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十年《春秋谷梁传》研究综述

2016-07-12李明泽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大连116081

名作欣赏 2016年3期
关键词:思想研究

⊙李明泽[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81]



近十年《春秋谷梁传》研究综述

⊙李明泽[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大连116081]

摘要:本文以中国知网为主要平台,以文学为主要方向,对近十年学术界关于《春秋谷梁传》(后文皆称《谷梁传》)的研究成果进行掌握。综合来看,《谷梁传》的成书、作者仍存争议;其思想内容延续儒家经典内涵;《谷梁传》体现了当时文化特有的艺术价值;除外,另有相关文献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成书价值观念艺术价值其他

《谷梁传》虽与《左传》《公羊传》同为“春秋三传”,但自汉宣帝之后,它在历史上的地位,再也无法与后二者相匹敌。自中国进入近现代社会以来,学者们对《谷梁传》的研究有所增加,已有伦理学、历史学、法学、文学等学科方面的研究成果。但较之其他两传仍显薄弱。

一、关于《谷梁传》的作者、成书问题研究

(一)作者《谷梁传》作者问题存有争论由来已久。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第一,以桓谭、杨世勋为代表,认为其作者就是谷梁赤(其名亦存争论,有嘉、喜等说,笔者认为赤更可信,本篇凡涉及问题,皆写作谷梁氏);第二,认为作者另有其人,以朱熹及其学生为代表。杨德春博士以及谢金良对此问题观点较为接近,都认为《谷梁传》非一时一人所作,但谷梁氏是《谷梁传》思想形成、定型的重要影响人,对《谷梁传》的成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杨德春博士发表的诸多《谷梁传》相关问题研究如《〈春秋谷梁传〉的作者为谷梁子》《〈春秋谷梁传〉在先秦时代即有古文本流传》等论文的主要观点都包含于《〈春秋谷梁传〉研究》之中,后文皆注《〈春秋谷梁传〉研究》;谢金良《谷梁传开讲》)。

(二)成书(二)成书确定一部作品的成书时间,有助于将其放置在更大的社会背景之中。对于这个问题,一般将其与《春秋公羊传》(后简称《公羊传》)进行对比。历史上有两个观点,第一个观点认为《谷梁传》早于《公羊传》;第二个观点与之相反。杨德春博士是第一个观点的支持者,除此,他还从桓谭《新论》中推断出《谷梁传》的成书时间为公元前4世纪中后期。谢金良先生则分析了前人对两书成书前后的论断,最后,他认为,仅仅根据现有资料,很难断定两者之先后。但是他认为《谷梁传》在先秦确有古本,只是在秦始皇焚书坑儒时,没能免难(杨德春《〈春秋谷梁传〉研究》、谢金良《谷梁传开讲》)。

二、《谷梁传》中体现的价值观念

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比较显著,学者研究也相对细致,多进行专题性研究。

(一)重农思想中国古代社会是农耕社会,农业是立国之本,当时的统治者、思想家自然对其诸多关注。《谷梁传》体现了作者的重农观念。第一,君王要以政治和道德干预农业经济,其中包括对土地的占有、水资源的使用、粮食的储备、税制的应用,并尽可能地使百姓手有余钱;第二,不违农时,但在强调农业生产的同时要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第三,将重农思想与古老的天命观相结合,认为农业生产要以天序为基础。(杨德春《〈春秋谷梁传〉研究》《〈春秋谷梁传〉的救助思想、秦平《〈春秋谷梁传〉时间观念探析》《〈春秋谷梁传〉与中国哲学史研究》)。

(二)伦理道德观念《谷梁传》中有著名的“尊尊、亲亲”的观点。所谓“尊尊”即是强调古代社会人民、士大夫对周朝以及天子要体现出崇高的敬意,社会各阶层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这种等级制度的体现方式就是所谓的“礼”;“亲亲”即是子女对其父、妇人对其夫要尽己本分不违逆的价值观念。《谷梁传》中明确提出女子的生活准则,女子地位低于男子,无论婚前与婚后,她都从属与男子。即“妇人在家制于父,既嫁制于夫,夫死从长子。”“尊尊、亲亲”的观点,集中体现了中国伦理纲常严格的教化作用。《谷梁传》有言:“用贵治贱,用贤治不孝,不以乱治乱也。”这是《谷梁传》的指导思想。(杨德春《〈春秋谷梁传〉的政治思想》、彭泽琴《〈春秋三传〉中贵族女性形象研究》、朱腾《原则化与规则化〈春秋公羊传〉与〈春秋谷梁传〉所见周礼之实质化的两种路径》、谢金良《谷梁传开讲》)。

(三)地域、民族观《谷梁传》是为《春秋》做传,《春秋》为鲁史,其中自然带有强烈的鲁国思想特点。在这里,主要分为三个层次。第一,鲁国内部文化结构;代表学者秦平认为,“内鲁”首先体现在《春秋》的记录方式上,其次体现在宗法秩序下的血缘关系,最后还体现在与周王朝的密切联系。《春秋》的性质就决定了《谷梁传》“内鲁”的文化特质。这种“内鲁”的文化实质上就是一种文化认同。第二,鲁国与华夏其他诸侯国之间存在的地域文化结构。第三,华夏诸侯国作为一个整体,与周边夷狄少数民族之间不同的地域文化。华夏地区于夷狄之间存在的自然差异是二者在上层建筑上产生差距的首要原因。《谷梁传》中体现了“华夏为尊,夷狄为卑”的等级观念和“尊王攘夷”的政治主张。《谷梁传》作者时常通过“贬夏为夷”和“进夷为夏”来消除华夷之间的对立(秦平《浅析〈春秋谷梁传〉的‘内鲁’思想》《〈春秋谷梁传〉华夷思想初探》、文廷海《〈春秋谷梁传〉思想探研》)。

