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雪孩》对《白雪公主》人物形象的戏拟

2016-07-12长治医学院外语教学部山西长治046000

名作欣赏 2016年17期
关键词:伯爵夫人伯爵王后

⊙王 丽[长治医学院外语教学部,山西 长治 046000]



《雪孩》对《白雪公主》人物形象的戏拟

⊙王丽[长治医学院外语教学部,山西长治046000]

摘要:卡特的《雪孩》通过对传统童话《白雪公主》人物形象的戏拟,颠覆了传统童话所鼓吹的男权至高无上的谬论,戳穿了传统童话编造的女性必须顺从于男性的谎言,揭露了传统童话作为男性统治阶级的舆论宣传工具欺骗和愚弄女性的本质。卡特倡导女性推翻男权统治,斗争以争取自身的自由和权利,充分表达了女性现实主义思想。

关键词:戏拟男权统治女性自由反抗

安吉拉·卡特(Angela Carter,1940—1992)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英国女权主义作家之一,被《泰晤士报》评为50位战后最优秀的英国作家之一。在《雪孩》(The Snow Child)一文中,通过对传统童话《白雪公主》的戏拟,卡特戳穿了传统童话的谎言,表达出她女性现实主义的呼声。

戏拟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有意对另一个作家写作的模仿,以取得戏剧化的效果。①从此定义中可以看出,戏拟就是通过对原作的模仿以达到诙谐或反讽的目的,其本质就是要颠覆原作并进行创造性的批判和改写。在女性主义者看来,童话故事充满了伪善和虚伪性,男权社会编造童话故事的目的就是为了向孩子——未来的成人——灌输男权统治的思想。因此,身为女权主义作家的卡特运用戏拟手法,对传统童话《白雪公主》的人物进行了颠覆。

一、对恶毒人物形象的戏拟

格林兄弟的童话《白雪公主》中,邪恶的继母王后单纯地为了满足自己做天下第一美人的愿望,而横生嫉妒。《白雪公主》中多次使用“狠”“毒”这样的字眼来刻画形容这位嫉妒心很强的王后,像“心狠手毒”“心狠手辣”“心如毒蝎”“阴险毒辣”这些四个字的词组就反映出了她的邪恶本性,而“恶狠狠”“盯”和“冷笑”这些词则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她的歹毒。她的险恶最突出地表现在嫉妒心上。“新王后同样漂亮非凡,不过却很傲慢,嫉妒心很强,最讨厌听人说其他女人比自己漂亮。”②她用魔镜来监视世人,想永远当天下第一美人,不仅嫉妒白雪公主超过了她的美貌,并且主动出击,设法将其害死。每次听到魔镜说白雪公主比她漂亮千倍,她就会“气得浑身发抖”,“气得浑身哆嗦”,“气不打一处来”,她讨厌白雪公主,“此后,她一见到白雪公主心里就有气,恨得咬牙切齿,嫉妒和骄傲像野草一样在她心中疯长起来”③。把王后的嫉妒比作野草,形象地描绘了她的嫉妒心之强,也说明很难遏制其生长发展。在两次处心积虑地害死白雪公主的阴谋都没有得逞的情况下,她“身上的血直往心头灌”④,生动地展现了她嫉妒之烈。与此同时,“她利用自己掌握的巫术制作了一个能置人于死地的毒梳”⑤。这时候,用巫术害人则彻底暴露出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女巫。妒火中烧的她,最终破口大骂,成为一个不符合王后身份的泼妇。实际上,白雪公主的出现并没有动摇她的地位,嫉妒成性的她,倚仗国王的宠爱,一再谋害白雪公主,并把猎人带回的肝和肺当成是白雪公主的肝和肺吞进了肚里,成了一个杀人嗜血的恶魔。实际上,王后不折不扣地成了男权统治残害女性的帮凶。王后自始至终被男权统治牢牢控制,其活活被烧死的结局,恰恰证明了她最终还是沦为男权统治的牺牲品。

