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经济格局变化与全球经济治理新结构的构建研究

2016-07-11李丹

市场观察 2016年6期
关键词:全球治理

【摘要】文章主要探讨了世界经济格局变化与全球经济治理新结构的构建,并通过分析世界经济格局变化局势指明了未来经济发展的前进方向。

【关键词】世界经济格局;债务危机;全球治理

近几年世界经济持续动荡,自2010年经济回暖至2012年经济衰落,短短几年之间世界经济发生着起伏不定的变化。目前世界经济保持低速增长态势,整体世界经济结构正在发生剧烈变化,所以全球经济治理新结构的构建成为经济发展的主题之一。

一、世界经济格局变化形势

(一)经济金融危机加速全球经济增长格局和发展路径的变革

2008年全球爆发金融危机,其中美国为金融危机的主要发起国。这次金融危机涉及范围广、扩散速度快,对全球经济造成严重影响。金融危机扩散源头为虚拟经济,后来逐渐转向实体经济;金融危机使得世界各国经济形势急转直下,经济复苏的希望渺茫。金融危机后的美国经济发展迟缓、欧洲经济发展处于停滞阶段,同时欧洲还背负着沉重的国际债务;日本的经济也陷入滑落的困境,经济复苏态势不明显。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经济开始崛起,发展中国家在金融危机后迅速调整状态;特别是处于亚洲的发展中国家纷纷发力,经济增长势头明显,经济发展后力十足,成为世界发展的新兴经济体。

经济实力对权力分配与格局变化起着决定性作用,而目前美国经济面临金融危机、经济衰退等挑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首先是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的地位受到挑战;其次是美国经济发展模式受到广泛质疑;再次是美国主导国际经济和政治秩序能力受到冲击;最后是“美元本位”受到广泛抨击。发达国家经济体在金融危机中损失惨重,经济形势一蹶不振;相比而言,发展中国家在金融危机大潮中强势崛起,纷纷进行经济结构改革,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增长点。经济形势的迅速转变,使得世界权利结构主体与整体实力不断转变;其中新兴经济体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不断加强,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经济格局受到严重挑战。但从实质来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经济体即使放缓经济发展速度,也仍旧主导着世界现行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仍旧在整体经济形势中占据主体地位;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仍然是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它们拥有先进的技术、丰富的资金资源和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且有着极强的自我修复和调整能力,世界经济格局根本性质没有实质性的改变。

(二)世界经济格局发生的深刻变化突出表现为新兴经济体的崛起

新兴经济体指的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表现形式,它们相对于发达经济体而言属于刚刚举崛起的主要经济主要势力。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使得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其中最重大的变化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实力的对比。目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相比于发达国家而言,两者的经济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如今的新兴经济体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在全球经济总量占比的比例不断提高,成为全球经济增长主要贡献点。全球经济结构格局发生的具体变化,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新兴经济体的经济高速发展形势不可逆转,全球整体经济对新兴经济体的依赖程度也不断提高;其次是西方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的贸易往来日益密切,两者从原来排斥关系转变为如今的共荣共生关系。对于近几年新兴经济体的调查表明:“金砖四国”经济年均增长率为10.5%,远高于其他世界经济体的增长率;“金砖五国”(南非在金砖四国后加入,由此成为金砖五国)是发展中国家新兴经济体的杰出代表,其国土面积占世界领土面积的35%,人口占世界的45%,GDP总量占到全球GDP总量,是名副其实的世界主导新兴经济同盟。全球著名经济学家保罗·谢尔德指出:世界经济格局会在未来数十年内发生重大变革,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使其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持久的动力。自2013年经济复苏后至2015年,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贡献率达到30%以上,新兴经济体对全球经济贡献率达到70%以上。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度大大超越发达国家,世界各国的经济差距明显减小,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也随之改变;新兴经济体从此登上世界政治舞台,在各种政治活动中占有广泛的话语权。

随着新兴经济体整体综合国力增强,使其在世界重要经济政治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主要经济与政治活动有以下方面:经济危机、全球治理、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这些国际社会长期存在的事物成为新兴经济国家关注的课题。这种基于平等层面的探讨与交流,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全球对话环境与政治经济对话体系,也有利于世界经济政治向着更加公平公正公开的方向发展。新兴經济体在自身发展的前提下,对全球经济政治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主要贡献有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调整发展模式、获得全球良性健康发展的发展权与话语权、持续对贫困国家进行人道主义援助。以上方面的贡献使得新兴经济国家在国际社会树立良好的形象,有利于新兴经济国家更长远的经济发展。。

