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元认知理论对高校声乐教学的价值

2016-07-12莫大尼湖南科技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425000

大众文艺 2016年3期
关键词:元认知促进作用声乐教学

莫大尼 (湖南科技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425000)



论元认知理论对高校声乐教学的价值

莫大尼(湖南科技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425000)

摘要:元认知是教育心理学领域一个热点问题,它由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以及元认知调节组成。高校声乐教学过程其实质就是一个以心理调节为主导的过程,完全可以借助元认知相关理论知识来解决自身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因此,无论站在声乐教师层面或学生层面来看待元认知都能从中获益,并改善教学效果。

关键词:元认知;高校;声乐教学;促进作用

一、元认知相关理论阐述

1.认知概念

元认知是由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弗拉威尔(Flavell)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个概念。在弗拉威尔看来,元认知指“个人关于自己的认知过程及结果或其他相关事情的知识;``````为完成某一具体目标或任务,依据认知对象对认知过程进行主动的监测以及连续的调节和协调。1”因此,元认知我们可以理解为两个意思:第一,它是一个知识体系;第二,它是一个认知的活动。

2.认知要素

按照弗拉威尔的观点,关于元认知理论的组成要素是由“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部分构成”2。元认知知识是一种文本性的、静态的理论存在,是个体对认知过程的理论总结;元认知体验即个体对认知过程的感悟和体会;元认知监控是个体通过认知体验之后所做出的相关反应。

二、元认知与高校声乐教学之间的关系

从元认知的理论体系中可以认识到元认知十分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知识体系和实践体系同等重要;而这一切都是基于对个体心理活动的总结和疏导。高校声乐教学是高校音乐专业教学领域里唯一将心理调节活动放在首要地位的学科;无论是声乐教师或是学生他们在教或学的过程中,心理意识的活跃程度决定了整个教学效果的好坏。

以教师为例,对各种与声乐专业相关联的理论书籍的研读能扩充教师们的视野、加大教师们对本专业的理论研究深度、及时了解本专业领域的各项发展方向等益处,这种理论准备工作也便与元认知知识概念相吻合。其次,声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教学需要而对学生进行各种心理暗示、想象力的激发从而引导学生将声音往正确的感觉转变。在实际指导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很多不可预知的阻力,比如由于学生个体差异导致的理解力、模仿力以及想象力的不均衡,使得一部分学生对教师所引导的话语感到无所适从,这时候教师就获得了一定的信息反馈:即自己刚刚的教学提示是失败的。而此时教师所获得的信息反馈过程就相当于元认知体验过程;再次,当声乐教师获得相应的信息反馈之后,就势必要做出相应的教学调整——如果反馈信息表明学生理解了自己的要求,那么就可以将刚才的教学提示继续运用下去;如果信息反馈表明学生无法理解自己的话语,那么就需要立即调整教学方式和教学用语。这就和元认知监控的相关理论要求相匹配。

高校声乐教学中学生群体所处的位置较为复杂,他既重要又被动。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对教学效果的评定方面,教师的教学效果是好是坏完全由学生的演唱体现出来;但是由于受到专业教学传统的制约导致学生们在课堂上比较拘谨,处于被动接受信息的地位。即便如此,从学生群体身上也能发觉元认知的三大要素,比如:学生与教师一样需要声乐专业知识的积累,需要了解人体生理学、解剖学、物理学、声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只有获得了这些知识之后,在学习中才能做到既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这实际上便是与元认知知识挂钩了;此外,学生在获得教师的相关提示的时候,要在思想上做出反应,对老师提出的要求以及指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以声音的形式反馈出去。这整个过程实际上就已经是元认知体验的过程了;最后,当学生对老师的指导做出反馈之后,根据老师的相关意见做出下一步的演唱反馈——或维持先前的发声状态,或调整先前的发声状态。不管采取哪一种方式,都已经进入了元认知的监控状态了。

三、元认知能力是高校声乐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的保障

通过上文论述,我们可以清楚的认识到元认知与高校声乐教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不是单维度的,而是多维度的;元认知理论还能对高校声乐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

