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心理护理提高肿瘤内科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效果观察
2016-07-11李京玲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吉林吉林132000
李京玲(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吉林 吉林 132000)
针对性心理护理提高肿瘤内科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效果观察
李京玲
(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吉林 吉林 132000)
【摘要】目的 分析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治疗的影响,探讨心理护理对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相关性。方法 针对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诊治的110例肿瘤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方法,将肿瘤患者分为实验组55例,对照组55例,其中实验组由专业心理医护人员采取每周一次的针对性心理干预护理,对照组仅采取常规的护理。并记录两组实验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问卷调查结果以及预期治疗完成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SAS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0.01);同时实验组有48例(87.3%)患者能够完成预期治疗,对照组仅为35例(63.6%),有20例无法完成,心理干预后的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在肿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生活质量。
【关键词】针对性心理护理;肿瘤;治疗依从性;效果
在现阶段,恶性肿瘤仍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之一。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在人群中逐年上升。同时,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获得很大延长,但是由于放疗、化疗、手术等治疗手段使得患者出现生理上的痛苦(呕吐、脱发、疼痛等),心理上的煎熬(恐惧、抑郁、焦虑等)[1],治疗费用高等负面因素,出现治疗完成情况差,依从性不好等情况。而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也从简单的发药打针变为包括心理护理在内的辅助治疗活动。针对性心理护理是指医护在护理全过程中,医务工作者通过各种行为和途径,积极地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紧张、焦虑、抑郁的情绪,促进患者获得最适宜的身心状态,树立对抗疾病信心,帮助患者适应新的生活环境,从而使得患者能够更好的康复。本文旨在探讨针对性心理护理对肿瘤内科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从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110例肿瘤患者。患者年龄为35~60岁。其中男性有62例,女性有48例。肿瘤类型包括肺癌、肝癌、胃癌等。入选标准:①所有病例均经明确诊断为内科肿瘤患者;②所有患者均对于自身疾病完全了解且自愿受试;③无放化疗禁忌且精神病史;④预计生存期>4个月。采取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例,实验组年龄为(45±2.5)岁,对照组(47± 3.2)岁。两组实验对象均为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3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种、经济状况、受教育程度、家庭背景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实验组由专业心理医护人员根据患者具体病况以及心理状态,性格特点、家庭状况进行了解评估,为其制定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方案,持续3个月。采取倾听、鼓励、音乐、释疑、健康教育等心理治疗手段,医护人员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及时掌握患者情绪变化,同时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及时疏导不良情绪,减轻患者痛苦,树立对抗疾病的信心。而对照组仅给予规范抗肿瘤治疗以及常规护理。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状况以及依从性情况。心理状况评估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如患者能够积极主动配合医护完成预期治疗方案则判断为依从性好,患者存在抑郁,不配合治疗则判断为不依从[2]。
1.4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应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S量表测评结果比较: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后的心理状况以及依从性的变化,见表1。
心理状况上,两组肿瘤患者在接受治疗后,SAS评分都有所下降,但是实验组患者在接受针对性心理护理后,SAS评分明显下降,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SAS评分无显著下降,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
治疗依从性上,实验组的55例患者在接受心理护理后中有48例(87.3%)能够配合医护完成预期治疗,而对照组仅有35例(63.6%)患者能够完成预期治疗。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以及依从性比较
3 讨 论
当大部分的患者在确诊知道自己有肿瘤需要住院接受治疗时,通常都会产生出焦虑、恐惧、悲观的负面情绪,加上患者对于肿瘤缺乏相关的知识以及正确的认知。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因为放疗、化疗等出现的不良反应,患者本身的经济条件,使得患者情绪波动较大或者产生抵触心理,不配合医师治疗,依从性差,从而影响治疗效果。患者的配合以及依从性,在治疗肿瘤的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现代的医学理论中,良好的心理状况不仅能够有利于患者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也有利于患者本身病情的康复,有研究表明,患者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调节人体的神经内分泌系统,促进整个机体的新陈代谢,达到增强自身免疫以及抗癌能力[3],从而提高生存时间。因此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增强应激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而在国内外已有研究表明针对性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纠正患者对肿瘤的不良认知,减少负面心理因素的影响,提高患者应对放化疗不良不良反应的抵抗力,从而提高医患的配合度,达到良好的依从性[4]。而本研究也表明,在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有效的针对性心理护理对提高患者的心理承受水平以及抗压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临床医疗工作者,其中护理人员是患者的最直接接触者,也是医师,患者,家属的沟通纽带,因此护理人员在解除患者治疗的过程中至关重要,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具备非常好的职业道德以及同情心,提高自我修养,体贴并尊重每一例患者,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同时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技巧,依据肿瘤患者的实际病情,个性特点、家庭背景等,进行有针对性的,人性化的心理护理,在患者治疗期间,身体虚弱的时候,给予安心舒适的照顾,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鼓励患者宣泄情绪,表达吐露自身的不快,减轻患者负担,允许患者接触自己平时喜爱的东西。如:影视、书籍、花草等。在治疗的间歇期,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及家属应对疾病的能力,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根据本文的结果也可以看出,开展针对性心理护理,患者的心理状态等得到改善,并且和对照组患者相比,其治疗的依从性有很大提高。说明针对性心理护理在临床护理以及肿瘤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有研究表明,恶性肿瘤等疾病在给患者带来痛苦的同时,对与患者家人也是非常沉重的负担。调查结果反应,在确诊后的一段时间里,20%~30%的恶性肿瘤患者亲属有不良心理反应,而肿瘤晚期患者亲属的不良心理反应发生高达30%~50%[5]。而然患者家庭成员在患者的应对疾病和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当患者家庭成员的心理出现问题后,不仅影响对患者的照顾力度,也在无形中给患者的心理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希望在以后的相关研究中能够扩大研究对象的范围,对比针对性心理护理对肿瘤患者以及家庭成员的影响存在的差别,以便于在以后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措施时能够带有一定的指向性。
参考文献
[1]张惠宁,张卓呜,高志荣,等.我院1997年-2006年10种恶性肿瘤住院病人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08,25(1):46-47.
[2]杨大云.中年人癌症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5,21(7):873-874.
[3]张东方.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J].肿瘤防治杂志,2003,10(5):579.
[4]何续逊,孙雪琴,夏月琴,等.肿瘤内科癌症患者心理障碍的调查分析[J].交通医学,2000,14(6):623-624.
[5]陈虹,姜潮,孙月吉,等.晚期癌症病人主要照顾者心身障碍及影响因素[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11(5):575.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3-0242-02