二、全球经济治理新结构的构建

目前的世界经济结构是以美国为主导、美元为主要世界货币的西方国家货币体系。各种世界货币流通规则与货币改革发展制度,也是以美元为主导进行制定与实施;美元既是美国国家货币,也是世界承认的唯一货币体系。实际上,此次世界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当前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而世界货币体系中的美国货币体系,并没有在世界经济发展中起到促进作用,反而利用其主导优势非法获得国际利益。美国是世界储备货币的发行国,但其世界储备货币的发行是按照自身需要进行相应调节;美国金融机构利用其掌握关于国际储备货币与美国货币的发展动向,从中寻找有利条件获取不正当利益。这种做法对其他国家资产与资源造成严重的掠夺,使其他国家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又无权对美国的相关做法进行干涉,这就在一定范围内导致严重的国际经济金融危机的产生。美国政府在治理具体金融危机方面,运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进行调节与控制。这种做法在短时间内帮助美国经济快速回暖,但一定程度造成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流动和泛滥。美元在世界范围内的泛滥与贬值,使得全球通货持续膨胀、资产泡沫频繁发生,具体表现有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全球能源的迅速上涨,农副产品价格也随之不断走高,这对发展中国家经济造成巨大打击。发展中国家积极采用宏观调控政策与经济紧缩原则,对本国经济进行控制与治理。

在国际经济形势不景气的大背景下,新兴经济体的经济政策也由原来的收缩转向宽松,企图刺激经济尽快回暖,但其他国家若也进行如此的货币政策调节,则必定导致全球货币贬值状况的发生。发达国家在金融危机情况下,将持续增加对新兴经济体货币升值的干预力度,企图新兴经济市场扩大内需、增加进口,而在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新兴经济体也要控制自身货币升值的趋势,一方面保持出口贸易的稳定增长;另一方面促进国内经济的平稳过渡。由于各国宏观调控存在共性与争端,调控目的一致性与不同性,使得各国货币经济斗争日益激烈,各种形式的贸易战、汇率战频频发生。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世界经济衰退已成为必然趋势。所以各国金融危机发生时,应该放下争端、和平商讨、寻找共赢点、加强交流与合作,为共同维持经济秩序的稳定、经济市场的复苏做出自身应有的贡献。

目前全球金融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国际货币体系问题,所以我们需要通过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推动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结构的改革。保持金融国际市场的和谐稳定是全球经济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只有金融国际市场持久稳定,才能完成国际贸易收益的合理分配,才能保证经济资本全球流动趋势。如今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主要任务为保持国际贸易的持续活跃、保持国外投资的稳步发展。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要达到的目标为:通过建立区域货币体系,使区域货币能够得到文件发展,同时也减轻美元货币调节压力;加强主导货币与美元的协调,保持汇率的相对稳定等。通过协调贸易协约国间的汇率,对地方贸易保护主义与投资行为进行调节,保证进出口贸易的平稳快速发展。

三、结语

以上研究表明:全球化的经济格局正在发生转变,以新兴经济体为代表的经济势力正在迅速崛起。全球经济危机的治理方案需要整合全球各种经济势力共同商讨。只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站在同一立场,通过平等对话形式加强合作、积极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建构区域性货币基金体系,才能促成全球经济问题的有效解决。

参考文献

[1]张茉楠.练好内功 迎战世界经济格局的重组[J].中国经贸,2010,(6).

[2]高炜宇.日本大地震对世界经济格局以及上海发展的影响分析[J].科學发展,2011,(7).

[3]张谐韵.世界经济格局与中国经济的发展定位[J].学术探索,2012,(2).

作者简介:李丹(1982-),女,北京人,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西方经济学。

猜你喜欢

全球治理
基于全球治理的贸易摩擦内涵与特性分析
全球治理演变、经贸规则重构与我国的应对策略探索
中国参与极地开发与治理的前景透视
全球治理下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监管模式转变
中华文化中的全球治理之道
公共危机的全球治理
对全球化下全球治理的批判性反思
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与角色担当
跨国高等教育的全球治理
试析全球治理的非正式化与私有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