相反,卡特《雪孩》中伯爵夫人的身上颇有正义感色彩,虽然她也是狠角色,但她的妒忌并非出于本意,对于雪孩的陷害更是为客观形势所逼,这不能不唤起对她身不由己和无奈痛下杀手所产生的深深的同情。雪孩的出现对她的地位造成了威胁逼迫,她才去这样做的。“她是他欲望的孩子,伯爵夫人恨她。”⑥聪明的伯爵夫人立刻就嗅到了危险。雪孩是伯爵的宠儿,一定会威胁自己的地位,于是便恨上了她。接下来伯爵的一番举动更是证实了这一点。“伯爵抱起女孩,让她坐在自己身前鞍上,但伯爵夫人只有一个念头:我该怎么摆脱她?”⑦雪孩刚出现就被扶上马,坐到伯爵马鞍的前面,这种宠爱是对伯爵夫人地位的挑衅。如果说起初伯爵夫人被伯爵冷落,在冰天雪地里形单影只地骑马前行,还算不上什么冷遇,那么后来在她的华贵裘皮大衣和名贵靴子都被穿到雪孩身上的情况下,除掉雪孩就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现在伯爵夫人光裸如骨,女孩则身披毛皮脚穿长靴,伯爵为妻子感到难过。”⑧伯爵弃伯爵夫人于不管不顾,她这时光秃秃得只剩下裸露的嶙峋瘦骨,而雪孩身着伯爵夫人先前的裘皮大衣,脚蹬其名贵的靴子,连伯爵自己都觉得过意不去了。如果不除掉雪孩,重新夺回自己所失去的衣服和靴子,她这一身瘦骨会被隆冬时节的严寒冻死的。因此,除掉雪孩已不是什么挽回自己表面的尊严了,已演变成她和雪孩之间你死我活的严酷斗争。处于生死存亡危急时刻的伯爵夫人别无选择,只能想方设法除掉雪孩。这也反映了女性不甘顺从男性的统治,努力争取自身权利的客观紧迫性和必要性。

白雪公主的继母被塑造成了嫉妒成瘾的女巫、泼妇和杀人嗜血的恶魔。为达到自身目的,而不断出击、挑战男性权威的女性被描绘成邪恶的人,这是男性统治女性、毒害女性思想意识在童话故事中的反映。然而,《雪孩》中出于捍卫自身权利、为保护自我而进行反击的伯爵夫人,不仅被塑造成正面形象,被赋予正义色彩,而且女性对男性不断的反抗斗争也被肯定,并被给予深深的同情。女性清楚地认识到,反抗男性霸权统治对其的深刻迫害已是客观所逼,现实所迫。

二、对愚蠢人物形象的戏拟

《白雪公主》中,继母王后害人的方法过于直接,因而显得愚蠢。她在嫉妒心的驱使下,阴谋指使猎手使用丝带、毒梳和毒苹果去谋害白雪公主。她甚至私设密室来制作毒苹果,这个苹果红的一面有毒,而青的那一面没有毒。杀白雪公主的猎手用一头小野猪的肝和肺,就轻易地骗了王后。七个小矮人则剪开深勒白雪公主脖子的丝巾,取下毒梳,救了公主。王后连猎手和七个小矮人这些低于她地位的男人都斗不过,可见她的愚笨。如果她能仔细思量,克制好奇心,不去见漂亮胜自己千倍的新娘子,至少可以逃过一劫,也不会被迫穿着烧红的铁鞋跳来跳去,在完全没有王后应有的尊严中,直至一命呜呼。无论是天生愚笨,还是妒火中烧,头脑烧糊涂的她,最终被烧红的铁鞋,活活烧死。王后最终被她的小辈王子惩罚致死,说明男性才是生杀荣辱真正的主宰者,女性最终只能被男性统治。

