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民窑青花:绚烂至极而非平淡
2016-07-12拙玉斋瓷庄333000
曾 超 (拙玉斋瓷庄 333000)
明代的民窑青花:绚烂至极而非平淡
曾 超 (拙玉斋瓷庄 333000)
民窑青花以概括简练的表现语言,生动洒脱的形象,简洁明快的艺术风格使得民窑瓷器在当代大放异彩。明代青花处于全盛时期,民窑青花瓷肆意挥洒,让当代人感受到了它的“真”与“美”,在民窑青花中能够体会到自由、洒脱、奔放、朴素、宁静的美感。民窑的青花艺术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探索民窑的青花艺术能够启发现代陶艺的发展之路。
民间青花;简约;构图;笔法
一、民窑
民窑的最大艺术特点就是简洁质朴、自然生动。民窑与官窑在审美追求上有着极大的不同,从生产方式、审美目的、社会功能等等都有着明显的差异。官窑的瓷器以繁花似锦、花团锦簇的纹样形式为美,整体以“满”和“贵”为美。在封建社会时期,民间手工业者多数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在表达心中的情感和审美倾向的时候更加的直白朴素,因此,“简约”与“淡泊”是民窑瓷器的显著特征。“简约”“淡泊”的审美意境也是中国绘画艺术的最高境界,这种境界恰恰和官窑瓷器的精雕华丽的审美特点相反。民窑的瓷器不像官窑的瓷器受到诸多的限制,在造型上更加的生动简洁,感情上更加的真挚质朴,表达上通俗易懂。民窑瓷器的艺术特点体现了老子思想中的“少则得,多则惑”和庄子提出的“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二、文人画对名窑青花瓷的影响
中国的文人崇尚自然质朴,在简单的外在形式上追求内在丰富的理想境界。文人画区别于宫廷画院和民间艺人所作的画。文人画的作者须是有学问有素养的文人,推崇简约是历代文人画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特征。唐代李公麟在《宣和画谱》中说“笔愈简而气愈壮,景愈少而意愈长也。”简练的笔法更加能够形成意境深远的效果。元代画家倪云林提出“所谓画者,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文人画是一种淡雅而简约的艺术形式。明中期传统美学思想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新的文化思想产生,文人写意画盛行于世,而民窑的艺人们正处于这种文化氛围之中,民窑青花瓷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强烈的影响。民窑青花瓷器注重写意精神,对细节加以忽略,既降低了成本,又形成了民窑青花瓷作品中的不求形似的极简风格。
三、民窑青花瓷艺术的特征
中国是最早制作瓷器的国家,最早的有原始青瓷,宋代的瓷器也有过辉煌的荣誉,但中国瓷器走向高峰是在明代。明代,江西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青花瓷器是民代生产的主要瓷器。洪武时期,在景德镇设立“御窑厂”,瓷器才有了官窑和民窑两大系统。民窑瓷器在这一时期发展迅速,在中国瓷器的发展史上涂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民窑青花的艺术语言采用写意减笔法,以意为之,抒写我心。
民窑青花瓷的显著审美特征为“简”,它贯穿于民代青花瓷诸多作品之中。毫不夸张的说这一风格特征是民窑瓷器的艺术特色的代表,也是民窑与官窑最大的区别。民代的青花瓷有一种幽静、沉着、明快、洗练的艺术美感,其艺术形象以简练的手法,浓缩的形式,在表现语言上以少胜多、以小观大、以简胜多,体现了民间青花瓷画中对简的无限追求。在民窑青花瓷作品中,往往对客观事物的细节加以舍弃,提炼最为传神的元素,求“不似之似”的画面。这些看似草率的青花瓷器,寥寥数笔却让人捉摸不透,妙不可言。瓷器中的一笔而就,非一朝一夕能够做到,是工匠们无数次的刻苦训练,才能够做到胸有成竹,得心应手。因此,民窑青花瓷中简是一种更高审美意义中的简,它是需要有千锤百炼才能够做到的,是不可复制的。
