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统计信息化的思考

2016-07-11连彬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12期
关键词:统计人员环节信息化

连彬

摘要:本文根据企业统计发展的现状及统计信息化的意义,提出了加强企业统计信息化的观点。文章介绍了企业统计信息化的特点和企业统计信息化建设的原则以及企业统计信息化的保障。

关键词:企业统计;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F222.3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2-0000-01

一、企业统计发展现状及统计信息化的意义

随着中国经济的改革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企业统计业务的内涵更加丰富,统计承担的任务更加繁重。当前,企业统计的工作方式既有传统的统计方式也有统计信息化,两者并存。在计算机技术运用相对落后的企业,仍以传统统计方式为主。

从统计工作的基本职能看,现代企业统计要求提供更加及时准确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数据信息和统计资料,使决策层能够据此准确地判断和预测企业经济运行形势及发展趋势,发挥统计工作提供信息的职能;要求对数据信息分析专业化,更加关注未来的发展态势,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性建议,发挥统计工作咨询职能;要求统计产品在内容、表样和服务对象相对固定的基础上,敏锐地捕捉到数据背后反映出的问题,发挥统计工作监督职能。

面对企业改革发展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加强企业统计信息化建设显得至关重要。高效率的统计核算、信息共享,有利于全面整合企业资源、不断提高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等效率和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充分认识统计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加强信息化在统计工作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统计信息化的特点

传统的统计工作方法是统计人员深入到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去搜集各种数据、资料信息,再根据相应的管理需求进行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等工作。

统计信息化是在统计工作的过程中引入计算机网络等信息化技术手段,实施统计任务。其工作方法是生产经营各环节的业务人员将业务的相关数据、信息录入相应的业务系统,并集成到企业的数据中心等信息共享平台,再借助计算机软件技术将这些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分析。人工填报转变为系统自动采集;数据上报由纸质传递转变为网上传输,数据加工、处理、审核等工作由计算机完成;通过信息化手段使统计工作的时效性、准确性大为增强,统计服务范围、服务内容、服务能力有了质的改变。大大缩减了统计工作流程,减轻了统计工作人员的负担。

因此,统计信息化的特点是:

1.人为干预环节少,人员出错造成的数据质量问题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从数据采集到分类、整理、分析,都由系统去完成,人员主要工作是对所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审核确认,只在初始采集环节设有修改权,初始数据准确,后期加工处理得到的信息可信度就高,控制初始环节就能有效控制数据质量。

2.数据后期价值挖掘空间充裕。所有数据都是以最初采集时的状态储存到数据库中,通过计算机软件应用能方便快捷的实现各种需求模式的数据加工、整理、分析,真正实现数据内涵意义的深挖多用。

3.操作规范简洁,人员可替代性高。一套完备的应用系统,操作人只需掌握简单的操作步骤,按部就班,就能完成工作任务。一本操作手册,会使用计算机,了解简单的网络知识,很快就能独立完成该项工作。

4.数据采集来源遍布整个生产经营环节,必须多部门合作,协调处理,才能保障最终的数据质量。

三、企业统计信息化建设的原则

统计信息化是统计工作的基础建设,是企业统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统计信息化建设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坚持思维先行的原则

在新常态下,统计工作要牢牢把握互联网时代发展趋势,树立“开放、共享、快速、精准”的统计新思维,利用新技术改进统计工作当中的一些传统的、习惯性做法,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这不仅需要业务人员和信息技术人员加快思维转变,更需要领导决策层思维的转变和意识的提高,从而清醒认识和把握“互联网+”带来的机遇。

2.坚持科技驱动的原则

信息资源已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数据是未来最重要的能源之一,信息技术是提升统计现代化水平的第一生产力。信息技术的作用不仅仅是对统计工作的技术支撑,更重要的是促进统计工作的改进,实现信息资源的集约化处理和利用。要积极应用云计算改变基础资源的配置与管理方式,推动大数据统计,提高统计服务水平。

3.坚持需求导向的原则

信息技术之于统计改革更多体现在外在动力、改革手段等层面,至于改革的关键内容和内在动力,则需要统计业务的自我要求。比如大数据统计该收集什么、如何收集、如何应用,是统计业务部门的职责,信息化部门负责应用的技术实现,如果要求信息化部门把大数据统计做好,则是本末倒置。因此,企业统计信息化更需要统计业务部门的主动和创新,必须坚持业务需求导向。

四、企业统计信息化的保障

1.拓展统计培训范围。在加强统计人员业务培训时,增加信息化知识培训,同时将普及面扩大到相关业务部门操作人员。统计素质培养不再只针对统计人员,还需要扩大到生产经营的各业务部门相关操作人员,这些数据采集、审核人员也需要接受统计培训,掌握相当的统计知识,才能保障统计信息的质量。而统计人员除了掌握统计专业知识,还必须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及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形成综合性知识结构,才能实现统计服务水平的提升。

2.加强统计监督。应用信息化技术可以从生产经营的各业务环节采集到实时数据,这一行为让事后统计转变为过程统计,很大程度的提高了统计信息的及时性。因此基层统计工作的重点发生了改变。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将统计工作重点从繁杂的日常信息处理转换到规范和监督各环节统计信息采集的质量和规范性。统计管理的监督职能范围也必须向前延伸,参与到企业过程控制、业务流程规范等管理中。加强统计监督可通过形成指导性的业务管理规范来实现。

3.加强信息安全防范措施。统计信息作为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基于网络环境的统计信息的采集、加工和发布,经常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入侵、攻击,造成统计信息的安全隐患。针对这些问题,应建立统计信息网络灾难恢复备份系统、统计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系统、统计信息网络系统防病毒系统。还应制定信息安全的规章制度,经常进行安全保密教育,对重要的信息交换环节进行监控和管理,有效保障信息网络和信息内容的安全。

猜你喜欢

统计人员环节信息化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试论如何提高财政局统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试分析街道基层统计工作的存在问题和对策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提高统计分析水平始于提高统计人员素质
信息化
浅谈如何提高基层教育统计人员能力与素质
论评标环节的优化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