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线条在绘画中的艺术表达方式及审美意蕴研究

2016-07-12牟逸萌西南大学400715

大众文艺 2016年5期
关键词:审美意蕴表达方式线条

牟逸萌 (西南大学 400715)

线条在绘画中的艺术表达方式及审美意蕴研究

牟逸萌(西南大学400715)

摘要:线条的运用历来在中西方绘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古今中外诸多画家及美学理论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本文以“线”在中国画中的艺术表达方式为切入点,分析比较中西方绘画中线条运用方式的异同,以及书法艺术对国画用线的影响,深入研究线条在中国画中所展现的审美意蕴。

关键词:线条;中西绘画;表达方式;审美意蕴

在中国画中,线条是艺术家将客观对象进行抽取、提炼、简化后所得到的形象符号。它表现出的特点是概括简练的同时还能清晰的显示出不同物像具体的特质。这些特质就是通过或浓、或淡、或粗、或细、或直、或曲的线条表达出来的。这些不同形态的线条传达着不同的审美体验,因此中国画中的线条不仅仅表现物像的轮廓结构,同时传达画家主观的思想状态和精神意趣。因此这些线条既是线条本身,而某种程度上讲又不只是线条本身了,它变成了画家传达主观情感的媒介。

一、中国画中线的艺术表达方式

中国画家历来把线作为一种有生命的、表现生命的元素感受线。这些线或轻柔流畅,或春蚕吐丝,或深厚坚实;从古至今中国历朝历代的画家经过发明、传承和积淀创造出无数的运线方式,因此中国画有十八描之说;画家运用各种线条的组构来表现个体的情思;并运用线条的长短、粗细、曲直、方圆、干湿、浓淡、刚柔、强弱、肥瘦、毛光、顿挫、徐急、疏密、隐显等对比手法,表现物像的气韵、形体、空间、质感。使得线在运动变化中产生自然和谐的美。

二、中西方绘画中“线条”运用方式的异同

(一)中国画中线的个性化处理是为了更好的描绘形象,表现情感。根据不同的描绘对象,用线的粗细、大小、长短等都要认真的研究考虑。中国画中的线具有抒情的性质;例如表示愉快的线通常以流利而无顿挫,转折而不露圭角为标志;而表示低沉情绪的线,往往会有停顿,并呈现出一种艰涩的状态。于是线的曲直、行顿、盘旋、往复、聚散、疏密往往与艺术家的心情或者画面情绪的基调交相呼应。中国画历来以线表达意境、情感,因此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对线条力度的表现是倍加重视的,其基本功也特别重视用笔的力度,而且中国画相较于西方绘画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是不可改动性和不具覆盖性,因此中国画对画家基本功的要求十分严苛,创作过程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中国画中的气韵、形体、空间、质感都是在这一气呵成中形成的。

(二)西方画家在勾线时往往将线条与人体解剖结构紧密结合,在线的认识与表现上,有较多的理性特征,将线作为一种视觉形态,用线的不同表现方法达到造型准确、空间合理的表现目的。西方绘画中,每根线条都清晰的交代结构与转折,骨点和体积。人物面部可以刻画的很用力,而头饰衣褶等可以从简处理;这种线条交织而产生的节奏美感在视觉上无疑使得人们产生强烈的空间感。西欧绘画用线简练而有表现力,线条的走向暗示光的存在,从而再现肌肉和骨骼运动的方向,使身体更具运动的张力和动感。这些得益于画家对人体解刨的深刻理解和对明暗体积的认识。

(三)西方绘画在画面中表现空间和质感方面与中国画相较有异有同。以人物素描为例(在这里笔者认为中国的写意人物画也属于一种素描,与西方铅笔素描唯一的区别仅仅是表现材料不同),西方人物素描中常对一些装饰物做细致的描绘,这些装饰物有时是首饰;有时是服装的装饰品,类似于蕾丝;甚至是衣服上的印花;这种装饰物打破了过于准确细腻所造成的画面呆板的感觉。由于线的组织表现在曲直、软硬、虚实的不同,也使得画面中自然的形成各类空间。这一点与中国画一根线条上以浓、淡、轻、重、肥、瘦等表现空间的手法有所区别。但此二者都依据线条的对比变化而产生空间差异,也算是异曲同工。西方绘画中画面的空间要借助于形象的完整,而形象的饱满需要每个运线都准确的抓住人物的形体结构。好的素描,线条会随着形体的凹凸起伏以及各个造型骨点而发生变化,中国画将这种变化完全融入到形形色色的运笔技巧中,再搭配适当的留白,从而使绘画对像得到一个更丰满的艺术形象。

