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文化遗产角度的丽江古城音乐文化

2016-07-12和桂莲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系674100

大众文艺 2016年10期
关键词:音乐文化多元文化

和桂莲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系 674100)



世界文化遗产角度的丽江古城音乐文化

和桂莲(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系674100)

摘要:丽江古城音乐文化是在丽江古城独特的发展背景下形成的一种多元音乐文化。本土音乐、洞经音乐、藏族民歌、滇剧等不同音乐形式的流传,使丽江古城的音乐文化既体现了纳西族文化中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特点,又以一种多元文化的格局保留了多种音乐文化的形态因子,从而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丽江古城;音乐文化;多元文化

1997年,丽江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成了世界级的保护对象,丽江也因古城而名扬全球。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丽江古城,不仅保存了作为物质文化的古老建筑,同时也保存了大量非物质文化的内容,如宗教、习俗、文学、艺术等等。

在明朝以前,丽江大研古城叫“谷崩芝”——有仓库、有集市的村寨。集市就在现在的“四方街”。因为有了集市,集市周围便逐渐形成了临时性或永久性的商业建筑,把露天集市包围了起来,然后再逐渐发展为商业小镇。集市意味着商业行为,而商业则更多地意味着与周边地区、与异域文化的交流。这种文化的交流使得丽江的纳西族得以模仿和接受多种外来的文化。同时,在长期的交流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外来的文化与本土的纳西族文化交融在了一起。

另外,由于丽江古城的木氏土司长期以来不排外,在经济文化领域实行兼容并蓄的政策,还从外域邀请进一大批手艺人、商人,让他们沿河盖屋。大量的移民进入古城,无形中又加快了各种文化的渗透。改土归流之后,内地流官在丽江古城大力推行汉文化,使丽江古城文化逐步增大了各种模仿的成分,本土文化中越来越多地被融入了许多外来的元素。到了民国时期,进入丽江的外来文化人大量增加,新文化在丽江古城的传播急剧加快,“东巴文化”“白沙细乐”“纳西山歌”等一些纳西族原初的文化逐步向乡村、山野退缩,在古城的居民中,尤其是在古城的文化人中,一些本土宗教和文化逐渐被视为“下里巴人”而受到歧视,而一些外来的文化则成为了“阳春白雪”而备受追捧。

丽江古城的音乐文化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了一种比较复杂的多元格局。内地的道教洞经音乐在丽江古城融入了一些“白沙细乐”等本土音乐的元素,成为了古城的丽江古乐,并且影响到了丽江古城周边的一些村寨。云南古老的剧种滇剧,成为了丽江古城文化人最喜爱的唱腔之一。由于抗战时期茶马古道丽江至西藏的马帮运输异常繁荣,藏族民歌的旋律在丽江古城也成为了古城居民喜爱的音乐之一。

在丽江流传得最广的音乐是两套大型古典乐曲。一套叫《白沙细乐》,一套叫《洞经音乐》。《白沙细乐》是纳西族古老的音乐套曲,与汉文化无关。原有12个乐章,后来,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只完整地保留下了7个乐章。这部套曲源于一场发生在远古的战争,是纳西先民的乐师们为战争亡魂创作出的一部哀伤动人的安魂组曲。随着外来音乐文化的进入和以汉文化为代表的主流文化的渗透,《白沙细乐》在丽江古城越来越被边缘化,乐队和乐手被逐步排挤,只能逐渐退出丽江古城的文化舞台,仅仅在乡村还得以部分保留。

在丽江古城流传得最广、参与的人最多的另一套音乐便是传自中原的洞经音乐。在丽江古城,洞经音乐曾经是文人雅士、贵族富商们的“必修课”。

洞经音乐是明代传入丽江的道教音乐,主要用于谈演道教经典《玉清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改土归流后,随着汉文化的快速传播,演奏洞经音乐一时之间便成为了一种时尚,能够加入洞经会、皇经会演奏洞经音乐和谈演洞经,甚至成了当时衡量文化修养的标准之一。

