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田园主义
——浅析中国新乡村景观规划改造

2016-07-12王一傑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院环境艺术系610000

大众文艺 2016年5期
关键词:乡村规划建设

王一傑 (四川音乐学院 成都美院环境艺术系 610000)

新田园主义
——浅析中国新乡村景观规划改造

王一傑(四川音乐学院 成都美院环境艺术系610000)

一、新乡村规划改造中存在的困难

中国经过30多年的城镇化建设,忽略了乡村的规划建设以及人论文历史的传承,暴露出了大量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问题。国家正在着手解决这些问题,但是各级政府缺乏懂得乡村建设的经验以及思路,导致城乡差距不断加大:改革开放以来,高速发展的中国农民不仅没有减少,而且还增加了两个多亿,这和其他国家国情是非常不同的。很多从土地逃离的农民及其家庭处于既留不下也回不去的尴尬境地。与此同时日益挤压的乡村出现各种空心化、老龄化、留守儿童、粗暴建设模式等等问题,这些都是综合的因素造成的,最大的原因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割裂感太强。新乡村规划的道路任重而道远

(一)资金困难

乡建需要资金投入运作,然而很多企业家并不愿意去投资,就武汉市来说,做旅游业的老板现在都在亏损,其根本原因来说:因为旅游点如果不是依靠名山大川的资源,基本属于周末经济和假日经济,单靠周末经济带来所有人员的运作和设施维护,是达不到较快盈利的,而且消费非常有限。

(二)缺乏全面系统的设计团队

乡建需要综合性的团队来合作建设,尽管现在有一些富有社会责任感的设计团队和领头人努力的改善新乡村建设,也落成了一些成功案例,但不光是由这些,包括村里面的政府身份注入,还需要更好的拥有建设意识的综合性团队。如果作景观的团队,不懂农业,就无法把产业的因素考虑进去,懂种植的,如果不懂景观,便没有办法把他的东西更好的表现出来,这就造成了环节的脱节。我认为要做乡建,需要一个团队长期性的合作,以及一个长久的适当方式精确切入。

(三)大部分新建乡村没有特色,千篇一律

在设计风格上的创新,也是乡建需要寻觅的一个道路,乡村的设计,应该多样化取代千篇一律。许多乡村的现状都是房子方方正正,逐家互相效仿,缺乏风格性的节点。在区域的功能上面,也存在很多问题,地域分配不均,功能模糊混杂,卫生条件差不适宜人生活等等

(四)没有从产业、生态等基础上解决根本问题

现有的大部分乡村改造和规划,多是只考虑到场地的功能分区,改善村民的卫生住宅条件,在田园里修起高楼小区,抛弃古色古香的民宅田地。然而高污染的产业模式依然运作,生态净化系统依然没有真正落实。这与城市扩张无异,并不是最好的规划设计,更加没有远瞻性和时代意义。真正持久而具有的生命力的乡村建设应该是帮助当地村民们找到既能改善生活文化条件的改造方式,又能够保留村庄原有的特色和原生态。

二、新乡村规划改造思路和意义

应当用更有情怀的方式来改造乡村,让乡村不再是单一地、被动地接受改造,在这一过程中,甚至能催发乡民的自我觉悟,自我提升。这种良性互动下,保留乡村独有的文化特色,改善乡村生活环境与条件,使乡村具有“把人留住”的魅力。

旅游和乡村建设,相应配合产业发展。乡村不是第二个城市,应该在二者的差异中寻求发展道路。要解决三农问题,提升土地价值等,从文化、经济、景观等多方面去思考,植入休闲产业,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提高乡村生活质量、优化乡村环境、塑造农业文化,使城市或村镇都可以和谐健康互补的发展。

中国城市中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常年远离家乡在外打工造成很多不可避免的社会问题。建设规划改造新乡村,提高农村就业率,让爸爸能够回家陪孩子,有尊严的领工资等都是值得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