三、中国画中运线的技巧

中国画对用线的重视程度超过任何其他画种,历代画家对用线的揣度和研究使中国画的线达到无与伦比的高水平。画家们将线发掘到极致,使其成为无限妙品,其经典案例不胜枚举;如吴道子的飘逸灵动,韩晃的浑厚凝重,梁楷的狂放不羁等多种颇具个性的绘画表现手法。画家们通过速度快慢的控制,可以体现出空灵、节奏、韵律、虚实之美;通过疏密组织,气势和动态,可以体现出空间、个性及造型之美。

(一)中国画注重线之间的排列组合,使之具有粗细、长短、纵横、虚实、疏密等关系。

(二)中国画注重用线的的轻重、巧拙、干湿、藏露、刚柔、顺逆。它们可以达到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体为线的效果。

(三)中国画充分利用冲、漏、扫、刮、刷、沾、拓等造型手法‘使传统线的造型方式由理性向非理性延伸。

四、从书法艺术到国画的审美意蕴

几千年来中国绘画吸收了书法艺术中行笔的精髓,使中国画的用笔简练含蓄,与其说中国画是画出来的,不如说中国画是“写”出来的,这大概就是写意之所以成为一种绘画方式的原因;而从未听说“画意”成为一种创作手法,它仅以表达绘画理念的概念存在。

中国的书法艺术有一种“气韵”美。气韵表现书法作品在时间整体上的完整性及作品的生命韵律感。“气韵”这个词属于时间美学的范畴,在书法的线条构成中表现为流畅感、节奏感和整体感。书写的流畅性使书法在线条的呈现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时间顺序。书写的节奏感与作者的艺术感受力息息相关。作品章法上的整体感即所谓的生气贯穿其中,而“韵”更多的体现在作品整体的协调性上。韵让作品凝结为一个整体,从整体的角度出发,线条的点画结合奇正、宽窄、大小等达到恰如其分的安排。

“气韵”是绘画精神气质的一种具体表现。气韵生动是指绘画作品形神兼备、栩栩如生;不仅要描绘出对象的外部特征,还要体现其内在精神。中国画吸收了书法艺术的精髓,创作过程挥洒自如又富于诗意神采,韵味悠长。画家将来源于自然的神韵融入主体的追求,意趣在于笔端,寓于个人情怀,形成了中国画独一无二的审美意蕴。

在当代中国画的今天,气韵生动所投射出的审美意蕴依旧是绘画中表现一切的语言,优秀的绘画作品必须具备生动而有气质的韵律,“气韵生动”所表现的审美意蕴是一幅作品灵魂的最好诠释。

总之,中国画中的线就像是古今画者的一条纽带。光阴飞逝,这些执笔写意的人随时空幻化而去。然而这条带着美好意蕴的墨线却生生不息,绵亘至今,直到永恒。它是绘画的本体命脉悠扬而缠绵的延续与倾诉。我们仿佛看到一支毛笔的婉转回旋间,从那尾墨泓中研磨出中国式的气韵灵颜;在墨与水粗糙却带有情怀的精致中,让具象的万物苍生都在这方寸黑白间,撩拨起几分意念的幽微恢宏。

参考文献:

[1]宗白华.艺境[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3]周积寅.中国历代画论[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

[4]朱志荣.中国审美理论[M].北京出版社,2005.

[5]沈子丞.笔法记[M].文物出版社,1982.

[6]李泽厚.美的历程[M].文物出版社,1981.

[7]叶朗.现代美学体系[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8]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人民美术出版社,1968.

[9]李洪明.艺术鉴赏[M].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

牟逸萌,学生,美术学硕士,单位:重庆市西南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研究方向:美术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审美意蕴表达方式线条
线条之美
浅谈中国古典舞作品《粉·墨》的文化传承
论明代文人茶画中的审美意蕴
将感悟能力培养植根于有效的阅读活动中
柳州都乐岩溶洞景观的特色表达研究
《大鱼》的意象叙事及审美意蕴
图案的艺术表达
大可:把线条玩到极致
试论朝鲜朝文人李廷龟的中国山水游记创作
烧脑的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