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影视观众心态,拓宽影视文化市场——有关影视导演与观众心态的思考

2016-07-12肖芳雷深圳宝安电视台518101

大众文艺 2016年3期
关键词:拓宽影视心态

肖芳雷 (深圳宝安电视台  518101)



把握影视观众心态,拓宽影视文化市场——有关影视导演与观众心态的思考

肖芳雷(深圳宝安电视台518101)

摘要:影视观众的心理随着社会和时代的推移变迁而不断更新,认识把握好观众的心理,是拓宽文化市场的一个必要前提。本文就影视观众心态的把握与文化市场的拓宽谈点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影视导演;观众心态

电影和电视是文化艺术最为重要的载体之一。这里就影视观众心态的把握与文化市场的拓宽谈点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此观照深圳目前的影视创作,并与正在创作和准备创作影视作品的同仁一起探索,希望也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启示作用。

一、认识观众布局,把握观众心态

要客观地分析当代观众的心理,首选必须认识当代观众群的心理布局,笔者以为当代观众群的心理布局可以分为三大类型。即:娱乐心理型、传统心理型、先锋心理型。

(一)娱乐心理型的观众群

他们的覆盖面最为广大,换句话说,就是这一批具有娱乐心理的观众决定着影剧文化市场的兴衰。

由于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广大观众文化意识结构相应产生变化,人们开始对消费文化有了新的认识;现代大工业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进程的加快,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想得到一种心理上和生理上的暂时解脱和轻松,因此他们试图从影剧圈内得到一种理想主义式的梦幻般的满足。随着时代的发展,时装表演、卡拉OK舞会、音乐茶座、体育比赛等娱乐活动的场所不断拓宽,娱乐品种日益增多,迫使影视市场要及时把握观众的心理变化。从某种程度上讲,渴求娱乐心理的出现,对于一个处于现代工业文明社会和信息时代的观众来说,具有一种能够焕发人们生命热情的积极性。

(二)传统型的观众群

传统型的观众心中无不打上传统文化烙印,面对九十年代以来的文化现象,一些中年观众心目中的理想主义观念开始动摇。对这批受传统文化意识和理想主义激情影响多年的中老年观众群,我们不能一味强求其改变多年形成的观赏心理和审美观念,而去迎合今天风靡一时的“娱乐型”。而应充分认识和尊重这批观众的心理,拍出一定数量的历史题材影片,排练具有地方特色而又有政治意味的戏剧,以满足和丰富这批观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目前,一些地方影剧院结合传统型观众的心理开设的“地方戏剧专场”拥有大批中老观众,并丰富了老年人退休后的生活,占领了影剧文化市场,同时又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三)先锋型的观众群

在当代观众群中,既不属“娱乐型”,又不属“传统型”,这批少量的观众有超前的观赏意识,我们称之为“先锋型”的观众群。

这一由知识分子占据大多数而组成的观众群,他们并不只是把寻求刺激和放松当成唯一重要的快感,这批观众具有一种强烈的超前意识。超前心理在娱乐型和传统型的艺术品中得不到相应的精神满足。影剧文化既然是以表现人的价值和满足人们的审美理想为已任,那么,就应充分满足这批超前意识的观众。让他们真正从“先锋型”的探索片和探索性戏剧中得到一种人生的启迪和文化昭示。80年代以来电影界崛起了第五代导演,他们的作品有深刻地思想性和哲理性,先锋型心理的观众把思考看作是一件大快事。

当代观众的审美心理虽然急剧变化,但是稍作一番冷静地审视便不难看出观众心理在骚动中的相对稳定性,即可用以下简式表示:当代观众心理=娱乐型+先锋型+传统型。只有认识观众布局,才能把握观众的心态,从而尽可能安排生产、放映、演出,满足各个层次观众精神需求的文化消费的文艺作品,也才有可能进一步搞好影院的管理,让文化市场的杠杆在为促进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有效的作用。

