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馆办团队之我见——浅谈蒙古贞安代舞表演团队的建设与发展

2016-07-12包乌日汗阜新民族艺术团123100

大众文艺 2016年3期
关键词:培训基地蒙古人才队伍

包乌日汗 (阜新民族艺术团  123100)



建设馆办团队之我见——浅谈蒙古贞安代舞表演团队的建设与发展

包乌日汗(阜新民族艺术团123100)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史称蒙古贞,是蒙古族聚居地。多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各类民间文艺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其中,蒙古贞安代舞表演团队就是在这样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诞生的,它依托本地区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不断发展壮大。蒙古贞安代舞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和创新,由原来驱邪治病的“苏怒斯”安代舞逐渐派生出“乌日格”安代舞、“胡都根”安代舞、“塔然”安代舞。现如今,《蒙古贞健身安代舞》走进了百姓的文化生活,伴随着人们度过一个又一个难忘的岁月,对弘扬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遗产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现已成为蒙古贞民众一项不可或缺的文化活动。

一、队伍建设,是团队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

任何一个表演团队都离不开人才队伍的支撑,人才是基础更是关键,它能直接反映出一个团队的艺术水平和表演质量。我馆非常重视人才队伍建设。首先,建立专业规范的人才评价体系。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以德艺双馨为导向,开展演艺人才推荐活动,对整体素质较强的辅导干部,进一步的调查、确认,确实符合德艺双馨培养条件的辅导干部,被纳入人才队伍的建设之中。其次,制定具体实施计划,秉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德艺双馨”的用人理念,以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为基本原则,将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演艺技能人才队伍作为主要任务,以形式多样的专业技能竞赛、岗位练兵、技能培训等为手段,制定出一份详细的、切实可行的培养计划,全面启动人才培养工程,强化职业资格,建立演艺技能人才的岗位序列。第三,加大奖励、激励力度,完善馆内辅导干部成才的动力机制。引导团队人才立足本职,钻研业务,提高演艺水平,实现团队发展,建立演艺人才带头人制度,给予必要的学习、培训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开展以老带新,充分发挥馆内优秀员工在技艺传承方面的重要作用,使我馆表演团队有了梯次的专业人才队伍。

二、系统培训,是团队建设与发展的必要手段

1.理论基础,专业辅导。安排专业辅导干部把古老的蒙古贞安代舞整理创新成教学版的《蒙古贞健身安代舞》,以视频的形式进行传播规范,它在保留古老安代舞风格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创作理念,使安代舞的肢体动作更加舒展、优美、独特,达到健身健美的目的,《蒙古贞健身安代舞》光盘的出版发行为安代舞表演团队提供了专业化、系统化、规范化的教材,为团队的人才队伍建设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2.真抓实干,知行统一。有理论基础,又有了师资力量的准备,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是顺利完成组织、辅导、培训工作的前提条件,如果失去这个前提条件,也就谈不上什么发展。举办各类培训班提升团队的专业技能和表演水平,如2011年9月辽宁省百馆千站辅导培训工程(阜蒙县蒙古贞健身安代舞骨干特色培训班)如期在阜蒙县举行,此次培训以社区、学校及35个乡镇民间文艺团队骨干为主,累计培训2000余人。这次培训极大推动了本地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升了安代舞表演水平和知名度,扩大了对外影响。

3.以点带面,厚积薄发。为了更好的普及和广泛传播蒙古贞安代舞,我们深入基层,走进社区、村屯、学校,近几年来,我馆利用农闲时节先后多次派出专业干部走进我县民族乡镇沙拉、佛寺、哈达户稍等地为农民举办《蒙古贞健身安代舞》培训班,累计培训人数约50000人。走基层、接地气这种培训方式,推动了安代舞人才队伍的培养,增强了安代舞表演团队的骨干力量,壮大了安代舞这支表演团队。我们的培训不仅要在社区、学校,更要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以点带面普及开来,让所有喜爱民族文化的人们加入到安代舞表演团队中,成为安代舞的传播者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引领者。

三、创建培训基地,是团队建设与发展的源泉

蒙古贞安代舞表演团队的建设与发展只有立足于本民族文化这块沃土上,才会生机勃勃,要想持续健康的发展,组建培训基地尤为重要,它会源源不断地为团队输送表演人才。首先,我们从孩子抓起,先后组建阜蒙县蒙古族实验小学、蒙古族初级中学、东梁学校等多个安代舞培训基地,并多次安排我馆专业辅导干部对培训基地的学生进行集中培训。其中,阜蒙县蒙古族初级中学,就有多个版本的安代舞表演。第一版本的千人安代舞作为该学校的大课间操来展示,1999年被评为辽宁省优秀大课间操。2002年第二版本800人的蒙古贞安代舞表演参加阜新市第六届城运会开幕式表演,2003年第三版本600人的安代舞表演参加阜蒙县广场舞比赛,荣获一等奖,2008年第四版本1000人安代舞参加县庆50周年开幕式表演,同年,阜新市篮球节千人安代舞表演等大型活动,2012年第五版本600人安代舞参加阜蒙县首届蒙古族那达慕大会开幕式表演。多所民族学校已把蒙古贞安代舞作为大课间操来展示。再有,把35个乡镇的文化站作为培训基地,不定期的对乡镇文化站长和文艺骨干,采用理论到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规范、系统地培训《蒙古贞安代舞》,使它的传播范围更加广泛。第三,把民间业余文艺团队作为安代舞培训基地,并派专业指导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指导,使培训的人员结构上有了新变化。安代舞基地的组建和集中培训,让不同年龄段的文艺骨干均能受到传统民族文化的熏陶,使他们能够在音乐中得到启迪,在舞蹈中得到锻炼,在活动中得到快乐,达到传播民族文化的目的,同时为团队提供后续人才的支撑和保障,为本地区群众文化活动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总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滋养一方文化,愿安代舞表演团队永远植根在蒙古贞这片沃土上,健康持续的发展下去。

猜你喜欢

培训基地蒙古人才队伍
攀枝花纪检监察院四川省纪检监察干部培训基地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督导评估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培养新时期青年人才队伍的思考
《蒙古秘史》中的奶食文化研究
蒙古靴
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更好助力追赶超越
蒙古正式废除死刑
环境保护部北京会议与培训基地锅炉煤改气项目
农业部第26家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揭牌
中石化海外技术支持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