三、乡村规划设计要素

(一)重保护,轻改造

回归田园,建设美丽新农村营造与土地和谐相处的田园生活方式,乡村环境之所以有宜人之处,就是因为它独特的味道,设计中应该注重保护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建筑、桥梁、广场、小品、树木花卉等等。规划前应该仔细考察,统筹兼顾,尽可能保留原始的风味,使它免于变成千篇一律的新农庄。在建设过程中,要将田园空间与居住空间有机的结合、农业产业功能与文化产业有机结合、乡村建筑空间与新型居住空间相结合。

乡村建设应该建设的更像乡村。乡村文明才是乡村真正的价值核心和魅力所在,将当地的历史文化,甚至是土坯房、茅草屋都要慎重的保留和改造,保持它原汁原味的地道“乡”味。

(二)寻找乡村各个要素之间的综合发展的可能性

乡村规划改造的涉及方面很大,有自然要素、生活要素、人文要素、土地要素等等方面。如果能够将这些要素有机合理的结合在一起,将它们有序的穿插和排列,乡村建设就能够更具特色、自然生态的发展。如在农田与种植方面,延续现有场地特征的基础上重点植入有机农业示范板块,未来再逐渐延展推广。例如在水域和池塘方面,保护现有的沟渠、河道,全面提高生态景观功能多样性 ,将水生植物栽培、湿地净化、休闲垂钓、水上泛舟等水景要素融入其中。

(三)寻找乡村规划改造新定位

乡村休闲为城市人带来还乡情节,提供乡土教育。为乡村定义为文化小镇、艺术小镇、休闲小镇等。兼具乡土淳朴的气息和舒适便捷的生活氛围,这是一个新的模式和方向,为乡村寻找适于时代发展的出路。给乡村本地人们提供一个留下来的理由,满足了城市人对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平静纯粹生活的向往。

为规划场地寻找准确的定位非常有必要,合理的定位和目标能促进场地的生产模式、产业、人文、旅游等等方面健康长远的发展。提高产业动力,在规划过程中要注重以高效科技农业生产为基础,再加以补充第三产业服务业,使他们共同发展形成互补的产业模式。发展中要扣准核心和定位,以乡村休闲、文化旅游、艺术家村、田园小镇等等为核心都可以使乡村更好的转型。

1.保持和土地原生态能力

在规划改造乡村的过程中,更应该遵守的原则就是尽可能保护当地的自然生态。在基础设施、管网排列、垃圾污水等问题处理上都要寻求更加安全自然的方式。而在乡村产业方面,应该鼓励和帮助农民找到更加低污染和高经济效益的产业或者模式,代替旧的高污染项目,从而提升乡村整体自然人文环境。比如推广有机农业项目,逐渐改变传统农业种养方式,减少由于农业生产带来的资源污染。或是在农业灌溉排放系统中植入湿地净化系统,提高场地的水环境品质。

大树公益团队就尝试了这样一个产业改造的项目。横沙岛的蟹苗田有一万亩,对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导致旁边的沟渠没有其它生物。大闸蟹的市场非常好,要改善环境就必须要用收益更高的生态农业代替它。最后设计团队选择了无花果这种农作物,这是在欧美非常流行的水果,日本东京每个月无花果的销量是40万斤,虽然现在在国内的知名度还不是很高。2013年经过一百亩试验田改造至今,水渠已经开始有癞蛤蟆了,而无花果的销售和产量都在稳步增长。

2.交通网络的全面发展

农村里有句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确实,交通的发展是支持乡村转型的重要环节。便捷的交通不仅能够带动本土产业的发展,更能让乡村与外界更好的接轨,不管是水上线路还是路上线路都应该重点整合设计,主干道路要联系整个场地的各个功能节点,为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铺开网络,奠定基础。

作者简介:

王一傑,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院环境艺术系景观规划专业2014级研究生。

猜你喜欢

乡村规划建设
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召开乡村规划专家研讨会
在推进“两个机关”建设中践行新使命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强化使命担当 建设“两个机关”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
筑乡注乡情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乡村规划探讨
从乡村旅游开发视角分析生态乡村建设规划中景观植物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