“笔墨”本是中国画的术语,在陶瓷绘画领域里,笔和青花料与中国画中的笔和墨的使用有异曲同工之妙。青花瓷使用毛笔蘸上青花料在坯上作画,与中国画的笔墨相似,青花瓷中的用笔同时也在用墨,每一笔触都形成一个元素。从众多的民窑青花瓷可以感受到自由洒脱、酣畅淋漓的线条,民窑的青花瓷最大的魅力在于它简练的笔墨。民窑的青花瓷在笔墨上借鉴了中国写意国画的表现语言,作画打破了传统的绘画程式,用笔灵活多变,或刚、或柔、或刚柔并济;或静、或动、或以静制动;或细、或粗、或粗中有细,产生了各种艺术效果。最有神韵的青花瓷器往往是最少的笔墨,少则一笔,多则几笔完成的佳作。自然、不加以修饰,看似漫不经心,却用笔精准,拙朴中显灵动,简洁的画面耐人寻味。保留下来的民窑青花瓷片更是有一种野逸的审美情趣,受到当代人的大肆追捧。
“简”也存在于构图之中,往往构图精简,疏宕,瓷器的画面往往给人意象廖阔的视觉感。在大量的民窑青花瓷作品中,留有大面积的空白,这种以虚当实,虚实相生的手法,更加的为画面增添意境美。在传统审美思想里,“空则灵气往来”。在中国绘画艺术里,呈现出来的并不是客观事物的原貌,而是和画家的审美理想结合一起的人化世界。绘画艺术必须要借助于“形”来表达,而一件绘画作品首先让观者看到的也是“形”。民窑青花瓷的画工们在塑形上,绝不会照搬客观事物,而是逃离自然形态的真实局限,不求形似,但求神似。舍弃不必要的要素,对最本质的形态加以提炼,使得所画的形生动传神。例如,民窑青花瓷器中的婴戏图,其形象简练概括,头用一个圆圈表示,张开双臂的手则更像“M”,两个点便是眼睛,高度的概括已经看不到现实生活中“人”的形象,但无疑这种表现手法充分地把孩童的活泼好动、天真烂漫的特点表现的淋漓精致。
民窑的青花瓷器上的“简”不仅在绘画形式上,而且在内容上也是追求简和真,内容题材多和人们的生活相关,在内容题材上透出对生活简单纯朴的追求,向往大自然。在民窑瓷器中,我们不会看到矫揉造作、复杂多样的图案形式,而是民间艺人发自内心对客观物象的真情流露,他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日常生活中的景色、动物、植物、人物等,更加的善于表现出它们的美。民窑青花瓷借形抒情的艺术手法将客观事物转化为美好的诗境。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简”是民窑青花瓷的显著特征,它存在于笔墨、构图、造型和达意多个方面,它是瓷器艺人们对生活的理解以及自我情感最真实、最质朴的表达。
四、作为商品的民窑青花瓷
作为商品,就需要考虑到消费群体和制作成本,消费群体的购买实力和审美习惯。民窑生产青花瓷器的消费主体是普通老百姓,除了需要考虑到经济实用以外,普通百姓的审美也必须考虑进去。作为文化层次较低的市民,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瓷器当然更受欢迎,精致繁复,威武庄严的的东西很难让人们有购买的欲望。民窑青花瓷以其发色淡雅、简洁生动的画面迎合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在明代,一个陶瓷艺人一天需要绘制三五百件器皿,这使得在绘制过程中不可能精雕细琢,原本复杂的样式也要简化。因此文人画在构图和用笔上对民窑瓷器影响很大,将文人画中的笔墨情趣借鉴到瓷器的绘画之上此乃明智之举。
民窑青花瓷显著的特点——“简”,简约美是一种高境界的美。民窑青花瓷在陶瓷历史中如一缕春风,呈现出清新自由、简单质朴、灵气生动。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