二、拓宽影视市场,必须扩大和强化观众的思考和参与意识

多年来,观众心理一直为理想型的革命激情所统帅,这种理想型的观众心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影响和左右着大批观众的成长。但这一倾向导致我国文艺陷入概念化和公式化的桎梏中而不能自拔。这个教训在跨入新世纪之际,是值得我们深刻反思的。

当历史跨入世纪之交之际,在急剧变革的社会面前,观众渴望从某种表层的说教中解脱出来,去真正感受人生价值的重要。从前一直处于被动接受客体的观众已开始变被动为主动。他们已不仅仅满足于被动的接受影剧艺术了,而是积极地选择、热情地评议,近年来群众性影评、剧评活动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所突破。

当代观众这种参与意识的强化,虽说与当代社会中娱乐形式日趋增多有关,但最关键的一点应归功于人们的思想解放,以及人们审美情趣的升华。当代观众参与意识的逐渐明朗和强化,不仅从精神上消除了人们的自我心理匮乏,满足各个不同层次观众的审美娱乐心理,而且还为艺术生产部门的计划、选题、风格提供了较为全面的信息,观众的参与意识可以通过群众性评论活动反馈观众心理需求,以便提供艺术创作和生产的决策参数。只有调动观众的参与意识才能使观众与演员的距离拉近,才能使你的文艺作品引起观众的关注,有观众关注的文艺作品才能拓宽文化市场,从而达到鼓舞人、教育人、陶冶人的作用。

三、把握观众逆反心理,繁荣影视文化市场

逆反心理是当代观众心理变化的另一重大特征。它是和参与心理同时出现的一种观众心态,逆反心理的形成也是有其历史缘由的:

从建国初期到文革前,文艺部门对电影的拍摄、放映,戏剧的创作、排练等一系列过程,都绝无相反意见出现。若有不同看法,就必是文艺毒草,说得一无是处,批得体无完肤,这种极不正常的现象竟持续了多年。在此背景下逆反心理便萌芽产生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大观众的逆反心理伴着文艺的繁荣而开始逐步减弱了,但并未能完全消除。由于变革中商品经济的冲击波,又将艺术生产和文化市场从一个极端冲到另一端,即从政治需要的传声筒变为商品经济的寄生虫。“戏不够爱来凑,武打要上房,爱情要上床……”艺术上无创新,题材上没突破,此类产品只一味追求经济效益,甚至不择手段地搞夸大其辞的各类广告宣传,以猎奇的情节和镜头招揽观众。这对于挣脱长期精神桎梏的当代观众来说,无疑又是一次戏弄。难怪前些年电影圈有识之士呼吁,要评选最差影片,要给不负责任的创作者以经济制裁。由此可见,当代观众忍受不了再次戏弄,如果逆反心理在当代观众群中形成一种固定心态的话,那势必导致文化市场日趋恶化。

那么,作为特定历史转折时期所出现的观众逆反心理怎样才能控制和扭转呢?

第一,尽力生产出既能满足广大观众在艺术上的审美需求,又有商品经济中的新生文化消费观念的优秀影视剧作品。用品位较高的实例来矫正观众的逆反心理,用鲜活的人物,高尚的情操陶冶人,要用有鲜明人物个性的人物,演绎跌宕起伏的情节。

第二,在对作品的广告宣传和评论过程中,应本着客观公证的态度,不应夸大其辞,瞎捧瞎吹,这样才有可能使当代观众中存在变态逆反心理逐步改变过来。

总之,对当代观众的心理研究,不能局限于只对观众心理作表层的分析,而应该透过文艺美学和文化市场学全方位地加以研究,以便制订措施,采取果断正确的决策。广阔的文化市场会给我们文艺创作、生产以及影剧院的管理提出一个个崭新的课题,这些课题蕴含着乐观的前景。

猜你喜欢

拓宽影视心态
小小羊肚菌 拓宽致富路
城市道路拓宽改造设计探讨
人这一生,都在为心态买单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有轻松的心态 才能克服困难
只要心态好,我就是班里最靓的仔
做谦逊的人
拓宽宣传平台 讲好人大故事
我省拓宽企业“混改”——不搞“一刀切”、不搞“拉郎配”
中国影视如何更好“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