相反,《雪孩》中的伯爵夫人却是个睿智、城府很深的角色。她没有使用任何专门设计的杀人工具,却处心积虑地使用各种谋略,想不露声色地除掉雪孩。第一次,伯爵夫人把手套扔进雪地里,让雪孩为她拾起。第二次,她把自己的钻石胸针扔进冰冻的池塘里,吩咐雪孩跳进去为她找寻。第三次,她让雪孩去为她摘一朵带刺的玫瑰。每一次的要求都充满了危险,随时可能置雪孩于死地。她企图利用各种自然条件的优势以除掉自己的眼中钉、肉中刺。手套掉落的雪地可能将衣着单薄的雪孩在严寒的隆冬之际给冻死。冰冻的池塘可能会淹死甚至冻死前去捡拾胸针的雪孩。因此,《雪孩》中的伯爵夫人比《白雪公主》中的继母聪明,她不必去设计任何独特的工具,就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起初,伯爵找各种理由婉言推托了伯爵夫人让雪孩帮忙的要求。最终,伯爵看到伯爵夫人的衣服所剩无几露出瘦骨嶙峋的身躯时,心生怜悯,同意了让雪孩前去为伯爵夫人采摘玫瑰花的请求。伯爵夫人很高明,善于利用一切可利用的,以达成自己的目的,包括伯爵对她心生的怜悯。连伯爵的同情心也被她当作斗争的工具,伯爵夫人是个手腕高妙的人,更是个心思缜密的人。雪孩死后,她意味深长地感叹:“它咬我!”“它咬我!”一可能感叹如果不除掉雪孩,雪孩会像路边的玫瑰花一样惹人爱,从而危及自己的地位,“玫瑰花”的刺会伤害到自己。二则是雪孩被玫瑰花的刺所扎而死,她用这句话为自己开脱罪责,把雪孩的死归咎于玫瑰花。她为自己计谋的得逞而释怀,庆幸自己高明之余,更感叹斗争的残酷。与此同时,把雪孩的死归咎于玫瑰花,从而推脱了自己的责任。

白雪公主的继母王后指使猎手并直接用多种工具去谋害白雪公主,但一次次被地位比她低、辈分比她晚的男性所挫败,不但显示了她的愚蠢,更突出了在童话故事里男权社会所宣扬的女性比男性智商低,因此男性应该统治女性的思想。相反,《雪孩》中的伯爵夫人则是对《白雪公主》中的继母王后形象的颠覆。她不仅思维敏锐,善于利用各种天然优势捕捉各种机会,不给对手以喘息之机,斗争手段高明,而且具有深邃智慧和审时度势、变弱势为强势的能力。这反映出女性在争取自身权利的过程中,有智慧和能力去挑战男性至高权威,反抗并反击男性对女性严酷深重的压迫。伯爵夫人这种隐蔽的,不断升级而且愈演愈烈的斗争手段,不但反映了男性对女性深重且无处不在的隐性压迫,而且反映了女性勇于对男性统治发起一次又一次猛烈的冲击,这是不屈于男性压迫的顽强抗争。

三、对软弱人物形象的戏拟

《白雪公主》中妒火中烧的继母王后没有坚持最初拒绝去参加王子和白雪公主婚礼的想法,最后还是去了。在一次次被打败的情况下,王后决定“去见识一下新娘子”⑨,领略一下她的美貌。这时的王后已经松懈了自身的意志,有放弃原先当天下第一美人而甘拜下风的念头,完全没有当初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锐气和劲头。到了王宫,明知让她穿烧红的铁鞋,她也只得被迫就范。作为一个屡挫屡败者,王后眼看败局已定,没有再做任何反抗及殊死搏斗,顺从地接受了王子的制裁,痛苦地死去。相反,《雪孩》中的伯爵夫人作为这场角逐的胜利者,不仅保全了身家性命,没有让一身瘦骨的自己在严寒中冻僵冻死,而且重新过上了一如从前的奢华生活。在即使只剩下一身瘦骨的情形下,她还在垂死挣扎,并没有放弃最后一线希望。这种逆转说明伯爵夫人毅力坚强,坚决和彻底地反抗男性统治。她忍受着伯爵的冷落,顶住了肆虐的严寒对她瘦弱身躯的侵袭,不屈不挠地抵抗着男性霸权。正是她的坚持才换来了最终有别于《白雪公主》中王后的结局,迎来了期盼已久的胜利。这说明女性只有拥有坚毅的性格,不畏困难,才能在长期的反抗男性统治的搏斗中,坚持到最后时刻。

