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萨杜尔和大卫波德维尔的《世界电影史》比较
— —以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章节为例
2016-07-12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610065
胡 洋 (四川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 610065)
乔治萨杜尔和大卫波德维尔的《世界电影史》比较
——以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章节为例
胡洋(四川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610065)
摘要:乔治·萨杜尔和波德维尔与汤普森的《世界电影史》对电影的阐释与研究为广大电影爱好者以及电影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历史意义,本文从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这一篇章出发,通过对这个电影时期从不同角度的对比去全面深入地了解法国1930-1945年的电影世界。
关键词:诗意现实主义;电影;社会背景;风格
“乔治·萨杜尔的《电影史》运用了传统的艺术杰作理论和社会学批评理论,而大卫波德威尔版本则偏向于现代文化批评理论来阐释电影史。”1两者的电影史都是把电影的发展轨迹延伸到社会历史的发展背景中,从一种综合式的研究模式中去分析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各方面的因素对电影的构成影响和模式制约。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的不同风格模式的电影,通过这种综合式辩证的历史观去深入发掘,但两者的研究方向还是有所区别的,本文通过比较法国诗意现实主义时期的电影史学,使我们更好地去了解这一时期的电影。
从目录看,波德维尔将法国诗意现实主义分为两部分,先研究了20世纪30年代的电影工业与电影制作,再去研究法国诗意现实主义。而乔治·萨杜尔电影史中的诗意现实主义是直入主题的。研究的时间范围都是从1930-1945年,但是在二者的叙述中又有所不同,萨杜尔电影史中的法国诗意现实主义叙述在高峰期1935-1940之后,仍然细致全面地概述了1940-1945年之间法国电影在二战期间的发展,主要风格是将“自然的和社会的故事”结合在一起的风格。而在波德维尔的叙述中是以雷诺阿最杰出的作品《游戏规则》作为结尾,并分析了诗意现实主义电影的幕后工作者,总结出这几位优秀的布景设计、作曲家、编剧共同创造的这一辉煌时期。
对于诗意现实主义的定义二者也有所不同,在萨杜尔的版本中是以罗歇·曼维尔在1945年出版的《影片》一书中的话来介绍的:“1935年以后,一些大制片公司的破产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因为这种破产使得独立的制片人和导演们有机会去摄制一些影片,这些影片虽然在数量上并不太多,但它却构成了法国的一个新的学派:即人们称之为诗意现实主义学派。”2在波德维尔的版本中是这样描述的:“许多令人难忘的1930年代的法国电影都有着称之为诗意现实主义的倾向。它并不像法国的印象派电影和苏联的蒙太奇电影那样有统一的运动,它只能说是有一个总体的倾向。”3
波德维尔的叙述在全书的编写中广泛运用到的写作策略主要是:社会发展产生的整体格调会对电影创作产生影响以及不同电影之间的联系影响着电影作者在创作方面能动的反应,比如在文章最初提到在二战时“在这四年期间,电影的拍摄和放映的情况都有根本上的变化,许多电影工作者不得不逃亡或躲藏起来。然而,那些留下的人们努力维持法国电影业的生存。结果,有些影片因其幻想、孤立和逃避的格调而独具特色”。4
而在乔治·萨杜尔的叙述中是以电影人以其独特的个人风格对历史所产生能动作用为主要内容的,并且在史料的选择阐述中运用历史中的电影人在当时的背景环境中行为描写。比如在社会背景的介绍方面,乔治·萨杜尔主要从电影的主体范围出发,介绍法国电影界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态度和反映,并分析了当时百代和高蒙两大电影公司的工业制片方式在艺术和商业上的失败,让读者感同身受。而波德维尔则用了比较宏观的视角介绍了经济大萧条的法国以及由于法西斯联盟而建立起来的左派联盟组织,还有二次世界大战对法国电影的影响,导致法国非中心化的电影制作方式,使其具有了和其他国家不一样的法国特色。
在历史中个人的能动作用在乔治·萨杜尔对于诗意现实主义的概述中详尽地分析了当时各个导演之间,作品之间的特点、联系和影响。另外,将电影与现实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诸多历史史料反映了乔治·萨杜尔的历史实证主义传统,重视对史料的发掘、考证,文章最开始提到有声影片《骗子大王》中“我有我妙法”这句歌词对法国人以及法国电影界乐观主义的影射。
和萨杜尔不同的是,波德维尔版本没有详细的对30年代法国电影导演的介绍,而是选择诗意现实主义时期最有代表性的导演及其作品进行分析,多为对进步电影的书写,但同样也和社会背景一样,从整体落实,注重对历史史料提出新的问题,而不像萨杜尔那样事无巨细的论述。另外,在书写当时有外国导演拍摄的法国电影时,波德维尔着重介绍了德国导演派斯特、迈克思·奥佛斯在法国的拍摄的作品,同时还提到了其他移民导演拍摄的作品,比如俄裔犹太人安那托尔·利凡拍摄受到国内外欢迎的电影《梅叶林》。
在谈及具体的诗意现实主义创作中,萨杜尔和波德维尔都提到了代表人物及其作品的创作形式,然而二者在论述过程中的材料组织与立足点却截然不同。在萨杜尔的叙述中,他以电影批评家的身影贯穿在材料中,也会对影片的进行优劣的评价和辩证的分析,对每一部作品的风格样式与叙事技巧以及票房成功与否进行评判。
相比于乔治·萨杜尔辩证的批评性阐述,波德维尔的论述不带有明显的评判。波德维尔通过对法国诗意现实主义时期的经典作品进行分析提炼,总结出了诗意现实主义电影的形式特征,比如场面调度,摄影技术等,在进行系统化的论述时,通过具体导演的具体作品来自己的观点,多为关注导演及作品在当时以及今后历史上的代表性意义。
两本电影史著作对诗意现实主义电影的不同阐述体现了其不同的史学方法和观念,并从不同的角度为我们呈现出法国电影30年代的历史真实,从多层次、多领域为我们延伸并拓展了对特定时期电影的理解,成为电影史学的引路明灯。
注释:
1.李靖.乔治·萨杜尔与大卫·波德维尔电影史比较——电影史的史学个案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2.[法]乔治1萨杜尔著,徐昭,胡承伟译.世界电影史[M].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178.
3.[美]大卫·波德维尔,克里斯汀·汤普森著,陈旭光,何一薇译.世界电影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56.
4.[美]大卫·波德维尔,克里斯汀·汤普森著,陈旭光,何一薇译.世界电影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47.
作者简介:
胡洋(1992.11),女,籍贯:山西忻州,学历:硕士,职称:研究方向: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