(四)其他除以上三点外,还有一些对其他思想的论述,如《谷梁传》对道家、法家思想的接受,陆贾思想与《谷梁传》思想的一致性。这些作品将《谷梁传》与其他思想相联系,进一步揭示了《谷梁传》的性质。邱锋认为,尸子是商鞅的老师,其思想极具法家意味,而《谷梁传》中多处引用了尸子的观点;另一方面,《谷梁传》中提倡的“正名”“尊王”与法家主张的“循法正名”“君权至上”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处。杨德春认为陆贾主张由黄老刑名之政归向仁政,陆贾《新语》不仅引用了《谷梁传》中对仁义理念的阐释语言,并将其作为《道基》的结论,可见《谷梁传》对陆贾思想的影响,由此也可反窥《谷梁传》之思想特色(邱锋《〈春秋谷梁传〉与法家思想》、杨德春《论陆贾思想与〈春秋谷梁传〉思想的一致性》)。

三、《谷梁传》的艺术价值

(一)结构艺术杨德春在《〈春秋谷梁传〉研究》中,就《谷梁传》结构艺术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名词,即“二级结构”。这二级结构第一级是以时间先后统领全文;第二级是全文的内容分为两个部分,《春秋》原文以及下面附属的解经部分,在这一部分,《谷梁传》又采取了一问一答的形式——作者认为这种问答式的语言有两方面原因,外因是私人讲学的兴起;内因是《谷梁传》作者独特的历史观。这种问答体同时与“也”字相结合,使得《谷梁传》结构上层次分明,语言上抑扬顿挫,具有音乐美。

(二)语言艺术《谷梁传》以议论性文字为主,叙述性文字为辅,多侧面描写,多层次议论。在议论上,体现出“辞清以淡,意婉以平”的语言风格,设问的结构形式使得论说节奏舒缓平坦,婉转从容,但又表现出了层层推进的论证气势;在叙述上又有着“文祥以畅,气峻以厉”的文字特征,生动地塑造了诸多人物形象以及战争场面(杨德春《〈春秋谷梁传〉研究》、谢金良《谷梁传开讲》)。

四、其他

除以上三大方面的研究,还有其他方面的文章发表。

(一)训诘学部分学者认为谷梁氏在解《春秋》虚词含义的时候,把“辞”作为固定的术语来进行训释,同时,他认识到了虚词的重要性,在正文中夹注了某些虚词的用法,他的训释方法就是“直陈语义、据境索义”。这对后人在训释虚词方面提供了范例,并产生影响(巩玲玲《试析〈春秋谷梁传〉对虚词的训释》)。

还有部分学者以《春秋谷梁传注疏》为研究对象。李赞赞《〈春秋谷梁传集解〉中的汉注探究》不仅提出了谷梁氏独特的解经方式、春秋的“微言大义”,还提出汉代儒者注疏有着注重灾异之说的独特视角。陈玉丽《从〈春秋谷梁传〉范宁注中探究魏晋时期的语法特色》一文总结了范宁做注的一些语法、句法方面的特征和规律,但是并没有与魏晋时期独特的语言环境相结合,所以,未能紧扣题目。

(二)版本学这一部分主要是对后出土的《谷梁传》文献、或国家从未公布的版本(主要是敦煌写本《春秋谷梁传集解》)进行整理,并辨别其成书时间、探讨其学术价值(许建平《跋国家图书馆藏〈春秋谷梁传集解〉残卷》、李建军《敦煌写本〈春秋谷梁传集解〉的文献价值》)。

(三)《谷梁传注蔬》所引文献考《谷梁传》有提倡礼制的思想,范宁在做注的过程中,自然力求将这一部分揭示出来。葛秀梅《〈春秋谷梁传集解〉对“三礼”文献的征引》中对范宁做注过程中的引用,主要分两个角度,一方面是他对“三礼”中原文的引用;另一方面是对“三礼”中思想的化用。

(四)清代对《谷梁传》的研究代表著作为文廷海的《清代春秋谷梁传学研究》。作者介绍了清代以前的春秋谷梁学情况、清代春秋谷梁学的各方面成就,后者包括回归汉唐新注新疏的方法、大量的考校辑佚成果。清代小学具有集大成的特点,清代的《谷梁传》研究也是如此。

《谷梁传》除上述论题以外,还有大量工作可以研究,包括它的艺术特征、与其他文本的联系等等。现有的研究也存在着准确性的问题。以上综述,是我对所查到的近十年研究内容的概括和整理,尚有不足,未能完全。

参考文献:

[1]承载.春秋谷梁传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2]钟文.春秋谷梁经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3]文廷海.清代春秋谷梁学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6.

作者:李明泽,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编辑:魏思思E-mail:mzxswss@126.com

猜你喜欢

思想研究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什么是《清明上河图》,现在就带你研究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公司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