践
城中村改造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