《白雪公主》把王后描绘成没有毅力的女性形象,反映出男权社会里,女性被认为是软弱的代名词,被贴上了“软弱”标签的女性理所应当要受到男性的统治。女性对自己的信仰和想法不能坚持到底,看见失败稍漏端倪就畏缩不前,见到败局已定就认打认罚,她们的软弱也给了男性统治女性以借口和理由。相反,《雪孩》中的伯爵夫人则颠覆了脆弱的女性形象,她被塑造成在恶劣环境下,用自身无与伦比的智慧不懈抗争,化解危机,并争取自身权利的坚毅女斗士,在势单力薄、形容不堪的状况下,仍然凭借自身高超的智慧与不公平的男性压迫做着顽强的反抗,将抗击男性霸权的斗争进行到底。最终,伯爵也成为她操控的玩偶和工具,从而扭转了败局。由此可见,女性要有坚强的毅力,才能与男性霸权统治抗争到底。

通过对传统童话故事中女性形象的颠覆,卡特改写了男权社会所宣称的邪恶、愚蠢和意志不坚的女性形象,揭示了女性的正义、智慧和坚忍不拔的性格,从而揭穿了男性为统治压迫女性而诋毁和负面宣传女性的阴谋。女性并不比男性低劣,女性应当为争取自身平等自由的权利,与不公平的男性统治抗争到底。

四、结语

卡特的《雪孩》通过对童话故事《白雪公主》人物上的戏拟,颠覆了传统童话故事里顺从的女性都善良,并会有一个幸福圆满的结局,而不顺从、不断挑战男性权威的女性都邪恶、愚蠢和毅力不坚,并落得被惩罚致死的结局的书写。这种看似有悖传统伦理规范的戏拟,实则揭露了传统童话作为男权统治阶级的舆论宣传工具,驯化儿童和麻痹女性思想的本质。《雪孩》暗示了现实中善良顺从的女性只会落得不幸的结局,而审时度势、善于谋划、勇于反抗、坚持不懈的女性则会逆转不利因素,胜券在握。卡特提倡女性不断拼搏抗争,以争取自身正当的权益,彰显了女性主义思想。

①Drabble,Margaret:The Oxford Companion to English Literature(six edi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p766(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and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5.)

②③④⑤⑨[德]格林兄弟:《格林童话》,谢华明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第168页,第169页,第172页,第172页,第175页。

⑥⑦⑧[英]安吉拉·卡特:《染血之室与其他故事》,严韵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65页,第165页,第166页。

参考文献:

[2]张丽.戴维·洛奇校园三部曲中的戏仿[J].西江月,2012(12).

[3]王冬梅.论安吉拉·卡特对经典童话的戏拟[J].云南电大学报,2008,10(1).

作者:王丽,硕士,长治医学院外语教学部讲师。

编辑:杜碧媛E-mail:dubiyuan@163.com

求同寻异

猜你喜欢

伯爵夫人伯爵王后
红心王后
浅析咏叹调《求爱神给我安慰》的演唱处理
茶伯爵和小南瓜
王后躺枪
歌剧咏叹调《何处寻觅那美妙的时光》的演唱分析
医者
所谓灵性
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伯爵夫人的咏叹调分析
头饰王后
扔掉伯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