1.元认知知识的价值体现

“元认知知识就是有关认知的知识,即关于个人的认知活动以及影响这种认知活动的各种因素的知识。3”“在学习过程中,元认知知识具体表现为:学生对自己已有的基础知识、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特点、学习方式的认识,对学习任务以及制约学习任务完成的诸因素(如学习目标、学习能力、学科特点、教材结构等)的认识,对学习策略的种类及各个策略的特点的认识。4”对于高校声乐教学而言,学生特别要重视元认知知识的积累,但凡与本学科相关的或是交叉学科的基础知识都要掌握,比如:声学、物理学、解剖学等领域的与歌唱发声方面相关联的内容,或是直接与歌唱发声相关联的一些声乐教育家所撰写的论文集或专著等。此外,还要对声乐专业学习的特殊性有足够认识,充分了解到本学科与其他姊妹学科在学习方法、学习规律等方面的差异才能有助于自身的专业学习,才能更好的配合好老师的教学。

2.元认知体验的价值显现

“在学习过程中,元认知体验具体表现为:学生在学习前能预测到自己的学习可能成功或失败;在学习过程中意识到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以及自己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在学习结束后则产生由学习成功或失败而带来的喜悦、自信、效能感或困惑、焦虑、无力感等。5”在这段论述中,对高校声乐教学最具关联的便是学生学习前能预测自己的学习可能获得的结果是什么,这对于声乐课堂上的学生而言也能理解成学生在演唱发声之前可以预测或想象出自己即将发出的声音是什么样式的?这在声乐专业领域被称之为“超前听觉”,即“在未唱出具有固定音高的声音之前,仿佛预先听到了所要唱出的声音的音准高度、母音的音型、音色、声音力度的强弱6”等要素。这种元认知体验对于声乐教学而言其重要性就显而易见了。学生在发声前都应该事先预测甚至预知到自己将要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或者说应该明白自己需要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只有这样先知先觉才能充分调动歌唱的各个器官随之发出悦耳的歌声。

3.元认知监控的价值体现

“元认知监控就是主体在进行认知活动的全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自觉的监视、控制和调节,以达到预定的目标。7”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元认知监控的价值体现就要根据主体的不同而区别对待。如果主体为教师,那么元认知监控也就意味着教师在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学生发声上的不同问题时,还需要不断鉴别自身所使用的方法是否起到了预期的效果?起到了多大的效果?是否还有改进空间?等问题,并且同时还需要做出是否要对教学思路和手段进行调整的判断,教师的这一套思维流程贯穿整个声乐教学的全过程。当主体为学生时情况又有所不同,这时的元认知监控便是学生在发声时对自己所使用的发声方法进行判断和辨别的过程,在这期间需要不断反问自己这种发声感觉所发出的是什么样的声音?音质如何?这种感觉和这种音质是否达到老师对声音的要求?等问题,与此同时,还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发声状态进行梳理和调整,这是一个不断进行否定和肯定自我相交替的过程,这也是学生专业能力取得进展的必经之路。

高校声乐教学在整个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对教育心理学理论的依赖决定了元认知相关理论必然与声乐专业教学的内在规律存在着诸多关联。这些关联又从元认知三个组成要素中得到充分体现。因此,元认知理论体系对于高校声乐教学来说不仅仅是具有隐性的理论研究价值还具有外在的实践指导意义,将他们两者进行聚合性的研究对提升高校声乐教学效果、扩充和丰富与其相关的研究基础都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

注释:

1.Flavell J H.Metacognitive aspects of problem solving.In:L B Resnick ed.The Nature of Intelligence.Hillsdale,NJ:Erlbaum,1976.232

2.汪玲郭德俊.元认知的本质与要素[J].心理学报,2000,(4):459

3.陈英和.认知发展心理学[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313

4.赵长林.元认知理论与物理学习[J].山东教育科研,1999,(10):8-9

5.同上:17

6.邹本初.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19

7.董奇.论元认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9,(1):68-74

莫大尼,湖南科技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音乐学(声乐演唱及理论研究)。

作者简介:

猜你喜欢

元认知促进作用声乐教学
OBTL模式下形成性评估在高职高专医学英语教学中的促进作用
冬奥会对张家口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发展策略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农业经济的促进作用
试论新媒体对舞蹈艺术发展的促进作用
论流行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元认知理论视角下的大学外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