在清代和民国时期,丽江范围内乐会及乐队组织很多,爱好音乐的纳西男人几乎都参与着音乐团体的活动。当时活跃在丽江的乐会和乐队主要有洞经会、皇经会和乐会。在丽江古城,洞经会又叫“坛经班”,参加者多为贵族阶层和文化人中的音乐爱好者,会长一般由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担任。皇经会早期主要演奏道教皇经,演奏的乐器和曲目比较简单,后来改为用洞经音乐演出。其成员多为中层社会的音乐爱好者。乐会则是丽江城乡百姓自发组织的自娱性洞经音乐团体,不演奏经典,演奏的时间和方式都十分随意。在洞经会和皇经会正式活动的时候,先必须完成道教的一整套规定程式。演奏要求也比较严格。然而在丽江古城,洞经音乐的演奏实际上已经脱离了宗教意义上程式,成为了独立于宗教以外的单纯的古典音乐。古城人在闲暇的时候,随便找一个借口,大家就聚到了一起。各自带着心爱的乐器,闲坐于花园之中,然后便开始演奏洞经音乐。这种方式,不带有任何宗教色彩,也没有表演的性质。参与者除了自身喜爱音乐外,常常还冲着不少演奏之外的乐趣。在丽江古城,那些有名的才子几乎都是演奏洞经音乐的高手,不少普通百姓也能用笛子、二胡奏出部分洞经音乐。

丽江古城的洞经音乐虽然是内地传入的道教音乐,但在长期的流传和排演的过程中,依然参杂进了丽江纳西族的传统音乐元素,演奏中使用的乐器除了汉传的以外,还有在《白沙细乐》中使用的“苏古笃”(胡拨)、“拨簸”(芦管)等仅存于丽江的古乐器。演奏的风格在长期的流传中自然也带上了纳西族音乐的一些特点。

上个世纪90年代,丽江古城古乐会——“大研古乐会”的30多位乐手,到北京、南京和欧洲巡演,以“人老、曲老、乐器老”的“三老”乐队成为了各电视台、电台与各报的热门话题。

在抗战时期,丽江古城是茶马古道上的中转站,丽江的商号老板最喜欢请藏族做马帮头和赶马夫。马帮从西藏回到丽江古城后,马夫们在古城附近的草坡上达起帐篷。入夜,马夫们就会拉起弦子唱起民歌,跳起欢快的藏族舞,许多古城人也会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之中。在那个时期,这样的场面几乎天天都有,因为那时每天都有马帮进出丽江。于是,藏族的民歌、西藏的旋律便成为了丽江古城那一个时期的主旋律了。

民国初期至解放前,随着外来文化人的大量进入,滇剧传入了丽江古城。滇剧是云南古老的剧种,发端于明末清初,初成于清同治时期,成长于同、光之时,变革于辛亥前后,兴盛于抗战之前。但滇剧在丽江古城最兴盛的时期是在抗战之后,在那个时期,丽江古城的很多滇剧爱好者经常邀约排演滇剧,还有业余滇剧组织“戏友会”。他们或在学校的礼堂里排练演出,或在黑龙潭公园的戏台上举行演唱活动。在丽江古城的重大节日里,滇剧戏友的节目往往成为保留节目。台下站着看戏的戏迷也是热情高涨,遇到唱得好的“角”出场,台下叫好声一片。遇到唱得不好的新手开唱,台下会有人大叫一声“蹲”,全场观众随即蹲下,表示罢看。如今,当年排演过滇剧的黑龙潭戏台还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丽江古城的音乐文化,既体现了纳西族文化中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特点,又以一种多元文化的格局保留了多种音乐文化的形态因子,从而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郭大烈,和志武.纳西族史[M].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

[2]张兴荣.云南洞经文化[M].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

[3]牛耕勤.丽江古城话古今[M].云南民族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和桂莲,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系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音乐、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音乐文化多元文化
基于多元文化背景的艺术理论课程教学模式略论
如何将声乐学习作为音乐文化的积累
《粤江流域人民史》之广西壮族音乐文化《刘三姐》
论吉林省少数民族戏剧发展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
四川德昌傈僳族葫芦笙音乐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策略研究
西方音乐的魅力
多元文化语境下的民歌之功能
论教育与多元文化的关系
浅析BJD人偶的艺术性
现代室内设计的多元文化表现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