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2016-07-12孔德小雅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241000
孔德小雅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 241000)
声乐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孔德小雅(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241000)
摘要:声乐是人们通过优美的旋律、动听的声音来抒发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一位优秀的歌唱者,不仅要有良好的嗓音条件,还要掌握高超的演唱技巧,更重要的是要运用自己的音质和演唱技巧准确地表达和传递歌曲的情感,进而引起听众相应的情感体验,与演唱者、歌曲创作者产生共鸣。因此,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情感表达的重要性,并采取有效方法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的培养,将这一教学内容贯穿在声乐教学的始终。
关键词:声乐教学;情感表达;培养
声情并茂的歌唱能够体现声乐的真正魅力,这表明,歌唱艺术之所以能够吸引人,不仅取决于美妙的声音,更在于其中蕴藏的情感表达,可以说情感是声乐作品的灵魂。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很多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了培养学生声乐演唱技巧上,忽视了对学生情感表达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的演唱缺乏生命力。作为声乐教师,我们要认识到教学中的不足和缺陷,不仅要让学生学习气息、共鸣、呼吸等声乐技巧,还要注重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使他们的歌唱达到以声传情的目标,能通过美妙的歌声表现音乐作品的主题思想和情感。
一、情感表达能力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
1.有助于提高声乐演唱的表现力
在声乐表演中,表现力是指演唱者为了达到某种演唱标准或要求,在歌唱过程中最大限度的展示自己的优点,使听众能够心领神会、受到感染的能力。简单来说,声乐表现力是指歌唱者将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悟,以及歌曲中蕴藏的情感,通过自己的歌声传递给听众的能力,即演唱者演绎声乐作品的能力。声乐表现力不仅需要演唱者掌握高超的演唱技巧,更需要演唱者领悟作品的思想情感、了解创作者的创作目的、把握声乐作品的灵魂。因此,在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能帮助学生提高声乐表现力,使他们的演唱更动听、更感人,进而使他们成为合格的歌唱者。
2.有助于歌唱者把握不同地区和民族的声乐作品风格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内涵,而且每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内涵又因为生活环境、文化背景的不同而产生了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也会反映到各个民族的音乐中,形成了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而且是每个民族特有的因素,不同的音色、音调代表了不同的情感,因此,在声乐教中,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能帮助他们把握不同地区和民族的声乐作品风格,以及作品中蕴含的民族情感。
3.有助于歌唱者准确表达声乐作品的审美情感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人们的审美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但是每个人的审美水平是不同的,不同的人对同一声乐作品的审美体验是有很大差别的,即便是同一个人,其在不同的情绪或心境下欣赏同一首声乐作品,也会产生不同的审美体验和感受。虽然人们的审美体验是不断变化的,但是他们对于声乐作品表达的情感的感知是不断深化的,因此,在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有助于他们深入感知声乐作品的情感,能使他们在演唱过程中更加准确地表达声乐作品的审美情感。
二、声乐教学中的培养学生情感表达能力的方法
1.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
在声乐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不仅是对学生进行基础训练,教给学生演唱技巧和方法,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尤其是要培养他们积极的情感,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情感表达习惯。具体来说,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将情感交流贯穿在声乐教学的始终,通过情感的桥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处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把老师当作良师益友,这样,有助于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而且能为学生创造发挥他们主体性的机会,有助于学生在自由表达、相互交流中得到自我确认和肯定,进而产生学习动力和积极的情感。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在获得教师的肯定与表扬后,会产生兴奋激动的情绪,因为他们的努力有了收获,自我确认的情感得到了满足。因此,在声乐教学中,教师要多留意学生,及时发现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细微变化,并及时给予帮助和引导,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亲近感,愿意与老师进行情感交流,并将这种积极的情感转移到学习中。在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中,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能快速理解和掌握声乐作品蕴含的思想与情感,并且在演唱时能恰当地展现出声乐作品的声音形象的情感状态。
2.了解声乐作品的时代背景
任何一首声乐作品都有其创作原因,都具有特定时代的烙印,或是记录了某个时代的一个事件,,或是寄托了创作者的思想情感,或是反映了人们的的喜怒哀乐。总之,不同的声乐作品都尤其时代背景。因此,在声乐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歌唱中的情感表达能力,就要引导他们了解声乐作品的创作年代,分析其创作目的,这样有助于学生把握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情感 。比如,《喀秋莎》这首声乐作品,但从旋律和歌词来看,是描写美好爱情的歌曲,但是分析这首歌的时代背景,我们会发现这首歌在倾诉对恋人的思念之情的同时,也寄寓了别样的爱国之情。因为这首歌创作于前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喀秋莎既是士兵们对恋人的代称,也是他们所使用的火箭炮的名字,因此这首声乐作品蕴含着复杂的情感,在演唱时要将两种情感都表现出来,这样才能真正传递这首歌的思想内涵。因此,在声乐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声乐作品的时代背景,这有助于他们快速掌握作品的思想情感,进而提高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3.丰富学生的知识内涵,提升他们的艺术修养
演唱是众多艺术种类融合的产物,包括乐曲、诗歌和演唱技巧等。声乐教学中,在培养学生歌唱技巧的同时,让他们多了解一些艺术知识,有助于提升他们的艺术修养,而且对于学生更好地表达声乐作品的情感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艺术是互通的,声乐表演与美学、史学、文学等众多知识有内在联系,若演唱者对这些都毫不知晓,那他的演唱就没有灵魂与内涵,而且演唱中的情感表达也会显得空洞苍白,缺乏感染力与说服力,别提感动他人了。著名声乐教育家沈湘教授说:“不能把时间仅仅耗在发声练习上,一般地提升了综合素养,声音也随即提高,若有了认知,即便绕弯路也不会很远。”所以,在声乐教学中,只教给学生发声方法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需要帮助学生丰富文化内涵,提升艺术修养。准确生动的情感表现力只能在宽博的文化艺术素养的基础上才能建立,所有动人的演唱都和演唱者日常的生活感受与艺术累积紧密关联。累积越深厚,在表现歌曲内容时就容易感动听众,在演唱中更能让歌曲得到生动感人的展现。
总而言之,在声乐表演中,情感表达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联接演唱者和听众的桥梁,是演唱者和听众产生共鸣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声乐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培养学生情感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并探索和研究有效的方法,加强对学生情感表达能力的培养,进而促进他们演唱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晓岚.浅谈声乐教学中对学生情感以及表现能力的培养[J].音乐大观,2011(12).
[2]祁佐华.浅谈音乐教学中情感表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2).
[3]桑素萍.声乐教学中学生情感表达能力的培养[J].大舞台,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